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铁血都督周公瑾 > 第71章 连环计巧得宛城 三都督同回南徐

文聘此时顾不上那么多,率军对着陆逊大营发起冲锋,希望一下子越过江东大营回到叶县,与吕常汇合。哪里有那么容易!陆逊这么多天一动不动,兵士养精蓄锐这么久,简直无处发泄的精力此时全用出来了,一个个生龙活虎,再看曹军,一个个都是精神疲惫,连日打败仗,逃窜,没有饭吃,没有水喝,后面跟着的文俭人马死缠烂打像瘟疫一样甩也甩不掉,基本上斗志全无。文聘想杀入陆逊大营势必登天,陆逊的防御做的太好了,一层层鹿角,一个个陷坑,密密麻麻的枪阵,弓弩齐备,远了弓弩,近了刀矛,更有那新军助力,文聘冲杀不动,精疲力竭,后面文俭又冲过来包围曹军,想要一口气杀光。文聘大怒,这陆逊不出来,我就杀你个老卒撒气。摇枪冲向文俭。

文俭不慌不忙,破枪随手一横,一个白蛇吐信就扎向文聘心窝,文聘躲闪不及,只扭可一下身子,被噗地一声被刺中肩头,一声大叫,差点自马上栽下来,拨马便逃,这回文聘才知道,眼前这个大汉如此厉害,自己仗着使枪多年也是一把好手,此时对比这位简直像个孩童。文俭怎么会放过文聘,大叫道:“文聘,还不下马受缚!”纵马来追文聘,文聘不敢接战,丢下自己的人马一路狂奔绕道而逃。

曹军见文聘逃跑,有的跟着逃跑,有的直接投降。吕常远远见到城前陆逊大营一场混战,思之再三不敢轻易出战,只得牢牢守住方城营寨。正在此时,就听身后人喊马嘶,吕常大惊,以为江东人马包抄了自己后路,却见来的人马乃是自家旗号,走近一看,大道旗上斗大和张字,原来是张合带了两万生力军前来相助。问明情况,张合让吕常守住山口,自己引兵冲击陆逊大营,陆逊见曹军来了援兵,也不惊慌,沉着指挥自己军士守好营寨,张合带兵想要绕过陆逊营寨,终于在陆逊边上冲出一个缺口,将文聘和一些曹家军校带回方城便急退回去,陆逊既惊讶张合的指挥能力,更惊讶他的谨慎,看来跟在司马懿身边久了,张合的能为又涨了一块。于是也不追赶,命手下加固防御,将情况报给周瑜。

周瑜此时来到宛城,接到陆逊信息立刻带兵会同李放,徐盛,丁奉,石虎,吕蒙大军齐齐向方城杀来。张合与吕常商议料也守不住方城,不如放弃,直接退往叶县,加固城防,一面申报许都宛城战况。

周瑜见张合吕常退走,令军士不再追赶,留下两万精兵由陆逊带领重新修筑方城关隘,卡住许都通向宛城咽喉要道。命吕蒙引军守住宛城,一面申报孙权请孙权调将领和文职人员来宛城和荆州协助镇守。

孙权接连收到两处大捷战报,紧张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进而狂喜,下令江东大庆三天,马上让程普和顾雍调配文武人员,前去协助周瑜庞统,又派阚泽和诸葛瑾分别前往寿春和宛城劳军。

周瑜和庞统安排完各自手中事宜,周瑜与鲁肃,庞统的分别回到南徐面见孙权。孙权出城三十里迎接,与三人携手揽腕入城,南徐成张灯结彩,尽情狂欢。孙权说不出的喜乐,看看周瑜,看看庞统,看看鲁肃,越看越顺眼,越看越高兴,众文武在后面跟着,心中也十分眼红,但又无可奈何,在这个乱世里,开疆拓土,沙场得胜是永远排在第一的功勋。并且这三人的功勋是如此卓着,有了这三人,江东未来如此充满希望。

庞统心里挺高兴,更感激周瑜,周瑜对自己的推崇和信任才使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对江东的未来早就打定主意,推孙权为王称帝,自己就是开国元勋,至于什么国号,这都没关系。内心里虽然对汉有感情,但一个朝代要是必须灭亡,那就让他灭亡好了,不必死守着一个信念让他在发霉中老去,江东如今兵强马壮,文武兼备,人才辈出,一统天下是早晚的事。庞统看着身旁的周瑜和鲁肃,一种骄傲油然而生。

周瑜想的更多,战场杀敌,建功立业,一统华夏,这都是自己必须完成的使命。但自己终究是个过客,这个目标是急也不行,不急也不行。曹操如今将权利暂时交给曹丕是个十分明智的决定,曹丕十分聪明,虽然曹植更聪明,但曹植这人不务实,喜好华美的衣服和装饰,喜好舞文弄墨,结交的人大多都是杨修那样的华而不实的人物,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可怕,就算杨修能够写出洛神赋这样的千古绝唱,只能奠定他文坛的地位,至于在这样的乱世,屁用没有,千万车出来争权,不然权利给了他这样的人,只是一种绝大的浪费。而曹丕不同,这人虽然心狠手辣,但十分务实,和曹操一样,不管你的方法是什么,只要能够达到目的,那就敢干。现在听说曹丕已经迁都洛阳,做出防守姿态,只要曹军采取守势,不管江东还是刘备都很难撼动,时间一久,鹿死谁手很难说。不知刘备那里情况如何,消息一路传来都是诸葛亮进兵顺利的消息,如今差不多整个雍凉都要归刘备了。司马懿看来压力很大呀,现在的刘备诸葛亮可不是历史上的诸葛亮一出祁山,那时候诸葛亮手中没有大将,镇守个街亭都要派马谡去,现在的刘备五虎上将齐备,士兵没有经历夷陵之战,文臣武将都是顶级配置,以诸葛亮的能为,刘备的雄略,司马懿想顶住刘备的北伐军还真要费一番周折。孙权将三人让进治所议事厅,大宴文武,席间孙权盛赞三人功绩,并给予三人极大封赏,周瑜三人皆封侯爵,三人谢过孙权赏赐。又赏赐甘宁吕蒙陆逊等一干文武,派人连夜将奖赏文书发往宛城合肥荆州等地战文武手中。

赏赐已毕,众人饮酒谈笑,张昭拱手微笑道:“主公,前者我们劝进称王,主公只愿做个将军,如今宛城,寿春都被我江东所取,我们的辖区早就跨过长江,还自称江东,如今可让人误解了,以为我们还像以前一样,是个弹丸之地呢。”

众江东文武都哈哈大笑,接着张昭又道:“如今天下五分江东占了有二,虽然未到一半,然而却也与那曹操平分秋色,主公何不趁机称王,以正天下视听。”

孙权此时却表情严肃地说道:“其他诸位的意见呢?”

众文武一齐拱手:“请主公称王,以正天下视听!”

只有周瑜没有说话,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像是老僧入定一般。

孙权正色道:“诸位好意,孙权心领了,然而,我不想称王,那个虚头巴脑的王谁爱做谁去做吧,我只愿意做个为国讨贼的大将军,让百姓过的好一些。前些时日,有北方逃难过来的百姓,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逃难,有个老人家告诉我说,曹操现在穷奢极欲,兴建洛阳宫殿,兴建铜雀台,不断的压榨百姓,百姓这才流离失所。加上曹操打仗,喜好屠城,现在中原原来一些富庶得地区也是人烟稀少。曹操称了魏王又怎样,百姓心里有杆秤。所以孤不想和曹操一样去称王。孤不屑与这样的人为伍。大家明白了吗?”

周瑜第一个站起来拱手施礼道:“主公明鉴,我等愿追随主公,为生民立命!”

“我等愿追随主公,为生民立命!”

孙权郑重举杯与众痛饮。

当日,众文武皆有醉意。待众人散去,孙权鲁肃庞统都看着周瑜,周瑜自然不敢直接回去,知道孙权肯定有事要商议,只得笑着对孙权道:“主公,还不安歇么?”

孙权过来拉住周瑜的手,摇晃着道:“公瑾,如今我怎么能睡着?赶紧随我到书房去。”

四人进了书房,早看见那里备下了酒菜,孙权将三人让进座位,马上命人将闲杂人等全部清走,门前加岗。然后给三人满酒道:“公瑾,士元,子敬,你们辛苦了,孤敬你们一杯!”说着,眼圈一红,等着三人举杯。

周瑜庞统鲁肃忙擎杯在手,让道:“主公何必如此,这是我们应尽之责。”

孙权笑道:“今天把你们留下就是想与大家商议,如今许都的大门已经打开,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该兵取许都了?皇帝听说已经到了洛阳。”

庞统摇头道:“主公,现在取许都没有当初那么大的战略意义了。也容易把曹操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我们江东这里。我们要等刘备那里进军情况如何再做取舍。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鲁肃道:“主公,肃以为当趁此机会往前推进,如果能把许都取了,对天下都是一个威慑,那些希望推倒曹操的力量也会群起响应,那样对最终我们取得天下非常有好处。如今曹丕将皇帝和都城都迁往洛阳,我们当先取汝南,让宛城,汝南,寿春连成一条线,这样进可以攻,退可以联防。一旦有机会我们就出兵洛阳,彻底消灭曹操。”

孙权看向周瑜道:“公瑾,你怎么看呢?”

周瑜将酒杯轻轻放下,拱手道:“主公,我们不能再继续打了。”

孙权鲁肃庞统都看向周瑜,庞统说暂时等刘备消息那是对战机的把控,鲁肃说打那是对天下大势的把控,最后的目的都是要打,只不过是时机选择而已。而周瑜的意见居然是不打了,难道就守着这些地方等着曹操自己老死不成?

孙权问道:“公瑾,这是何意?当时我们合肥新败,兵无战意,将无战心的时候我们尚且徐图进取,现在我们兵精粮足,文武齐备,我们反倒偏安一隅吗?”

周瑜摇头笑道:“主公,是想学周公恢复汉室做一个贤臣,还是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孙权默然不语,这两样都不是自己心中所愿,孙家三代心中一直有一统天下,面南背北的理想,这个想法虽然自己从来不主动说,但一言一行都是称孤道寡,大家都是明白人嘛,公瑾今天却提出不符合自己想法的意见,让他有些意外,转而微笑道:“公瑾此言必有深意,还望说给我吧。”

庞统捻髯笑道:“是啊,公瑾,这里绝无外人,还是说出来吧。”鲁肃也目光炯炯看着周瑜。

周瑜笑道:“主公,我们为臣子的都盼望主公一统天下,登基坐殿。我等跟随主公建功立业,也搏个名书竹帛。”

庞统鲁肃都轻轻点头,显然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周瑜继续道:“然,汉虽名存实亡,却人心思汉,曹操仅仅僭越称个魏王就被天下唾骂,就算刘备汉室宗亲称个汉中王也有很多人心存不满,何况我们要称帝呢?岂不是授人以柄,被天下人共讨之。”

孙权三人都点头,以他们对天下形势的分析,的确如此。

孙权抬头问道:“公瑾,那当何策以应之?”

周瑜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据我看来,汉灭不可为,桓灵二帝以来,妇寺干政,外戚宦官专权,朝政**,卖官鬻爵,加上天灾不断,民生凋敝,纵然管乐复生,也难为也。然,汉祚延续近四百年,不可卒灭,我夜观天象,汉星摇摇欲坠,就在最近几年,如果我们威逼曹操过紧,以曹操性格势必尊王以拒我方,到时候我们就成了篡汉不臣。但如果我们停止进攻,以现有疆土人口,内修内政,外备军资,不声不响,待曹操忍不住必然威逼皇帝让位,到时候汉灭在曹家父子手里,我们再打出汉大将军旗号,兴兵讨贼,以顺讨逆无往而不利也。请主公明察!”

庞统拍案叫绝,鲁肃捻髯而笑,孙权大喜,道:“公瑾之谋,甚得孤意!再等他几年又何妨!”

鲁肃笑道:“况新得城池也要徐徐化之,老旧士卒也要裁汰,新军战力在宛城合肥一战中显露无遗,真是打出了我江东的威风,只可惜新军占比太少,要是江东三十万人马都是新军战力,可横扫天下!”

庞统道:“现在就等诸葛亮用兵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