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252章 新帝登基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第252章 新帝登基

作者:隔壁姐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01:19:49 来源:书海阁

第0252章 新帝登基

这日一早,贺家小院门前,锦绣半蹲下身子依依不舍的将丞延抱紧在怀里。

院子门前停了辆从镇上请来的镖局马车,随行的还有两名押车的镖头,这一路由他们护送礼大夫和丞延前往【闲人居】。

魏娘将备好的干粮送到马车里,一旁的祝先生心里不禁对礼大夫生起几分羡慕。

老先生也想回【闲人居】,奈何此前应下贺年庚教孩子读书三年的请求,只怪那时候自己太【年轻】。

从娘亲怀里出来,丞延乖巧地道:“娘亲,子叔和礼爷爷很快就回来。”

锦绣压下里底的湿意,吸了吸酸涩的鼻子,抬手抚摸孩子的脸颊,点头:“好。”

丞舟在旁看着,好奇的眨巴眨巴眼睛,兄弟俩都还小,并不清楚这趟离别要多久才能相聚。

贺年庚扶起锦绣,柔声道:“别让孩子看了不舍。”

锦绣点点头,目光恳切地看向礼大夫:“还请先生,替我俩看好孩子。”

礼大夫勾唇淡笑道:“放心,出了兖州城地界,【闲人居】的人会在途中接应,这一路累不着他小子。”

贺年庚和锦绣感激的向礼大夫行了一礼:“多谢先生。”

礼大夫摆摆手,上前一把将小子抱进马车里。

直到马车开始驶离,锦绣压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看见丞延从车窗帘子里探出的小脑袋,锦绣赶紧用帕子拭去眼角,扯出笑与之挥手。

贺年庚无奈的抽了口气,伸手揽过她的纤肩。

夫妻俩默默相视一眼,同一时间,万河村上空再度传来厉声的雕唳。

在孩子离开的这段时日,他们做爹娘的无法守护,唯一能做的便是将雕妻安排在丞延身边,必要时可护孩子周全。

接下来的几天,丞舟似乎渐渐明白过来,二弟是和礼爷爷出远门。

自小同吃同睡的兄弟俩,突然间分开,让丞舟一时间难以适应,好几天心情都蔫蔫的提不起劲,好在锦绣细心发现得及时,把丞舟喊到跟前仔细开导一二,才渐渐让丞舟明白兄弟此行是为了将来有更多的时间同聚。

——————

十月深秋,兖州城的气候已渐入寒意。

今天是年忠的大喜之日,不大的院子里开了七六桌席面,年昌夫妇俩提前从县城回来替兄弟操办。

年忠的新娘是隔壁村杜姓人家的姑娘,是经蔡婆婆牵线撮合,小年轻互相看对了眼,加之年忠今年已有二十,两家人很快就将亲事提上了日程。

杜氏娘家日子清贫,家中长辈不在意年忠家底单薄,且这门亲事是蔡婆婆牵的线,又知道他们兄弟俩都在替锦记商行做事,大哥年昌还在县城粮铺当掌柜,对这门亲事别提有多满意。

喜宴办得很是热闹,徐贺两家都来凑这份热闹,给新人添足了彩头。

宴席过半,锦绣将闺女交到阿娘张婆子怀里,起身前往新房。

新房里,年昌媳妇陈氏陪同新娘杜氏用着吃食,见锦绣进来,二人连忙放下碗筷起身。

“大嫂~”陈氏的肚子已经显怀,月份不大,精神气色极好。

锦绣迎笑上前,:“快坐下,我就是进来瞧瞧新娘子。”

脸上新娘喜妆还未洗去的杜氏,羞怯不安地看了看锦绣。

当初相看的时候锦绣并不在场,杜氏没怎么与她接触,却也知自己的男人很是敬重这位族中长嫂。

更因为锦绣是秀才娘子的身份,以及是锦记商行背后的主家,杜氏生怕自己哪方面表现得不好,在这位长嫂的面前落下不好的印象。

“大嫂~”杜氏怯生生的跟着自己的长嫂称呼。

锦绣浅浅一笑道,“弟妹不必与我生分,日后在村子里便时常随年忠上我们家来走动。”

锦绣和贺年庚皆有意培养年忠,现在让他接管了作坊部份重要活计。

杜氏紧张地对上陈氏含笑的眼神示意,连忙点头应声:“是,大嫂。”

锦绣看得出来新妇的拘谨,笑着从袖笼里拿出一只红封,塞到杜氏手里:“我来便是给咱家新弟妹送一份心意。”

杜氏震惊且意外地看着手里塞入的红封,“大嫂,您客气,这……。”

不等杜氏继续推托,陈氏开口道:“大嫂给你的,收下便是。”

陈氏知道锦绣的性子不喜婆妈,当初她嫁给当家的时候,大嫂同样给了她一份体己。

锦绣给出的红封不多却也不少,十两银子对乡下小媳妇而言是笔大进项,攥在手里有事也能应个急需。

杜氏见自家嫂子都这么说了,连忙应谢:“谢谢大嫂。”

锦绣拍了拍她的手背,笑道:“不必言谢,这是年忠该得的,也便是你该得的,将来好好的与年忠把日子经营好了才是紧要。”

杜氏心底淌过一股暖流,对于自己先前的小心谨慎感到羞愧,感动地点点头:“是。”

锦绣在房里与二人说了一会儿的话,蔡婆婆今日被请上了主桌,老人家心情极好,席间吃了好几杯酒。据说,蔡婆婆曾受过杜家人的恩惠,当年家里老头子刚走的时候,心里又惦记着生死不明的儿子,蔡婆婆几度忧思成疾。

是邻居杜家时常给蔡婆婆送来一口吃食,杜家娘子时常让家里的闺女忙活完农务活计,便上隔壁与蔡婆婆做伴,才让蔡婆婆慢慢熬出那段煎苦的日子。

这一次为杜家丫头与年忠牵线,亦是老人家力所能及还杜家这份情义,蔡婆婆嘴上不说心里清楚,只要年忠小子好好跟着年庚两口子做事,好日子都在后头。

——————

时光匆匆,凛冬的季节拉开银装的帷幕,雪风漫漫梨花落,寒风如同破土的冰刀。

上京城,天变。

庄严的皇城内,太和殿三台下广场跪满了京都文武百官。而在他们的上首,是一身黑冕镶龙纹皇袍,霸气威严的新帝,——萧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帝登基,加冕大典。

萧烨稳步迈上龙椅宝座,转身拂袖,正色凛然地睥睨众臣。

在赞官开口前,便见萧烨扬手打断,他双手扶腰,目光如炬地勾勒起嘴角,似笑非笑。

似是从天边翱翔的雄鹰意气风发,更像是从天而降的真龙威武霸气。

于萧帝而言,这个曾经与自己最近的位置就在眼前,这些年他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便是等待这一日的降临。

从今起,他便是掌控这天下的主导者——。

面对新帝所有人都不由得屏息凝神,只有前头的几个一品大臣稍稍敢抬起眼帘,众人都在等待历史最要的时刻到来。

新帝萧烨自得意满地扬声说道:“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天命所归,今即帝位,改号永乐。望众臣立天地于无愧,随朕一并为这天下开启盛世!”

众大臣无不崇敬,恭顺地伏首叩拜:“今上皇恩浩荡,臣等必当肝脑涂地效忠于今上,敬忠于大庆子民。”

整个登基大典庄重而又隆重,午门楼上钟鼓齐鸣,场面庄严而又肃穆。

今起,大庆以永乐时序,开启不一样的篇章。

先帝驾崩,新帝即位的消息很快传达天下,举国丧三年,一应科举关停,百姓同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