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铁血都督周公瑾 > 第152章 南中造反脱蜀汉 周瑜率军征西南

周胤欢欢喜喜地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僚一起辞职,然后创建了洛阳周记医馆,少王的身份他没去使用,但他华佗弟子的身份却让这家医馆顾客盈门,每天沉醉于悬壶济世,周胤终成一代名医,后来娶了医馆一个女弟子为妻,生儿育女,这是后话。

周瑜每日致公回到家,尽享天伦之乐,教导周依,与梦儿谈论诗词歌赋,与如玉研究科学数术,与阿信等出去打猎玩耍,与孙鲁班一起去陪国太打麻将,去高寒月霜月华买西游山玩水,与小乔文秀过过招研习武艺,夜晚更是享尽美色,美满幸福,有了如此夫君陪伴,众女更加艳丽多姿。

这日孙权升殿议事,步骘从交州有奏折言说西南牂牁王高定联合孟获雍闿朱褒独立被张飞攻击甚急,现势危求救孙汉,请求加入孙汉并请求孙汉出兵以保。孙权览罢奏折冷冷道:“这南中一带乃蛮族居多,当日刘备南征平定叛乱这才过去几年,又要独立,可见他们是不服管束的民族,如今势急求救,等到事情一过没准又要背叛我们,要来图什么?你们大家说说事情该怎么办?”

大家对南中一代都不熟悉,不由得把目光看向凤王庞统和英王周瑜,周瑜出班道:“陛下,臣以为该接收南中一带,南中历史悠久,与华夏传承一脉,均为我华夏领土,之所以如今叛乱,臣以为乃蜀汉为连年征伐从南中一代收税征兵之故。民族问题由来已久,不服教化乃教化之误,国之强大方能安平,民之富庶,方能服众,自古以来,均是一理。望陛下明察。”

一番话说的朝中文武均为叹服,孙权微笑点头:“那爱卿之意,是要接收南中?”

“正是,臣愿率一旅之师,前往南中接收,如有变故,就地处理,请陛下恩准。”

孙权点头,刷下圣旨,命周瑜择日率军出征。

周瑜领旨后回到府中,家人知晓周瑜又要出征,自然难舍难离,周瑜让文秀跟随自己出征,因为文秀是武将身份,自然跟的,其他人此时都用艳羡的目光看向文秀,文秀也很自豪。

小乔拉住文秀的手道:“秀儿,夫君可就交给你照看了。”

文秀害羞地点头,全然没有了武将的风范。其他妻妾也都过来嘱咐文秀,文秀头点的像小鸡啄米。

第二日,周瑜点将出征,副,先锋文俭,随军大将吕亢石虎庞喜,随军带上诸葛恪,诸葛均二人为参谋,率精兵新军十万穿南阳盆地,过荆州走零陵郡然后北上牂牁。一路上与吕蒙鲁肃相见,鲁肃道:“公瑾此去南中,听说那里瘴气毒虫厉害,你可要留意。”

“防备错失自然携带,子敬,现在你才是需要注意的,关羽驻永安,张飞守江州,明摆着对荆州不利,诸葛亮很可能会将战线引向江陵城,以牵制我军。”

“公瑾放心,我加派驻军到猇亭夷陵秭归,修筑防御。”

离开江陵城,周瑜一行人马非止一日来到牂牁地界。先派人与朱褒接洽,时间不长,朱褒率军兵出城迎接。

周瑜见朱褒年龄也就三十开外,身材魁梧,肤色古铜,大眼浓眉,眼神锐利。

朱褒见到周瑜,明显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他心里想,原来名震天下的周瑜居然是个书生一样的人,心里就有些看不起。

这些哪里能漏过周瑜的眼睛,周瑜不以为忤,笑道:“前面可是牂牁太守么?我就是周瑜。”

朱褒略一迟疑,周瑜如此谦虚,连本王周瑜这样的话都没说而自己却如此傲慢,不由得心生惭愧,连忙催马来到跟前道:“英王,我就是朱褒,在此迎候多时了。”说完,下马挽住周瑜的缰绳。

周瑜见朱褒放下姿态,于是也跳下马来,与他并肩前行,身后吕亢石虎跟着,留庞喜留下城外驻扎军队。

朱褒带着周瑜乘上准备好的车辇进入牂牁城,一路上欢呼不断,两旁的百姓都夹道欢迎,周瑜见他们衣衫褴褛,不由得皱了皱眉,南中百姓的生活还是如此困苦,而朱褒等人却衣行华贵,这些百姓这种盲目的拥戴让周瑜很难接受。

来到宫殿,金碧辉煌中又透露出野性,各种兽皮装饰间杂着黄金白银装饰,蛮女上身兽皮,下身麻裙,满身银饰穿梭其间,牛角为酒具,令中原来的将领们颇觉新鲜。朱褒让周瑜等坐了上座,自己则在下座相陪,下令饮宴开始,一群蛮族美女献上歌舞,与中原歌舞截然不同。吕亢石虎二人恃立周瑜身后不知疲倦。

朱褒道:“英王,我前者奏请大汉陛下,想要投归大汉管辖,不知陛下是何旨意?”

“朱将军,我家陛下欢迎你们回到大汉怀抱,但不知除了牂牁之外,其他地方的意思。”

“雍闿,高定那里倒是没有问题,我们城池相连,既然英王到此,他们自然臣服。只是蛮王那里有些不同,南蛮地处十万大山,里面好几百部落上千个洞主,人口也不下百万,这些部落除了孟获其他谁的话也不听,孟获野心也大,一起造反可以,但想让他们服从谁根本不可能。”周瑜点头,十万大山自己去过,里面的人还处在那种半原始的状态,这些族群有的与外界有点沟通,大部分从未出过大山,让他们接受中原文化难度太大,他们没有自己的城池,没有自己的文字,生活就是狩猎打鱼,大多数不懂耕种,听说诸葛亮在南中一代推行的农桑到了十万大山根本推行不进去。但这里毕竟也是华夏一脉,有再大的难度也得想办法纳入中原版图,这次来到这里,一定要有所作为。于是道:“你说的不错,孟获那里先不着急,需要慢慢来,等雍闿高定来时,你我再议。眼下需要解决的是蜀汉那里,不知您为何带头独立呢?”

朱褒叹息道:“原本先主刘备征服牂牁国,派我为守,我也算兢兢业业带领百姓生活,本无意叛乱。其实每年进贡倒也可以接受,但是最近几年,蜀汉对外打仗,从我们这里征兵征粮,要锦缎要药材,我们确实承受不起,相信进城时你也看到了,百姓穿衣都困难,哪里还能拿出那些?于是我上表言说,没想到新皇帝将此事交于张飞将军处理,这可苦了我们,张将军来到此处,大骂我为蜀汉太守,吃里扒外,命我即刻完成赋税,至于其他以后再说,任我如何解说,他只不听,雍闿来找我,让我和他一齐反了蜀汉自立,我也是迫于无奈。”说到这里,低头不语。

周瑜心道,朱褒这样的人反复不定,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但目下只可顺水推舟,没必要再把他推回蜀汉,于是道:“朱将军,蜀汉如今主少国疑,诸葛亮穷兵黩武,常试征伐,劳民伤财,朱将军此举倒是可以理解,不过张飞非等闲之辈,将勇兵猛,将军可要小心为上。”

朱褒抬头道:“英王,说句掏心窝的话,我们确实低估了蜀汉实力,蜀汉将领有勇有谋,原来同朝为官倒没觉得什么,两军对垒才发觉败多胜少,实在苦楚,如今张飞锁定南中,不日即将南下,听说兵力不下六万,就我牂牁人马不过万,至于战将除了我就几员蛮将被张飞阵斩了,我如今坚守不出,以待天兵,还请英王为我等做主。”

周瑜笑道:“朱将军切莫担心,我既然来了,就是要协助将军守住牂牁,不过你们也要同心协力,毕竟蜀汉实力你也看到了。”

“一切听英王将令行事!”

周瑜点头,一众人尽欢而散。

周瑜回到了军中,与众将商议,诸葛恪道:“王爷,张飞此人粗中有细,我早有耳闻,可不要被他粗犷外表骗了。”

周瑜很喜欢诸葛瑾这个儿子诸葛恪,其人聪明伶俐,通晓兵法,只是有些骄傲,爱表现自己,但在自己面前还算恭敬。

诸葛均道:“王爷,牂牁,益州,越嶲相距甚远,虽然地形复杂,但城池破旧,况越嶲距离成都近,有可能首当其冲,所以我们最好要以快打慢,一面让越嶲坚守,一面集中力量大破张飞为上。”诸葛均年龄不大,但心思缜密,诸葛家真无废柴啊。

周瑜点头,但如今张飞并未攻击,总不能直接出兵江州吧,一旦从牂牁出兵江州,届时关羽肯定会支援,结果局部战争就可能直接打成全面战争,现在大家都在休养生息,真不是打大仗的时候。

周瑜道:“二位先生说的不错,如今成都诸葛亮也许随时会带兵杀去越嶲,高定那里很难抵挡,文俭将军,你带庞喜引七万人马与诸葛均守在这里,我带吕亢石虎诸葛恪去越嶲镇守,这样方是上策。”

众人点头,于是第二天,周瑜找来朱褒,将上面安排和他说了,朱褒知道周瑜这是运筹帷幄,只得同意。

周瑜一行向西往越嶲去,越嶲高定知道后慌忙派人来迎,周瑜见高定生得身材不高,但很粗壮,古铜色皮肤,头戴羽毛装饰,一身豹皮服装,配着黄金首饰乱七八糟,倒也显得英雄气概。

高定酒宴中与周瑜道:“如今我已诚心向大汉,不过我听闻诸葛亮已经起兵,带赵云魏延等将杀向越嶲,早就盼望英王来,如果再不来,越嶲也就归蜀汉了。”

周瑜心道,诸葛亮早晚必来,自己辖下叛乱一旦成了,其他州郡怎么看?自己来的正是时候,晚一些高定投降诸葛亮他能不接受?看来高定和朱褒一样,都是那种随风倒的角色,唯一应该自己注意的应该是益州的雍闿,而他也是这次叛乱的始作俑者。于是道:“越嶲王,闲话咱也别说,现在既然诸葛亮就要出兵,你就直接打出大汉旗号来,我倒要看一看蜀汉是否愿意正面与我为敌。”

高定闻言大喜,立刻将城上旗号更换,周瑜对高定道:“越嶲王,既然你诚心归于汉,我希望你做件事。”

高定忙道:“不知英王需要小王做何事?”

“既然雍闿是这次你们叛乱蜀汉的始作俑者,他为什么不派兵来相助?我让你给他写封信,让他带两万兵前来助阵。”

“英王有所不知,那雍闿在益州势力大得很,这次起兵就因为他带兵助阵才能一举成功。最近雍闿正忙于去说服蛮王孟获,那孟获自恃自己兵力众多,而且手下那些洞主首领都不愿意被中原同化,这个事情我与朱褒都曾劝说过他,他对我们言说孟获力量强大,一旦获得他的支持,对蜀汉才有更大胜算,英王有所不知,雍闿和我们都没有想到大汉会接纳我们。”周瑜点头,这高定说的也算实在,包括孙权都不愿意派兵接收南中,中原文化和固有的思想很难接受这一群蛮夷,而蛮夷也很难接受中原文化。但自己心中大一统的华夏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自己提议并且带兵来了。

“这么说他不在益州了。”

“等他回来不管成功与否,他都会来见英王的。”

“明天我要看看你的兵将,毕竟以后还要合作打仗,我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当夜,周瑜就留宿在高定安排的宫殿里,文秀陪着周瑜喝了点茶后一起出来走走。文秀仍然穿着将军铠甲,显得英姿勃勃,趁着夜色看邛都城池像矗立在群山中的野兽,看起来庞大,却又十分渺小而卑微。宫殿庭院很大,里面花草叠翠,树木丰茂,一阵阵微风吹过,带起缕缕花香,文秀不由得挽住周瑜胳膊道:“夫君,这里虽然没有洛阳建业般繁华,倒也自有一番风情。”

“秀儿,你也见到了,这里的百姓生活的苦啊,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为什么高定朱褒雍闿会造反呢?这些百姓按理说生活的这样不如意,为什么也会跟着造反呢?”

“夫君,我之前与父亲卖艺,也与这些百姓接触过,如果说老百姓想要造反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活不下去了。”

“秀儿,你说得非常对,南中百姓之所以会跟着这些人造反,就是因为造反还有可能活下去,而不这样做连活下去的可能都没有了。我之前很难理解为什么蜀汉从刘备开始就励精图治,下层百姓还为什么如此困苦呢?直到我发现了这个。”说完,周瑜拿出一枚铜钱来。

文秀从周瑜手中接过这枚铜钱,念道:“直百。这是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