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 第181章 想起重庆的天气

赵伟学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好不容易熬到天刚破晓,他便早早起身。

这长春的天气与重庆截然不同,虽说已至初夏,空气中却仍透着丝丝凉意。

他轻轻打开房门,踱步来到客厅,映入眼帘的一幕让他不禁愣了一下。

只见宫本樱子和衣趴在沙发的扶手上,已然沉沉睡去。

她的发丝有些凌乱地散落在脸颊旁,平日里坚毅的面容此刻多了几分柔和与疲惫。

赵伟学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怜惜。

尽管他们身处敌对方,但宫本樱子毕竟是个女人,更何况,两人之间曾产生过那种微妙的情感。

他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到卧室,拿来一件大衣,轻手轻脚地走到宫本樱子身边,缓缓地将大衣披在她的身上,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惊扰了她。

随后,他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就这么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女人。

看着她毫无防备的睡颜,赵伟学暗自思忖,看来这女人是真的信任自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没有任何防备。

若此时自己要取她性命,简直轻而易举。

然而,就在他陷入沉思之际,睡梦中的宫本樱子仿佛心有感应一般,猛地睁开了双眼。

就看见赵伟学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正静静地看着自己。

一时间,空气中仿佛凝固了一般,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对视着,眼神中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疑惑,还有那一丝难以言说的情愫。

过了片刻,宫本樱子率先打破了沉默,她坐起身来,拢了拢身上的大衣,轻声说道:“谢谢你的大衣。”

声音中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赵伟学只是轻轻摇头,“不用谢。

这里的天气有些冷,不像重庆,这个时间段早就该穿上短袖了。”

说着,他的目光移向窗外,思绪也随之飘远。

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自己莫名其妙就穿越到了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战争的阴影如乌云般笼罩着大地,饥饿与痛苦肆意蔓延,所到之处,皆是满目疮痍。

而那个原本属于他的和平年代,却永远回不去了。

在那里,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饥饿的折磨,人们能在温暖的阳光下自由自在地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可如今,这一切都只能成为遥不可及的回忆。

想到这儿,他的眼神中不禁流露出一股深深的、难以排遣的忧伤。

宫本樱子静静地看着男人的侧脸,敏锐地捕捉到他眼角似乎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她不由猛地一愣,自从结识赵伟学,她见识过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就算是被逮捕遭受严刑拷打,也从未见他有过丝毫的屈服与忧伤。

这个男人仿佛一座巍峨的高山,始终坚强地挺立着。

可今天,他究竟是怎么了?

难道真如自己猜测的那般,是想起了家人,回忆起了过往的生活?

就在宫本樱子满心疑惑之时,赵伟学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又充满感慨:“樱子小姐,你知道吗?

在我认知的世界里,人们不用担惊受怕,孩子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人们能在公园里悠然自得地散步,年轻人为了梦想努力奋斗。

那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没有战争带来的伤痛,没有流离失所的悲哀。”

宫本樱子静静地听着,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她虽然生长在日本,从小接受着军国主义教育,但在与赵伟学的接触中,也不禁对他口中描述的世界产生了一丝向往。

特别是赵伟学所说的,如果没有战争,或许自己会成为白领,贤妻良母。

然而,她身为日本军人,身上背负着所谓的“使命”,又怎能轻易抛开一切。

“赵先生,我……”宫本樱子刚想开口,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这略显沉重的氛围。

宫本樱子赶忙走到一旁接听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关东军参谋长严厉的声音:“宫本大佐,立刻带赵伟学到司令部来,渡边先生有重要的事情要问他。”

宫本樱子挂断电话,转身对赵伟学说道:“赵先生,渡边先生要见你,我们得马上出发。”

赵伟学微微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衫,眼中的忧伤瞬间被坚毅所取代。

他知道,每一次与敌人的交锋,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可能的逃脱机会。

他必须保持冷静,寻找破绽,为自己和国家争取一线生机。

两人乘车前往关东军司令部。

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但赵伟学和宫本樱子都无心欣赏。

赵伟学在心中暗自思索着即将面对的一切,猜测着渡边拓海找他的目的;而宫本樱子则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是对赵伟学复杂的情感,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

来到关东军司令部,赵伟学被径直带到渡边先生的临时办公室。渡边先生见赵伟学进来,脸上立刻浮现出客气的笑容,热情地说道:“赵先生,请坐。”

说罢,他亲自拿起茶壶,倒了一杯茶,双手递给赵伟学。

在后世的记忆里,赵伟学对渡边先生的成就如数家珍。

他知道,渡边先生确实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五六十年代撰写了诸多科学书籍,为日本战后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尽管此刻身处敌营,面对的是敌对方的人物,但赵伟学作为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向来对有真才实学的人怀着深深的敬意。

见状,他赶紧起身,恭敬地接过茶杯,客气地说道:“渡边先生乃科学大儒,给我这个小辈倒茶,实在是不敢当。”

渡边先生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赵先生不必如此客气。

我今天请你来,不谈别的,纯粹想和你探讨学术,不掺杂任何偏见,不知意下如何?”

赵伟学重新坐下,神色平静,缓缓说道:“不知渡边先生想探讨哪方面的学术呢?”

渡边拓海轻轻喝了一口茶,目光紧紧盯着赵伟学,说道:“就拿赵先生之前所说的磁悬浮来说吧。

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将其实际应用。

不知赵先生从哪里得来的依据,认为磁悬浮列车能够达到时速600公里呢?”

赵伟学微微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路,从容说道:“我只是依据现有的电磁学、动力学等相关数据和理论进行推测。

您看,从电磁原理来讲,通过强大的磁场力,能够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之上,极大程度地减少摩擦力。

而在动力系统方面,若能合理配置能源供应与动力输出,理论上是可以实现高速运行的。

再结合空气动力学对列车外形进行优化设计,降低风阻,那么达到时速600公里并非天方夜谭。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技术突破来验证。”

渡边拓海听着赵伟学的阐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兴奋,他没想到赵伟学对磁悬浮的理解如此深刻,且分析得头头是道。

他身子微微前倾,追问道:“赵先生所言甚是有理。

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要实现这样的强大磁场以及高效动力系统,谈何容易。不知赵先生对此有何见解?”

赵伟学心中明白,渡边拓海这是在试探他,想从他这里获取更多关于未来科技的信息。

但他也清楚,适当的透露既能展示自己的价值,又不能让敌人掌握关键信息。

于是,他思索片刻后说道:“渡边先生,这确实是个难题。

在材料科学方面,需要研发出能承受强磁场且重量轻、稳定性高的新型材料。

在能源领域,或许需要探索更高效、稳定的能源存储与转换方式。

这都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和时间去攻克。”

渡边拓海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渡边先生望着赵伟学,内心的震撼如涟漪般层层扩散。

眼前这年轻人,年纪轻轻不但思维敏捷,那些新奇想法更是远超常人,竟和自己一样热衷于探索超前的理念。

他本想趁热打铁,问问关于信息时代、互联网究竟是什么,但又怕过于急切反而坏事,于是话锋一转,说道:“我看这报告里提到,赵先生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看来赵先生对这些玄学还颇有研究,不知赵先生是否真的相信这些玄学呢?”

渡边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意味深长地看着赵伟学,眼神里藏着探究的光芒。

赵伟学呵呵一笑,神色坦然,说道:“有时候,玄学这东西,信与不信全在个人。

每个人的理解和感悟都不一样。”

渡边先生见此,不失时机地追问:“那赵先生所说的广岛会遭到报应,是不是你玄学里的暗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