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我家通历史,开局救助李云龙 > 第325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镜头不断切换,一个又一个人物出场。

当102出现的时候,李世民又看到了一个新的东西。

102的职位是“政委”、“副书记”,政委排在副书记之前。

政委排在副书记之前,李世民可以理解。

但是,“政委”是个什么样的职位,李世民就不太理解了。

“莫不是监军?”

长孙氏猜测道。

“定不是监军那么简单!”

李世民摇了摇头,然后若有所思道:“政,政治,委,委任、托付,政委连在一起,莫不是负责军队的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

长孙氏吃了一惊。

自古以来,当兵吃粮,天经地义。

一支军队的构成,主要是由钱粮来决定的,有了钱粮,军队才能庞大、战斗力才能强。

而除了钱粮之外,要想保证一支军队有战斗力、不反叛、听从指挥等等优良军纪,还需要用血亲、乡里、袍泽等关系来维护。

除此之外,还需要为将者本身具有强大的能力!

一支军队,有了钱粮、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之后,的确不容易散。但是,如果为将者是个怂包,打不赢别人,那再多的钱粮、再深厚的关系也是没有任何用处。

打仗看不到希望,那还打什么仗?

直接投呗!

给一支军队讲政治,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她也想象不到这种军队是怎样的军队,自古以来就没有先例。

但很快,聪明如她就明白了过来,不由得深吸了口气,然后感慨道:“难怪他的军队能够获得最终胜利,知道了为何而战,只此一条,足以让他的军队天下无敌!”

“是啊~”

李世民点头附和了一句,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或许,我们大唐的军队也能设立这样一个职位。”

长孙氏愣道:“给军队讲政治吗?”

李世民低声回答道:“讲忠君爱国,讲大唐~”

这个回答一出,长孙氏恍然大悟了,脸上很快便浮现出微笑来。

讲政治,讲人人平等这些,不异于自掘坟墓。

但是,修改一下,给军队讲忠君爱国,讲大唐统治天下如何天经地义……等等这些,还是可以讲,而且要大肆宣讲的。

事实上,她的二哥天下无敌,取得天下是必然的,这就是天经地义!

102:“怎么样,考虑成熟了吗?”

101:“这么大的行动,需要仔细掂量掂量,要把各方面的问题都考虑进去……”

谈话刚开始,会议室内又一个人进来了,是103,旁边的配字“参谋长”!

李世民看得啧啧称奇了起来:“参谋?这是军中参谋了。后面一个长,看来这是所有参谋的长官。所以,现代的军队当中,除了主管军事的司令之外,要配备讲政治的政委,还要配备出谋划策的参谋~”

长孙氏好奇问道:“如此一来,军队配置齐全,他们不怕军队造反吗?”

军队造反的事情,在南北朝时期是频繁事。

所谓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野心家太多,而且都掌握着军队。

掌握的军队越完善,这样的将领越容易造反。

要想钳制军队不造反,给军队掺沙子是常态,也就是“监军”。

一支军队配置参谋,那是为君者亲自帅兵的时候才有的配置。

“不提他们这时便利的沟通,只政委这一个职务,就能杜绝军队造反。”

李世民笑着解释道:“讲政治的军队,他们不会为了军队的将领一人而反叛,他们听从的是整支队伍!”

长孙氏愣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却是没想到此处!”

102:“他的意图是让我们把整个卫立黄集团抓住,不让他撤到关内去。”

104:“意图很明确,就是让我们长驱南下,先切断北宁线,堵塞卫立黄的路上退路。”

103:“我看意图有两个,一个是打沈阳周围的抚顺、铁岭一线,二是打锦州附近的义县、锦西、山海关一线,并没有肯定打哪一个。”

102:“是的,他是征求我们的意见,不过有明显的倾向性。你看,这里特别强调说:对于我军的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最为有利。”

101:“他的意图很清楚,问题是怎么个封闭法为好……如果越过长春、沈阳,侧敌南下,北宁线上的敌人势必迅速的收缩到锦州,让你打不着……锦州范汉节兵团十五万人,比长春还多五万,很明显这是一步险棋……”

……

会议室内几人的谈话,寥寥几句,但却大致描述了战场局势,或者说整个东北的战场局势。

李世民刚开始听他们讲,听得抓耳挠腮,因为现代东北和大唐东北是完全不一样的,各个城池、关隘都不相同。

譬如山海关,这是明朝徐达奉命修建的,防御东北方向敌人的一处重要关隘。但在大唐,这个地方都没有。

李世民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定是一处咽喉之所,类似于函谷关对关中的重要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听到他们谈论如此重大的战役,结果却因为没有地图而分析不了局势,这对于李世民来说太煎熬了。

别说是李世民了,哪怕是一个普通男人,这会肯定也会心急的很。

哪个男人不爱军事?不想统领万军击败敌人?

直到101站了起来,镜头跟着站了起来,他才终于看到了位于101背后的全国地形图。这一张图比海岛奇兵那边的图更清晰、更全面。

镜头虽然很短暂,但李世民大概看明白了刚才会议讨论中说的形势。

长孙氏也有些明白,皱眉说了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们这样迟疑,不会错过战机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指的是具体的战术要灵活应变。”

李世民解释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在大的战略层面,将在外也必须按照上面的部署来行动。101考虑的是具体的打法,但他考虑的是全国一盘棋。如果把东北的敌人放进了关内,关内战场的压力就大了,后面还有淮海、平津两大战役呢。”

长孙氏恍然道:“原来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