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铁血都督周公瑾 > 第103章 大虎新婚遭冷落 瘟疫初到江东界

“父亲,您放心,这是我应该做的。”周瑜见国老身体疲乏,将辽东带回来的野山参送给大乔让她帮忙给老人煎服。

回去后,小乔心中难过,整晚垂泪。过了不多久,国老就撒手人寰,众人将老人丧事办理后,小乔守丧不提。

却说国老过世,国太失去一个伙伴,周瑜便只得常去盘桓,国太身体倒还健康,只不过常常感觉孤单,周瑜只得让众女常去陪她说说话打打麻将散散心,连梦儿也都得过去相陪,没想到梦儿这丫头处处讨得众人欢心,国太竟然非常喜欢她,非要收她当了个干孙女。只是买西自从来到周府,始终独自一人,也不刻意与他人接触,她出生在蛮夷,生性活泼,周瑜生怕她憋闷,只是她自从被雪莲洗涤后生性反而变得怡淡,只在周瑜面前露出小女孩态,而在其他人面前都是非常娴雅,连小乔都夸赞她最不像个蛮人。周瑜对小乔道:“所谓蛮夷乃是汉人对她们的偏见,其实都是华夏后裔,同样生在江东阳光之下,何必分的如此清楚。”

小乔笑道:“你总是对的,倒是我的不是了。”

很快到了第二年春天,也到了与孙鲁班大婚的日子,南徐万人空巷,文武百官齐来祝贺,江东大都督周瑜与孙权结亲,从此任何反对周瑜的声音都没有了,而孙权帐下第一大臣也非周瑜莫属,不再有第二人想,连张昭也要退避三分。周瑜对孙权的霸业功劳有目共睹,此二人的合作连曹操和诸葛亮都为之侧目。

然而外人没想到的是孙鲁班大婚第一夜居然被周瑜晾在了婚房,理由是年龄不满十八岁,一年之后再喝合卺酒,然后就跑到别的房间去睡了,孙鲁班大哭大叫一夜,命人去探看周瑜跑哪个屋去了,被周瑜指着鼻子又骂了一顿,哭闹着要回娘家,周瑜马上安排人备车,结果车来了孙鲁班说什么就是不上车,终于闹了一通后回自己屋睡了。

小乔看着旁边的周瑜道:“夫君,你又何必与大虎置气,她不过是个孩子。”

周瑜笑道:“我怎么与她置气,不过她生于权贵,没有受过什么苦,骄矜已习,日后恐你们受她的气不能家庭和睦,如果都像你一样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我何必如此。”

小乔靠在周瑜怀里道:“夫君思虑甚远,也愿大虎他日能理解夫君一番苦心吧。”

第二天,孙鲁班却乖巧地给小乔阿信奉茶,果然收敛许多。周瑜也就不再给她脸色看,一家人日渐和睦。

由于周记的事业越来越大,周瑜最近推出一个新的项目—票号。

因为在周记往来运输物资过程中经常会有银两金钱支出,大量的金钱运输不便,于是一部分周记就会用账房开出的承兑票据去当地的周记兑换银两,一来二去,这样的承兑票据在商业运行用使用次数越来越频繁,拿着票据兑换银两,一开始只局限于周记交易,后来市面上的商贾发现周记这个方法非常方便,也想效仿,结果实力都不如周记,反而大家将周记的票据推崇的越来越高,最后市场上竟然成为可以代替银两的硬通货。周瑜发现这个事情后颇感兴趣,于是就此事向孙权汇报并说了自己的构思,也就是周记拿出银两存入江东官方专门府库,然后周记就可以根据存入数目开出相对应的银票,江东承认这些银票并允许在市场上流通,而银票可以随时在周记任何票号和江东官府府库兑现,如此一来能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市场上由于不必要金银铜币流通,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买卖更加方便,第二,江东府库金银充实,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老百姓不可能随时将金银兑现,那么府库就将滞留大批金银,可以用作官方运作。周瑜其实这是根据后世银行的做法,不过他将私人银行与官府府库对接,说白了就是以官府的名誉作为背书,不管如何,在孙权的支持下,周记票号开始营业了,大家并没有如何太剧烈的反应,周瑜也不着急,因为他相信,总有一天周记票号将成为左右天下的一股重要力量。

周瑜将自己名下产业梳理了一番,分别交给周嘉,周福,周禄,顾祥几人去打理,小乔在家总抓周记事宜,如今名下产业主要分为耕地,也就是农业,如今周瑜的耕地遍布大江南北,棉花也大面积种植,今年就可以正常收获,各种粮食作物,冬季蔬菜供应,当然还有养殖猪牛羊鸡鸭鹅等。第二个项目是周记商号,各大城市的商品销售,最北开到了辽东,最南到了交州。第三个项目是工业,包括轻工业玻璃肥皂丝绸下一步还要有棉布,还有重工业,造船,造马车,第四个就是运输,周记的运输一开始是归属商号后来独立出来的,运输包括陆地运输和水路运输,第五个是开遍天下的食为天,第六个就是最近开设的票号,当然还有一个现在规模还小,就是由颜如玉掌管的工院,不过周瑜不着急,过两年工院就会发展起来的。当然,逍遥楼虽然周瑜投资,徐妈也给周瑜交利润,但周瑜实在没敢把这份产业算在自己名下,不过后来的发展真出乎周瑜预料,这是后话。刚出春三月,北方各地就开始闹春荒,这样的事情由来已久,不过好在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周记商铺,周记商铺里有粮店,粮店里有卖不完的粮食,虽然曹操曹丕也知道这些粮食会赚走北方的金银,但仍然是欢迎的,毕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曹丕甚至有很多次从周记购买粮食以充军粮。为这事朝中一些老臣激烈反对,认为发迹于江东的周记不会安好心,而一些新锐大臣则认为周记不过一商贾,赚钱逐利而已,只要咱们有钱,一个愿意买一方愿意卖,何乐而不为?如今北方的粮荒不过是因为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导致粮食都囤积在豪强地主的手里,大部分百姓耕地不足,如果要解决根本问题是应该解决地主豪强的土地兼并问题。这下可戳了那些老臣的软肋,这些老臣代表的正是豪强地主,曹氏一门正是依靠了以荀家,杨家,夏侯家,司马家等豪强这才一统北方,想要从这方面解决问题怎么可能,闹革命可以,革自己的命不行,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曹家这方面就无法与孙家相比,孙家起家全靠孙坚孙策一刀一枪打拼出来的,所以孙家江山里虽有豪强,然而孙权实力雄厚,像吕蒙,陆逊,甘宁,黄盖等都是从行伍甚至民间提拔,而真正的地主鲁肃和周瑜又是新锐改革派,全力支持孙权的决策,这样一来,孙家并不担心地主豪强把持朝政。所以周瑜孙权推行了一系列的决策虽有张昭等一般老臣反对,然而最终都能有效实施,而曹家和刘家都不行,只能作些表面文章而已。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周记的粮食基本上都是那些豪族手中用金银买来,然后再卖给普通民众,至于那些金银哪里来?当然是用玻璃肥皂丝绸樟脑等等工业品换来的。这中间的头绪不是没人看得清,而是看得清也没人说。

梳理完名下产业,周瑜就安心在南徐办公一段时间,最近孙权正逐步将机关迁往建业,周瑜建业的庄园也基本装饰好了,各位大臣的府邸也陆续开始搬迁,周瑜协同程普张昭等人为了在搬迁的同时不至于忙乱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由于前期准备比较充分,百姓尤其那些富户都是高高兴兴的望建业搬迁,周瑜有自己的运输力量,一时成了香饽饽,大臣络绎不绝地来找他帮忙,周瑜只得调配人力运力帮忙,毕竟都是同僚,能帮则帮,等到周瑜搬到建业已经到了秋末冬来。

建业城十分巨大,容纳百万户口绰绰有余,隐隐有天下第一城的规模,这也是孙权与周瑜两人坚持的结果。很多守旧大臣一开始都是反对,认为兴建如此规模的大城没有必要,然而等他们自己搬到建业以后都是一改前言,交口称赞建业成建设的真是有眼光。事实也的确如此,孙权的将军府不论,每个官府衙门都是十分气派,让人有种在洛阳长安皇宫办事的错觉,这下这些大臣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庞统鲁肃陆逊甘宁等人在建业的府第也是漂亮,几人也陆续回来安置家人,对孙权感恩戴德,在十月初一这天,建业正式成为江东的新府,孙权下令江东大贺三天,庆祝建业城的落成。文武百官齐聚孙权将军府,孙权意气风发,与众臣对饮,当夜大醉而回。周瑜鲁肃庞统三人扶着孙权回到卧房,孙权流泪笑道:“得汝三人,方敢望天下,你们看我的府第,再看你们府第,都是我有什么,你们就该有什么?此为同富贵也!我孙仲谋无他,唯诚心以待人,君若不负我,我必不负卿!”说完,仰头大睡。

周瑜庞统鲁肃三人相视一笑。

第二天孙权召三人来自己府第小酌,对三人道:“孤昨夜大醉,可有妄言吗?”

庞统笑道:“何止将军大醉,君臣皆醉也。”

孙权大笑,对周瑜道:“如今天下几个势力都是避而不战,我们如今能做的,他们也在做,无非是整修内政,积草屯粮,招训兵甲。如果再战,我们有几分把握能超过他们呢?”

周瑜看向庞统和鲁肃,庞统拱手道:“主公,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多,在谋,我们的优势在人才,科举为我江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我相信再战我江东文齐武备,必能够克敌制胜,北图中原。”

鲁肃笑道:“是啊,主公,如今我江东不但水军独步天下,骑兵现在也不惧任何势力,假以时日我军铁蹄必定北踏中原,西定两川!”

孙权哈哈大笑:“真希望那一天快点到来,我都有些摩拳擦掌了。”

就在此时,有人来报:“主公,徐州冀州发现瘟疫!”

“瘟疫!?”孙权鲁肃庞统都大惊站起来,周瑜问道:“什么瘟疫?”

“据背面传来可靠消息,此次疫病为伤寒。”

“你下去吧。”孙权沉声道。

“你们怎么看?”孙权问道。

周瑜拱手道:“主公,我们当立刻行动,早做打算,必须以最快速度做出行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周瑜自然知道爆发于此时的瘟疫有多严重,曹操留下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当时的惨状,连续的瘟疫爆发,建安七子死了四个,连高层都无法幸免,更何况普通民众。

孙权点头道:“此事不亚于一场战争,公瑾,你全权负责此次事宜,务必拯救江东百姓于水火!”

周瑜拱手施礼道:“公瑾接令!”

说完,转身就走,庞统鲁肃跟了出来。

庞统一把抓住周瑜袖子道:“公瑾,我们两个该做什么?”

周瑜道:“我们先一起去趟书院。”

鲁肃问道:“去书院干什么?”

周瑜笑道:“当然是去先找华佗先生和张机先生了!”

“对呀!有神医在我江东,当然要去找他们了!”鲁肃恍然大悟。

三人立刻骑马直奔南徐。

刚到南徐书院三人就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整个医学院都被患者包围了,简直是人山人海,周瑜见状大怒,要是疫情以这种方式传播开来那就麻烦了,要是两位名医被感染瘟疫,那就完了。

“来人,调军队来!”庞统喝道。

周瑜点头,庞统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

没过一会儿,一位小将带城防军队来到。

庞统喝令道:“将所有患者全部与书院隔离开,如果不是急症,暂时回去,急症安排在学院附近营房中,分开隔离,每个房间不要超过三人,由军队供应饮食,不得有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