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151章 开拍之前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151章 开拍之前

作者:冰川火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1:19:06 来源:书海阁

高远耳朵竖得像天线,听着姐姐的碎碎念,颇为认同地点点头。

他上辈子是没结婚,又不是没睡过女人,自然晓得姑娘们喜欢男人送她们些什么礼物。

姐姐说得有道理,送些俗物不如送点实惠。

当然,也可以送浪漫,但在这个年代可不兴那一套。

你要真敢送姑娘一束玫瑰花,就会被批判为:资产阶级思想严重,搞小布尔乔亚那一套!

拉出去枪毙五分钟!

一路骑行,姐弟俩又回到了久违的新开路胡同附近。

胡同西往北走,有一家华侨商店。

高远把车子停稳锁好,姐弟俩想进去,被人拦住了。

“有侨汇券吗你就往里闯?”拦人的是个精壮汉子,看着像是商店保卫科的人。

高远打开兜,让他看了看,道:“没侨汇券我们来干嘛?过眼瘾啊。”

咝!

精壮汉子一探头,脸色跟便秘似的,道:“这么多!”

“麻烦您让让吧。”高远说着,一拉姐姐的手腕,抹身从他身边进了去。

顺便狠狠鄙视他一句: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商店里琳琅满目,卖的都是外面见不到的好东西。

像什么速溶咖啡、午餐肉、克宁奶粉、凤尾鱼之类的。

还有西装套裙大皮鞋,美容养颜护肤膏。

当然不缺家用电器了。

随处可见金发闭着眼的傻老外瞎溜达。

姐弟俩随意逛着。

高远上辈子见过大世面,对这些商品提不起兴趣来。

高雅是头回来,见到这些市面上没有的稀罕物两眼放光。

高远出手跟个乡镇企业家似的,点了1000侨汇券给她,豪情万丈,道:“随便买。”

姐姐也不跟他客气,笑嘻嘻接过来,自个儿逛去了。

高远目标明确,直奔卖电视机的柜台,扫了眼,发现品牌还真不少,日立、松下、东芝、三星,大多是日韩产的。

国产的有熊猫、BJ和金星牌。

黑白和彩电俱全。

“同志您好,是要采购一台电视机吗?”售货员小姐姐的态度也比国营商店的正式工客气很多,她温婉笑着问高远。

“您好您好,是有这个意愿,我向您打听一下啊,您这里销量最好的彩电是哪个牌子的?”高远也笑容满面。

售货员长得不错,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了她都乐意瞅。

唯一不足之处是脸盘子稍显大了些,长得跟李秀明似的。

小姐姐也觉得高远好看,抿嘴一笑道:“卖得最好的品牌是日立十七寸彩色电视机,这款彩电价格还算适中,产品质量也不错,并且厂家还承诺三年质保。

您瞧,那些傻老外们大多数都选择这个品牌的彩电。”

高远顺着她挑眉梢的方向看过去,旁边一节柜台前面,一对老外夫妇已经在等待售货员开票了。

他一乐,道:“你们也不咋尊重外国人啊。”

这年头,所谓知识分子的普世价值观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一等公民必须是洋人!

跟他娘又回到了晚清那会儿似的。

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嘛。

但知识分子们就这个思潮,你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难得遇见个不把外国人当人看的姑娘,高远挺乐呵地靠在柜台上跟人家臭贫。

小姐姐也乐呵呵地,撇着嘴说:“都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一个个跟大傻帽儿似的,花钱如流水,根本不知道砍价为何物。

光顾着向姆们展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了,压根儿不清楚,姆们这里的商品,都是加价百分之十卖给他们的。

呀!我貌似说漏嘴了!

你这个臭小子,鬼精鬼精的!”

高远哈哈大笑,其实他也挺意外,没想到还真被自己套出了点儿大实话来。

“小姐姐,既然您跟我交了底儿,可不能再加价百分之十卖给我了,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是这么个道理吧?”这孙子一挑眉,轻佻的说道。

小姐姐脸一红,呸了声,道:“就冲你这声姐姐,我也不能骗你不是。来一台日立十七寸?”

“多少钱啊?”

“你是哪种侨汇券?”

“港币。”

小姐姐拿过计算器来噼里啪啦算汇率,然后说道:“折合3600侨汇券,没加价啊。”

高远也算了算,人民币1200元,他果断拿下。

在这个年代中,普通家庭里,存几年都不一定能存的下1200块钱。

这孙子跟后世晋西北的煤老板们组团进京买房一般,手一挥就包下了一个小区……不是,是拿下了一台彩电。

小姐姐抿嘴轻笑,给他开了票,又指给他付款台的方位。

高远问道:“负责送货吧?”

“送去哪儿?郊区可不送。”

“也不太郊,学院路30号院,钢铁学院的教师公寓楼。”

“那倒没超出送货范围,成,你留个具体地址,我通知送货的师傅给你送家里去。”

高远冲她一抱拳,道:“得嘞,那谢谢您了。”小姐姐一挥手,道:“去交钱吧,别忘了把盖了章的绿联拿回来。”

高远去了。

在付款台前点出3600块侨汇券,一大摞,高高的,连同三张收据一起递给也不知道是会计还是出纳。

那人接过去,又清点了一遍侨汇券,确认数额无误后拿起章来咔咔咔一键三连,将绿联和红联递还给他。

高远又回到柜台,把提货联交给美丽的小姐姐,红联自个儿留着。

小姐姐笑道:“得,回去等着吧。”

高远留下详细住址,冲小姐姐抛个媚眼儿,撩拨的小姐姐媚眼如丝、霞飞双颊,就差流哈喇子后,方才哈哈笑着去找自己亲姐姐。

高雅逛了一圈,收获不小,怀里抱着给老爸老妈买的衣服鞋子,还有各种吃的,巧克力、鱿鱼干、午餐肉罐头之类的。

高远一瞧,姐姐都快拎不动了,忙接过来一大批。

“小远,我瞧着那边柜台上有卖手表的,你不如给健群买块手表。”高雅建议道。

高远眼睛一亮,道:“好主意,走,过去?一眼。”

姐弟俩又奔卖手表的柜台,一看,嚯,全是大牌,百浪多、理查米尔、江诗丹顿、劳力士……

高远很快看中了一只百达翡丽的女士款,小巧的造型,表盘里镶嵌着一圈闪闪发光的钻石,全钢表带,低调奢华有内涵。

价格也不算贵,折合人民币800出头儿。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里,上海牌全钢手表都得花120元,还得有票才能买。

百达翡丽这种奢侈品,800出头真不贵。

高远豪气的像西哈努克一般,又把手表拿下了。

一趟商场逛下来,他只给自己买了两双运动鞋,也不是啥钩子、三叶草之类的名牌,而是个不知名的品牌。

他发现有,就买了两双,彻底把黑面红底的老布鞋给淘汰了。

采购一番后,姐弟俩出了商店。

高雅还恋恋不舍的,对高远说道:“下回还来。”

高远笑着点头道:“等我再挣到外汇,姐想啥时候来咱就啥时候来。”

东西被高远挂在了车把上,高雅怀里抱着一堆鞋盒子,笑嘻嘻说道:“我弟最疼我了。”

“那是当然的,你是我姐,我亲姐,当弟弟的疼姐姐还不是应当应分的。”

高远心里始终有个结,上辈子亏欠姐姐太多了,这辈子必须狠狠弥补上。

高雅闻言,笑容更加明媚了,像极了春天里盛开的花。

一路骑行回到家。

姐弟俩刚进门就惊到了亲爱的老母亲。

“你俩这是去哪儿打劫了?这大兜小包袱的,哪个地主倒霉蛋被你们这俩活土匪抄了家了?”老妈走过来,忙从高雅手里接过来两个鞋盒子。

姐弟俩相视一笑。

高雅说道:“妈,我弟挣到外汇了,到学校找我,我俩逛华侨商店去了。”

张雪梅全然不知,闻言情绪瞬间高涨,目光灼灼望着好大儿,问道:“挣了多少啊?”

见老妈一脸财迷样,高远笑着伸出来三根手指头。

张雪梅一撇嘴,道:“我还以为多少钱呢,才三千港币就把你们俩嘚瑟成这个样儿了。”

显然老妈是懂汇率的。

高远清清嗓子,道:“是三万港币。”

咝!

张雪梅倒吸了一口高跃民,双眼中精光爆闪,音带颤抖道:“三……三万?”

“嗯,三万。”

“那岂不是快一万人民币了?”

“九千来块钱儿吧。”

“哎呀,我家出万元户了呀。”

高远摸摸鼻子,老妈又戏精上身了,他说道:“逛了趟商店,我和姐姐就花了两千多,严格说来,还不算是万元户。”

张雪梅一听就急了,“你个败家孩子买啥了?花这么多钱!”

“给家里买了台大彩电,又给健群买了块手表,光这两样就花了两千冒头儿。”高远赶紧交代。

张雪梅又乐了,“哎哟,你买电视机了呀,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哦,给健群买表也是个正经事,这钱花得值,健群是个有心的孩子,平日里没少给我和你爸做衣裳,给家里买东西。

你是得好好珍惜人家。”

高远被老妈说晕了,考虑了一会儿后才接上茬:“我晓得,这您不用操心。”

“刚才问你,你买了台啥电视啊?”

“日立牌17寸彩电。”

这时候,楼下响起了一个声音:“2单元301,高远,家里有人没?电视机送过来了。”

张雪梅把鞋盒子往沙发上一扔,边往外跑边喊道:“来了来了,家里有人,你们快上来吧。”

高远问姐姐道:“你猜咱妈干嘛去了?”

高雅叹声气,道:“还能干嘛去,显摆去了呗。过年那会儿咱妈就对刘叔家买了台电视机出了风头愤愤不平的,你这个当儿子的给她争面子了,她还不得可这劲儿显摆一回啊。”

高远一挑大拇指,称赞道:“姐姐通透。”

高雅叹声气,说:“倒也不是姐多通透,我听咱爸聊过一回,他说咱妈打年轻那会儿就心气儿高,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上,都要跟人比个高低。就算前些年形势不好,咱妈去乡下当赤脚医生,医治的病患都比同批次下去的医生们多多了。”

高远嗯了声,道:“老妈是这个性格。”

然后姐弟俩就听见楼道里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

“丽茹刚下班呢?哦,对,我们家也买了台电视机,彩色的,嗐,才17寸,值不了多少钱,晚上来我家看电视啊。”

“赵老师你也好,这不是我儿子给香港那边写了个剧本嘛,挣了点外汇,就烧包的给家里添了个大件儿,对,日本货,叫啥日立牌。”

“哎呀,他有什么才华啊,一肚子草包而已。”

姐弟俩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咱妈不去演戏,屈才了!”

俩人哈哈大笑,眼见得送货师傅把电视机送进来,安装、调试,然后对高远说道:“你想要接受更多的台,得弄口锅啊,就是那种朝天锅,你明白吧?”

高远点点头,轻声道:“大哥,我明白,感谢提醒,回头我请大家吃饭。”

师傅笑道:“您客气了,回见吧。”

………………

高雅给高远装了一兜子好吃的,让他拿回去给剧组的同志们分一分。

高远也是这个意思,收买人心嘛,必须要做的!

他干脆地接过来,蹬上车子回了北影厂。

厂子里,一号摄影棚,大家都在认真听讲。

因为高老师的临时翘课,下午第一节课由摄影师李晨声讲述电影拍摄过程中演员们与镜头的配合。

李晨声非常兴奋,因为他为了征求这部影片的拍摄资格,不惜跟老婆都闹翻了。

据说,李晨声很硬,明着告诉王好为:“你不让我拍,我就吊根绳栓脖子上死了!”

王好为说:“你想一死了之,门儿也没有!想拍这片,可以,你给我洗半月的衣裳做半月的饭!”

李晨声屈服了,按照王导的意愿,吭哧吭哧干了半月的活儿。

这事儿是葛优说的,可信度很高。

高远到的时候,李晨声刚结束课程,他大喊一声:“下课!”

大家一哄而散。

高远抓住一只李连杰,把包递给他,道:“给大家分一分。”

李连杰一看,顿时一脸哇塞,道:“哥,这真是给我们的?”

“废话!”

“好的,我这就去给大家分了尝尝。”

这货跑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