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甄嬛传之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 第93章 年羹尧

甄嬛传之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第93章 年羹尧

作者:芋十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6:14:37 来源:书海阁

中秋节过后,宫里奇异的平静了下来。

直到十月十四,年羹尧回京。

雍正于养心殿赐宴,并召华妃作陪,宴后有圣旨传出,赐年羹尧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并黄金千两。其父年遐龄封一等公。

并给年羹尧传下圣旨:

西宁兵捷奏悉。壮业伟功,承赖圣祖在天之灵,自尔以下以至兵将,凡实心用命效力者,皆朕之恩人也。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够上对天地神明。尔用心爱我之处,朕皆都体会得到。我二人堪称古往今来君臣遇合之榜样,也足可令后世钦慕流涎矣!

消息传入后宫,后宫的温度比寒冬腊月还要冷几分。

皇后写废了无数张纸。

敬嫔连夜数了一晚上砖。

端妃三天没有从床上爬起来。

而皇上,接连几天都宿在了华妃处,一时间,翊坤宫风头无两,连盛宠如甄嬛和怀孕的沈眉庄,都已好几日没有见到皇上了。

永和宫里,安陵容坐在软榻上,正在绣一个大红狮子滚绣球肚兜,沈眉庄坐在一旁,看着她双手上下翻飞忙个不停,不一会,一只栩栩如生的狮子便出现了雏形,“呀,你这绣工和你的性子倒是一点都不相符。”

安陵容咬断丝线,“我只当姐姐是在夸我。”

看着沈眉庄微微隆起的肚子,安陵容轻轻拍了一下,“如今宫里不太平,我们就尽量少出门,只在宫里多做些衣服鞋子,等孩子出生了,管保叫他有穿不完的新衣。”

“自然是好,只是要辛苦你了!”

“那姐姐就让小厨房多做些好吃的吧!”

“好!”

两人一番打趣,殿内倒是其乐融融。

“娘娘,莞贵人来了!”

“唉,这满宫里,也就你们这能听到些笑声了!”甄嬛扶着槿汐的手走进殿内。

“怎么了?”见沈眉庄欲站起身,甄嬛连忙快走两步将她按在座位上,自己则坐在了她旁边。

“皇上的圣旨你们还没听说吗?”

两人点头,“听说了!”

“唉!”三人都叹了一口气。

安陵容见不得这沉闷的气氛,便转向甄嬛问道:“甄姐姐,我有一事不明想向你请教。”

甄嬛闻言笑了,“你一向聪明伶俐,洞察秋毫,连你都不明白的事我倒是真想听听。”

“四团龙补服是何人可穿的?”

“我朝规制,亲王补服样式为四正龙,郡王为二正龙。”

“黄带子呢?”

“太祖爷努尔哈赤的嫡系后代宗室可用黄带子。”

“也就是说,年羹尧除了一个名分,事实上就是异姓亲王了!”

甄嬛想了一下,“可以这么说。”

“自入关以来,大清有多少异姓王?”

“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义王孙可望。”

“结局如何?”

“除了定南王战死,其余皆被朝廷所杀。”

安陵容耸了耸肩,不再说话。

甄嬛沈眉庄已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年羹尧……”

“年羹尧如今已是一个臣子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了,若将来再有功劳,皇上要如何赏赐?历来功高震主,上位着赏无可赏,唯有……”安陵容将手放在脖子处动了两个回合,并配着翻白眼,伸舌头的动作。

沈眉庄拍了一下她的手娇嗔的说道:“莫要作怪!”

甄嬛猜测着皇上的心思,“如此恩赏倒不像皇上平日作风,我倒觉着皇上本意是让年羹尧推辞不受的,但偏偏年羹尧狂妄自大欣然接受,若他不穿四团龙服皇上可能会放心些,若他真的自侍功高穿了,皇上心里定会忌惮!”

安陵容又问,“且他除夕夜就上了折子说平定了罗卜藏丹津,扫清残余势力却用了八个多月,他怕不是在养寇自重?”

“我们拭目以待即可。”

“只是华妃那性子,我们的日子怕是难过了!”沈眉庄抚摸着自己的肚子。

“姐姐莫要担心,我们手里还有一张牌呢!”

癞蛤蟆趴脚面,咬不死人也得膈应一下人。

十月二十,雍正下旨赋闲多年的年羹尧长兄年希尧署理广东巡抚,年羹尧的妹夫胡凤翚被任命为苏州织造兼苏州浒墅关监督。

而随着年家声誉愈隆,朝中的流言蜚语也越来越多。

永和宫里,甄嬛与沈眉庄正在下棋,安陵容在中间充当裁判。

“年羹尧可是一点都不客气,穿着四团龙补服招摇过市,威风的很呢!”沈眉庄落下一枚黑子。

甄嬛接话道:“可不是,我在养心殿门口遇着他,他话里话外都警告我要尊敬华妃娘娘呢!”

“姐姐,下这里。”安陵容指着棋盘上的一个空位对沈眉庄说道。

沈眉庄无奈,拿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脑袋,“前两局听了你的,我都输了,你且仔细看着,别再说话了行吗?”

安陵容想了想,便往甄嬛旁边挪了挪,“那甄姐姐,我来帮你。”

甄嬛笑着说道:“观棋不语真君子。”“我又不是君子,我是女子。”

看着她耍赖的样子,甄嬛失笑,“我说我们三人打牌,你又不愿意,非要我和眉姐姐下棋给你看,这下棋有什么好看的!”

安陵容翻了一个白眼,“打牌我老是输给你们,有什么乐趣,敬嫔娘娘说下棋能变聪明呢!”

三人又继续刚才的话题,“对了姐姐,我听说朝中大臣对年羹尧多有不满呢?”

甄嬛点了点头,“是张廷玉、隆科多和怡亲王。”

张廷玉为户部尚书,负责为大军筹备粮饷,年羹尧二十万大军所需每月一百五十万两的开支让他头疼不已,而朝廷每年只有三千万两的收入,除了必须的开支,根本不够大军军费,虽然心知他开支靡费,中饱私囊,碍于皇上信任,他也敢怒不敢言,只得和皇上一起,寻一些世家大户抄家取银,弄的满朝上下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大臣们不敢骂皇上,只得将怒火对准他这个根基浅薄的汉臣。

隆科多任吏部尚书,在平叛期间,年羹尧不断以军功名义要求朝廷为他保荐的人员加官晋爵。他开列的保举名单通过密折直接递到雍正面前,再由雍正以圣旨的形式下达给吏部。因为年羹尧每次推荐的官员太多,吏部不得已为其专立一档,谓之“年选”,而这触犯了吏部尚书隆科多的利益。

而怡亲王在主持清查国库亏空之际,年羹尧屡次请求免除川、陕各项赔补,并免除陕西亏空官员就地解职的处罚,都得到雍正的批准,而这种做法也被其他省所效仿,使怡亲王的工作出现极大的困难。

雍正为了调和他们的关系,将年羹尧的长子年熙过继给了隆科多,并将怡亲王主管的造办处所造的珐琅鼻烟壶赏赐给年羹尧,借此机会说“怡亲王可以算得你的天下第一知己!他这一种敬你、疼你、怜你、服你,实出至诚”,但年羹尧却并未作出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