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我家通历史,开局救助李云龙 > 第373章 朱棣咆哮:时代变了

第373章 朱棣咆哮:时代变了

十五天后,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带着姚广孝回到了金陵。

不过,他们不被允许上岸,而是在长江上又漂浮了。

五天后,确认没有问题的三人这才被允许上岸,然后进入了紫禁城之中,在金銮殿拜见永乐皇帝朱棣。

“陛下,倭国灭亡了!”

朱高煦的地位最高,也是这一次出征的统帅,他拜见后就报告了这次出征的情况:“我大明伤亡三十人,都是承受不住海上的漂泊出现的伤亡,和倭国的战争无关。所以,我大明此次出征实则无伤亡。”

“好!干的不错。”

朱棣一脸高兴的夸赞道。

朱高煦犹豫了片刻,声音忽然低沉了下来:“陛下,我说倭国已灭亡!他们灭国了,将近七八百万人全部死亡了!”

朱棣愣了一下,笑道:“朕知道了,汉王刚才不是说了吗?朕听到了。”

朱高煦看着笑容灿烂的朱棣,很怀疑自己这个爹到底明不明白七八百万人的死亡意味着什么?

“陛下,倭国死亡七八百万人!不是七八个人,也不是七八千,七八万,是七八百万!而且不是被杀死的,是被毒死的,悄无声息的毒死的!”

朱高煦身后的姚广孝忍不住了,他脸色阴沉的走了出来,大声的提醒道。

哪怕是倭国人死亡,是大明要消灭的敌国,但你这个皇上怎么笑得出来?

这可是七八百万人啊!

姚广孝自己是比较残忍的。当然,姚广孝自己认为是天道,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他只是接受不了毒杀七八百万人,接受不了朱棣的若无其事、甚至还能谈笑风生。

朱棣脸色一沉,缓缓站了起来:“大师认为倭国人不应该死吗?”

姚广孝脸色依旧阴沉:“倭国可以灭,但用如此恶毒残忍的手段杀死七八百万人,于我大明、于陛下,有损仁德,有损阴德,恐生不详!”

“狗屁!”

朱棣怒吼一声。

他暴怒了,没想到姚广孝竟然会为了倭国人的死亡如此说他!

这话一出,说难听点都是诅咒了。

朱棣再敬重姚广孝,此时也是难以容忍了。

他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脸上肌肉跳动,脖子青筋暴起,怒骂了起来:“当年五胡乱华,异族对我汉人赶尽杀绝,奸淫掳掠还不够,还当做两脚羊煮着吃,这种惨痛的教训大师看不到吗?”

“唐高宗时,倭人入侵朝鲜,以朝鲜为跳板试图入侵我中原之事,大师看不到吗?”

“唐末之时,吐蕃、回鹘、契丹、女真等等异族轮番侵略中原,中原汉人死伤枕藉,白骨露于野,大师看不到吗?”

“蒙古人把中原改为那马场,把我汉人视为下等人,牛马都不如,到如今都有太多的地方野草长得比人高,到处残垣断壁,北方汉人蛮夷胡化,难道大师也看不到吗?”

“自古以来,我汉人就安分守己,与人无争,只想着种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异族就是不肯放过我们,一定要侵略我们,烧杀抢掠我们。我们汉人犯了什么错?啊?我们到底犯了什么错?”

“朕可以就告诉你,朕现在就告诉你,我汉人犯的最大的错就是太善良了!朕告诉你,大师,从今往后该改改了,我汉人就是要以牙还牙,以血换血,要将一切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不给任何异族任何机会。”

“不仅仅是倭人,那些北方草原的鞑靼人、蒙古人、女真人、甚至是朝鲜人、西洋人……只要他们不服从我大明的统治,我都要让他们付出死亡的代价,我会采取一切可以用的手段!”

“大师,时代变了!你醒醒吧!从今往后,天下只有一个大明,也只能有一个大明!”

最后一声,朱棣的声音如雷霆在咆哮,将整个大殿都震动了起来。

姚广孝的耳朵在嗡嗡作响,意识在嗡嗡作响,身体开始了剧烈颤抖。

他被朱棣说蒙了。

原来,朱棣不仅仅是对倭人的死亡毫不在意,朱棣对于大明之外任何国家和百姓的死亡都是不在意的。

朱棣没有了任何的仁慈之心,有的只是一颗为了大明成为真正天下共主的钢铁之心,冰冷绝情。

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的脑子也在嗡嗡作响,身体也在颤抖。

他们和姚广孝的想法不一样,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原来我们毒杀倭人七八百万不是因为残忍,而是为了大明,为了汉人!

为了给汉人复仇,为了我汉人的千秋霸业。

所以,他们的毒杀行动代表着正义!

这样一想,这段时间以来内心的不安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轻松和高兴。

太好了,我们不仅做对了,我们还有大功,我们是大明、是全天下汉人的大功臣。

站在朱棣下首的朱高炽面露不忍之色,但并未说什么,他对投毒之事投了赞成票的,那些船只的建造有他的力推,所以他也是投毒的始作俑者。

死吧,都死吧。

死掉的其它国家的人才是好人,大明到时候移民就有了地方。

大明的天下将会变得很庞大,日不落大明就在眼前。

大明的寿命也将会变得很长,他的子孙会安安稳稳的统治这片土地超过三百年大限,到达四百年、五百年、六百年、甚至更长时间。

至于看不见的死亡了七八百万人的惨状,反正他看不到,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罢了,他是彻底无感的。

第二日,大明的朝会上,朱高煦兴高采烈的宣布了大军灭亡倭国的事情,并宣布在倭国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和银矿,足够大明开采几百年。

和朱棣、朱高炽他们想的一样,大明的朝臣对于几百万倭人的死亡没有太大的反应,他们只是惊呼了一会后便兴高采烈的商议起新的大移民和金矿银矿的开采来。

下朝后,姚广孝问起一个官员对倭人死亡七八百万这事怎么看,对方的回答让他沉默了。

对方回答道:“不就是七八百万人吗?我中原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哪次大战不死几十万上百万人?少师未免过于仁慈了!”

姚广孝知道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见到之前,没人会对七八百万人的死亡当回事。

朱棣这边,他在下朝后再一次的来到了穿越门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