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171章 徐老头父子俩(终)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第171章 徐老头父子俩(终)

作者:隔壁姐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01:19:49 来源:书海阁

翌日,屠夫家大设宴席,邀来了族长和众族老,以及族中关系亲近的族人。

徐家也受邀前去,锦绣待嫁闺中,自然也不好前往。

宴席上,贺丞景做为族中唯一的秀才,必然备受众星捧月,便连林氏在女人堆里也被各种奉承讨好。

锦绣留在家中给两位喂养侄儿的乡邻嫂子烧饭,晨早阿娘用小瓦罐煨了老母鸡汤,她再到菜园摘了几颗青菜,灼水拌油盐,再煎几颗金灿灿的荷包蛋,蒸了几块二合面的馍馍,还有一锅糙米粥。

虽是普通的家常小菜,但在农闲的时候吃到油水足的饱饭,即便是喂养孩子的媳妇子,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顿美食。

吃了饭,其中一位嫂子先进屋喂孩子,待锦绣收拾好碗筷,给王氏盛了鸡汤送到房里的时候,两位嫂子已经离了。

靠躺在床上的王氏,怀里抱着吃饱打憩的儿子,脸上满是慈母怜爱的柔软。

见小姑子给她送来吃食,王氏连忙笑道:“快先放下,坐下歇会。”

锦绣脸上嗔笑,把鸡汤端放在桌上:“瞧嫂嫂,又把我看得娇贵。”

王氏仔细把孩子放到里边躺好,回眸一笑:“咱家小妹,就该娇贵的养着才好、”

王氏经历过这趟生死劫难,回想锦绣待她的好,在产床前万般鼓励她的一幕幕,真切意识到婆母怎会偏爱小姑子。

如此心善的好姑娘,便该珍惜待之。

锦绣拿来炕几,架在王氏盖着的被子上,再把鸡汤端来:“嫂嫂快趁热吃,再晚些鸡汤凉了对身子无益。”

“好。”王氏笑着拿起汤勺,“今日,你本该到秀才家热闹热闹,沾沾喜气多好,倒是为着我留下来了。”

“嫂嫂该知道妹妹我不喜那样的场面。”

王氏无奈一笑,想起她进门那天,是小姑子一直陪在房里,替她扫除内心的紧张和慌乱。

王氏喝了口汤放下勺子,伸手拉过床边的锦绣:“过两月是你大喜的日子,咱娘家人那日不好到跟前张罗,彼时让我娘家大嫂二嫂留在贺家替你张罗。”

锦绣出嫁那日,徐家嫁女同样会设下宴席,两家同贺,却也没有娘家人跟到夫家张罗的规矩。

她知道贺年庚会提前打点好一切,若是那日身边有个亲近的人帮忙,倒也是好的:“多谢嫂嫂。”

王氏拍了拍她的手,“自家人不说谢字,小两口过日子图的就是安稳踏实,无论什么事,嫂子和你五哥永远都是你的退路。”

锦绣内心感动,抬手覆在她的手背上,点点头。

姑嫂俩在房里说了好一会儿的体己话,待锦绣从房里出来,恰好看见贺年庚推开院门。

她诧然的眨眨眼,心想对面的宴席才开始不久:“吃好了?”

贺年庚淡淡的弯起嘴角,朝她走来:“吃好了。”

见锦绣手里端着空碗,知道她是给王氏送吃食,问道:“你可吃了?”

锦绣点点头,示意他先到前边的石几等着:“我把碗洗了。”

“好。”

先前贺年庚在对面吃席,许是因为少了锦绣,心里总觉得提不起劲,他在席面上随便吃了点就过来了。

锦绣给他沏了碗浓茶解酒,在对面落坐,“你提前离席,你大哥大嫂可会多想?”

贺年庚垂眸抿唇一笑道:“无妨。”

今天是贺丞景的喜日,哥嫂难得心里高兴,怎会注意到他有没有在。

锦绣想到了什么,不禁莞尔:“我记得,我回来以前,贺丞景还在县书院,后来可有高中乡试?”

贺年庚摇头失笑:“听说,读了几年,一直未能得书院院长安排下场。”

县书院的学子若想下场乡试,还得经过院长的考核,通过的生员才可提报官府,程序繁琐。

这也是贺年庚日后不打进书塾的原因,而非他盲目自大,只是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决定。

锦绣不由轻笑道:“你做小叔的,怎的也不帮帮他。”

贺年庚无奈的看了她一眼:“你觉得秀才可能听进白丁的劝。”

况且他这个好大侄,考上秀才后彻底的飘了,连哥嫂都拿他没法子,更何况是他算不得正经名份的小叔。

“日后,贺丞景和林氏离了咱村子,你大哥大嫂恐怕是不习惯。”

如果她没记错,贺丞景两口子去了县城,逢年过节或是书院旬假,都不曾再回村里看一眼乡下的老子娘。

“没什么不习惯的,或许,还觉轻省些许。”贺年庚不禁调侃。

锦绣止不住笑道:“可还记得,他们大抵是什么时候离开?”

贺年庚想了想,“应是在我俩成亲前。”

锦绣不意外贺丞景迫不及待的逃离乡下,更不意外贺丞景不打算吃他们的喜酒。

见锦绣托腮深思,贺年庚忍不住抬手刮了刮她的鼻子,扬唇淡笑道:“今早方公子托人捎来书信。”

锦绣握住他使坏的手,眼底促狭道:“怎么说?”

“他派人到隔壁镇的私窑查实,徐大壮——。”贺年庚说到此,不由得顿了顿,目光深深的看着锦绣,接而道:“上月矿场塌坊,挖出来的尸首便有徐大壮和徐锦江。”

锦绣蹙了蹙眉,半点伤感之情没有,想了想,问:“徐志秋呢?还活着?”

贺年庚摇摇头:“这次矿难,不少人趁乱出逃,却也有可能尸首掩埋在下方,并未被发现。”

锦绣了然,哪怕徐志秋有命逃了出来,没点本事倒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我四哥说,罗氏上月在窑里使了些手段,被一名五旬走商汉子赎了身。”

贺年庚轻蔑的勾起嘴角,“可知那汉子的住处?”

“镇西一处陋舍,年老未娶,常年一副担子混个糊口。”锦绣说罢,释然一笑:“四哥的人打听到那汉子常年嗜酒,是个酒蒙子,罗氏以为逃了虎穴,实则又坠入了狼窝。”

贺年庚闻言笑了笑,想到了什么:“对了,前阵子那孩子被镇上包子铺的伙计打断了一条腿,母子俩没钱医治,这辈子已是废了。”

锦绣听满意的弯起嘴角,看来真是老天有眼,因果循环。

前世,乔氏来到老徐家,时常诋毁已经离世的阿娘,这辈子也该让乔氏尝尝,至亲之人被人耻笑的痛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