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286章 赴京前夕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第286章 赴京前夕

作者:隔壁姐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01:19:49 来源:书海阁

对于贺年庚和锦绣而言,家里孩子再多养一个不多,将来给哥嫂教出个小子,或许百年以前,老两口还能享自家孙子的孝敬,也算是真正还了养育之恩。

小两口的好意如同天降馅饼,贺年正夫妻俩内心激动之余,担心孩子小给他们家添麻烦。

锦绣看出哥嫂的忧虑,不动声色递给贺年庚一个眼神。

贺年庚心领神会,说道,“从前之事大哥大嫂不必介怀,孩子将来若是有出路,不枉哥嫂曾经为年庚的付出。”

贺年正闻言,连忙说,“大哥知你是个感恩的,说到底这些年,该是我们做哥嫂的沾了你的光。”

赵氏也点头道,“便是再来一次,我同你大哥还是如当初一样留下你。”

锦绣莞尔,“不管如何,我和年庚都会念着哥嫂。”

老两口心有感触,赵氏再度红了眼眶,紧紧握着身旁锦绣的手。

贺年正这时一拍大腿,应声道,“好。”

说罢,示意旁边的小孙子,“锡哥儿过来,好生谢过你小阿爷和小阿奶。”

懵懵懂懂的小家伙怯生生的听话上前,看了看自己的爷奶,又看了看贺年庚和锦绣,好似憋了半天劲,方才稚嫩开口,“谢小阿爷,小阿奶。”

赵氏眼眶湿润地拉过小孙子,“好孩子,日后都要听你小阿爷和小阿奶的话。”

令锡愣愣的眨眨眼,半晌才又重重点头,“是,阿奶。”

贺年正见状,满意地扬起嘴角,“好小子,阿爷和你阿奶在家里等着你。”

这下,小家伙像是听懂了一样,点头不迭,“嗯嗯。”

倒是柔姐儿失落地垂下泛红的眼眸,家中连生变故,再度面对与胞弟分离,小姑娘心情哽咽难受得紧。

锦绣自然察觉到,并非他们厚此薄彼,柔姐儿已经是懂晓事非,乡下的姑娘再过几年就到了说亲的年岁,还能有几年留在致亲身旁尽孝,哥嫂身旁总得留下个孩子。

他们现在把锡哥儿带走,是为了哥嫂晚年打算,如他们先前所说,倘若这孩子将来有出息,无论是做爷奶的哥嫂,还是做大姐的柔姐儿,这小子都该扛起自己一方责任。

——————

永乐五年,正月十五,漕云镇又下起了一场小雪。

白雪漫漫宛如梨花飘落,寒风素裹,似要将大地冻结。

不同于屋外的严寒,徐家小院堂屋烧着火盆,偌大的房间里暖流涌动,两家大人和孩子都聚首在此,明日贺年庚和锦绣就要带孩子赴京赶考。

端坐在上首的张婆子几度没能忍住眼底热泪,自从女婿接连下场科举,老人家就知道闺女日后不会再受困在这座小小的乡野村庄。

她的瑶儿本就是福气之人,富贵出身,只是暂时拘于泥田。

徐锦贵和王氏两口子更多的是替妹子妹夫感到高兴,知道这趟贺年庚如若顺利通过科举,将来便有官身傍身,连带着娘家也能跟着受益。

锦绣心里对阿娘张婆子多有不舍,依她所想,更想把老娘带在身边,但这一世四哥和五哥都在,又岂容她自私独占了老娘。

张婆子依依不舍地拉着老闺女的手,多番叮嘱小两口在外多加照顾自己云云。

丞舟带着丞卿和明疏来到老人家跟前,跪地磕头辞行。

丞舟,“外婆,少游愿外婆岁岁年年皆安好,将来少游定回村探望您老人家。”

张婆子既欣慰又感动,连忙拉着三个孩子起身,“地上凉,快别跪着,外婆知道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丞卿讨喜地露出缺失的门牙,笑容天真,说话漏风:“外婆,停云也会想您的。”

“外婆还有我,岁好也会好想好想外婆。”说到讨好卖乖,属明疏的拿手绝活儿。

“好好好,外婆都记着。”张婆子揩了揩眼角湿意,嗔笑连连。

徐锦贵感慨地放下茶碗,望一眼贺年庚和锦绣,“到了上京,有事便派人送信回来,不管发生什么,咱老徐家都在。”

夫妻俩相视一笑,点头应声。

经商十年,徐锦贵已然历练成一个有担当的大东家,做事说话都越发沉稳得当。

贺年庚道,“多谢五兄。”

王氏也说,“外头买卖的事,就放心交给年忠去办,听说年南也随你们一块到上京,身边培养多几个人手也是好的。”

锦绣道,“是五嫂嫂,等我和年庚在京城安置好了再捎信回来,届时再麻烦五嫂嫂安排几个熟练的人手前往。”

“好。”

几人说话间,目光皆不由得落到丞己身上。

祝先生离开前,特地跟贺年庚提到这孩子,说是在他身上看到一股毅力和拼劲,倘若再仔细栽培,将来指不定有一番成就。

所以,贺年庚和锦绣私下商量后决定,把丞己也带到上京城同他几个兄弟一起入书塾,虽让孩子留在村里也能在张丙怀手里讨学问。

考虑到张丙怀并非长久留在村里教书,许是三年后便会赴京春闱,既如此,倒不如让孩子跟了他们在京城书塾读得稳定。丞己清楚跟小姨和姨父到京城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他懂得把握更心存感念。

十二岁的小伙子上前几步,双膝跪在张婆子面前,“孙儿愿外婆身体康健,将来等孙儿科举功名,定加倍孝敬外婆。”

张婆子心里虽对二女儿有怨,到底孩子养在身边多年,也是真心希望孩子将来个个都是有出息。

相比较隐哥儿,丞己是她膝下唯一会读书的子孙,她张氏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便是养了个好闺女,老闺女事事为着她这个老娘打算,为着徐家打算。

“好,老婆子我等着。”

王氏在旁看着,不觉弯起嘴角,她同样希望这孩子将来有个好前程,让孩子留在村里肯定没有跟着妹子有出息。

知道这孩子因外头的流言蜚语影响了心性,不由得开口说道,“以往的事,无论你在外头听了多少,记了多少,你只需知道脚踏实地才不枉长辈对你的栽培。”

丞己起身,感激地向王氏揖了一礼,“是,舅母。”

病隐和裕祉哥俩在旁吃着甜糕,巴巴看着大表哥,五岁的裕祉或许不懂,病隐可是知道大表哥这趟是到城里读书。

所以小伙子半点不羡慕表兄,相反还心生同情。

徐锦贵只稍一眼,就知道自家小子在想什么,只怪受他影响不是块读书的料,今年开春就把这对孩子打包送到贺氏族学跟张举人读书,没得将来连账本都不会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