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见郎君多妩媚 > 第八十三章 殿试

我见郎君多妩媚 第八十三章 殿试

作者:冯青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9:15:20 来源:书海阁

会试放榜三天之后就是殿试,准备时间并不多,但是考试任务也不繁重,只有一道策问,比起会试和乡试的三场考试来轻松得很多,何况殿试并不淘汰人,贡士们的进士功名已在囊中,只是决定排名而已,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件愉快的事。

殿试仍像会试、乡试那样有搜身的环节。

三月初一日,绍桢早早起身,戴上纪映之前给她缝制的东西,穿了礼部预先赐下的官服,带个小小的考篮,由张鼐、邓池等人护送至承天门外,与众贡士等候。

寒风中没等多久,文武百官陆陆续续入了朝,锦衣卫就来检查,之后是礼部的官员来带众位新科贡士进宫。

绍桢从小进宫伴读时不能走这时的路,是官员上下朝时才能走的。不过她往年随父亲进宫领宴时,倒是能走一回,也不陌生。

进了端门,过两侧六科直房,接着是左右掖门,再过去是听政的午门,从侧门进去,这就是真正进宫了。东宫的方位就在此时东边。朝右前方远远地望去,还能看见端本宫的歇山顶。

一路到了奉天殿,内外是各具公服的文武百官,如常朝一般侍立,引导的官员将贡士们按名次分成两群,在殿前丹墀面北站立。

官员之中倒是有低低的说话声,贡士们这边却是鸦雀无言的。

鸿胪寺官员高喊:“升殿!”

四方鞭炮齐鸣,百官行叩头之礼,贡士们是专门被教过礼仪的,等总管太监传皇帝的话平身,绍桢抬头,就能看见奉天殿高高的龙座之中穿十二旒衮冕服的皇帝,还有他身边侍立的人,穿着大红色的礼服,看不清面孔,身形却是很熟悉的,皇太子。

皇帝的声音传到殿外:“诸位贡士,今日后就是在朝之官,须用心撰文。”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应是。

紧接着,正中御道有人快步走来,是执事官,高举策题案进殿,内侍将策题付与礼部官员,置于案上。执事官再举着策题案由左阶而下,置于御道尽头。

张绍桢等新贡士们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五拜三叩头,行礼毕,策题案被移至丹墀东侧。

鸿胪寺官奏告:“拜案礼毕!”

鞭炮再响,皇帝在内侍簇拥下退殿,太子往殿外看了一眼,慢一步才跟上。

文武百官依次退出。

接下来就是正式考试了。

禁内校卫将试桌在丹墀东西两侧面北排列,新贡士们列班跪拜,礼部官散卷,贡士叩头入座,开始答卷。

绍桢撕开密封的口子,取出策问纸,墨迹还是很新的,上写着:

皇帝制曰:事神之道,世人之心莫不同焉。自天子至于臣民,祭礼之名,分限之定,其来远矣。其主祭者,又非一人而已。然而,有笃于敬者甚多,有且信且疑者亦广,甚于不信而但应故事者无限。所以,昔人有云: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朕未知其必然。尔诸文士,陈其所以,朕将亲览焉。

竟然是问祭祀之道。

以往的制策题却是多为治国,绍桢提前写了几篇腹稿,此时却是全不能用了。

她一边磨墨一边思考破题。

祭祀之事,除了《礼记》有《祭法》章节,就是孔圣人说的“敬鬼神而远之”了。题目虽然有些偏,却不是言之无物。

祭祀鬼神,和去寺庙上香一样,心诚则灵。《礼记》所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历代王朝,侍奉天地,更是极其敬诚。

绍桢想了想,觉得以“诚”字作答没什么忌讳之处。她文采一向好,定了主题,剩下的就不难了。

她提笔写开头。

臣对:臣闻世之大务,莫严于祀,祀之要道,莫先于诚。盖事神之道,其来尚矣。虽人品有贵贱之殊,莫不各有所因。虽然,因各有所祀矣。其所以祀之之要,岂特在于多仪备物,而必以诚为本焉。凡有天下有国有家有身者,必以是为之先务也。钦惟皇帝陛下,进臣等于廷,策臣以事神之道,德至渥也。顾臣愚昧,敢不精白一心,拜手稽首,以对扬圣天子之休命。

停笔,构思半晌,继续写:“臣伏读制策,有曰……”抄了题目第一句,围绕诚字解释。

臣闻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且天理之所出,神之所寓也,幽则为神,明则为人。幽明之分虽殊,幽明之理则一,而至诚之道,岂不相为流通者焉……

殿试考一整天,宫里管午饭,发膳盒下来时绍桢刚刚写完草稿,吃了饭开始检查润色,誊抄到答卷上,看看滴漏,大概还有半个时辰。

却不能提前交卷。她用余光扫了两眼周围,一大半人都是跟她一样已经写完的,还有的就是慢吞吞往答卷上抄草稿的。大家都是全国顶尖的读书人,尤其她的邻座都是会试名次格外靠前的,水平很高。

等到傍晚的寒风开始吹得绍桢头疼时,考试结束的鞭炮就点着了,贡士们按照名次将策对交到东角门的受卷官处,并由此出。仍然是礼部的官员带大家出宫。

又到承天门外,这时终于可以说说话了。站在绍桢前面的两人就是此次会元任显和第二名江言信。任显是南直隶常熟人,江言信是江西吉水人。身后的第四名李怀远是福建长乐人,第五名卢庚是浙江秀水人。嗯,只有绍桢一个记的是北方人。其实真算起来,她也是南直隶的。

会试前几名,大家就算之前没怎么见过,知道了名次,私下该打听的,也都打听得差不多了。大家客客气气、温文有礼地互相问过好,便各自散去了。

奉天殿这边,弥封官接了试卷糊名,交由掌卷官直接送到东阁读卷官处。内阁秦仞、张锦荪、方泽仪三位大学士是主读卷官,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及詹事府、翰林院的长官是副读卷官,试卷送来片刻后才陆续到齐,即刻开始判卷。

殿试第三日,皇帝钦定名次。

这日不举行听政,皇帝径直摆驾武英殿,丹墀之下东西两侧已经是官员手持试卷序立,左边第一位就是首辅秦仞,按照资历高低,依次下去就是张锦荪、方泽仪,之前读卷的官员尽在此处。

皇帝从容上了龙座,齐项唱礼,众官叩头毕,皇帝温和道:“秦爱卿内阁之首,你先来。”

秦仞又磕了头,出列跪在御前,声音不高不低:“臣读贡生江言信卷。向闻祭祀之道……”

皇帝微微阖眼听着,轻声问边上的太子:“此卷如何?”

太子恭敬道:“儿臣愚见,此文精悍深刻,朴实无华,别有韵味。”

皇帝笑了笑,不再说话,等秦仞读完,再朝齐项颔首。

齐项躬身下地,取了秦仞手中的试卷置于殿中御案之上。

常例是只读三份试卷,方泽仪读完,皇帝准可,三位大学士选出的卷子都被放到御案是上,皇帝叫免读,喃喃自语道:“朕总觉得忘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