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安静的思想 > 第307章 红楼:梦

安静的思想 第307章 红楼:梦

作者:喜欢金鱼花的聂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5-11 19:19:57 来源:书海阁

第307 章 红楼:梦

林黛玉独自在潇湘馆内,手中拿着帕子默默垂泪。紫鹃在一旁轻声劝慰,却也难以抚平黛玉心中的愁绪。这时,薛宝钗款款走来,身后还跟着莺儿捧着几盒点心。宝钗进得门来,看到黛玉落泪,眼中闪过一丝怜惜。

“林妹妹这又是何苦,气坏了身子可不好。”宝钗说道。黛玉抬眼望了望她,并未言语。宝钗示意莺儿将点心放在桌上,接着道:“我知道妹妹心里苦,这世间之事本就难全。今日我带来些新制的点心,妹妹尝尝。”黛玉轻哼一声,“宝姐姐倒是好心,只是我这没福之人怕是消受不起。”话虽如此,眼睛却不自觉看向那精美的点心。宝钗拉着黛玉的手,轻轻拍了拍,“妹妹莫要再使小性儿了,咱们姐妹俩同病相怜,何必互相怄气。”黛玉听了这话,心中一软,两人相视无言,气氛竟渐渐缓和起来,紫鹃在旁暗暗松了口气,仿佛看到了两位姑娘之间冰释前嫌的希望。

就在此时,宝玉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看到钗黛二人和好的模样,先是一愣,随即笑道:“今日可是难得,瞧这氛围极好。”黛玉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你这冒失鬼,总是这般风风火火。”宝玉挠挠头,目光落到桌上的点心,伸手便要拿。宝钗轻打他一下,“这是给林妹妹的,哪有你先吃的道理。”宝玉嘻嘻笑着,“宝姐姐偏心,只念着林妹妹。”三人笑闹间,黛玉的哀愁似已散去不少。

忽然,外面传来王熙凤爽朗的笑声,“我说今儿个怎么这么热闹,都聚在这儿啦。”人未至声先到,王熙凤走进屋里,打量一圈后打趣道:“哟,宝兄弟在这儿哄两位妹妹开心呢。”众人又是一阵欢笑。随后王熙凤说起府中的趣事,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黛玉也暂时忘却了烦恼,与众人其乐融融地相处着,潇湘馆内充满了欢声笑语,紫鹃看着这样的场景,嘴角也泛起欣慰的笑意。

正说笑间,平儿匆匆赶来。“二奶奶,府里出了件大事。”王熙凤脸色一变,忙问道:“何事这般慌张?”平儿看了看众人,犹豫片刻才说:“那赵姨娘不知怎的,在老爷面前编排起各位姑娘少爷来了。”众人一听,笑容顿时僵在脸上。宝玉皱起眉头,嘟囔道:“这个赵姨娘,总是不安生。”黛玉的眉间又笼上一层忧愁,担忧地望着王熙凤。王熙凤冷笑一声,“她以为能翻出什么浪来。不过此事需得好好应对,莫要让她得逞了。”宝钗沉思片刻,开口道:“凤姐姐说得是,我们需得想好对策,不然传出去总归是不好听。”王熙凤点点头,“宝姑娘说得有理。我这就回那边看看,你们且安心在这儿。”说完带着平儿匆匆离去。宝玉叹了口气,安慰黛玉和宝钗:“二位妹妹莫怕,凤姐姐定能处理妥当。”黛玉微微点头,可眼神中仍透着不安,众人的心又悬了起来,刚刚的欢乐氛围消失不见,只剩下隐隐的忧虑。

宝钗见状,拉起黛玉的手说:“妹妹,咱们也一同前去看看吧。虽说凤姐姐能干,但多个人多个主意。”黛玉犹豫了下还是点头答应。宝玉自然也要跟去。三人来到贾政所在之处,只见赵姨娘正在那里添油加醋地说着。王熙凤看到他们到来,使了个眼色。宝钗走上前盈盈一拜,“老爷,听闻姨娘在此说了许多关于我们的事,我们特来解释一番。”贾政哼了一声,“你们倒是来得快。”宝钗不慌不忙地诉说着事情的真相,言辞恳切。黛玉也适时补充几句,声音婉转轻柔却句句在理。宝玉则在一旁附和着。赵姨娘没想到他们会一起来,一时有些慌乱。贾政听完,脸色稍有缓和,“罢了,你们回去吧。以后莫要再生事端。”赵姨娘灰溜溜地退下。众人松了口气,王熙凤笑道:“多亏了宝姑娘和林姑娘,还有宝兄弟。”黛玉和宝钗相视一笑,之前的隔阂彻底消散。宝玉也高兴起来,“这下好了,咱们又可以像先前那般自在了。”于是众人又说说笑笑地往潇湘馆走去,紫鹃远远瞧见,心中满是欢喜。

刚走到潇湘馆门口,却见一个小厮气喘吁吁跑来。“宝二爷,林姑娘,府里来了位贵客,老太太叫你们都去前厅呢。”众人疑惑,赶忙前往。到了前厅,只见一位穿着华丽服饰的陌生公子站在那儿。贾母笑着介绍:“这是远房表亲,姓慕容。”慕容公子举止优雅,一一向众人行礼。他的目光在黛玉身上停留许久,眼里满是惊艳。众人入座寒暄,慕容公子侃侃而谈各地见闻,引得众人不住赞叹。黛玉却暗自思忖,总觉得此人目光过于炽热。宝玉觉察到黛玉的不适,悄悄靠近她小声说:“林妹妹别怕,这外来客未必常住。”谁料这慕容公子似有意接近黛玉,不断找话题与她搭话。宝钗看出端倪,巧妙地岔开话题。宴毕,众人散去。慕容公子单独找到贾母,表示对黛玉一见倾心,想求娶。贾母面露难色,毕竟心属宝玉和黛玉一对。但慕容家势大,又不好直接拒绝。消息传开,黛玉忧心忡忡,宝玉更是心急如焚,不知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宝玉思来想去,决定去找慕容公子一谈。他寻到慕容公子暂居之所,直言黛玉已有心上人。慕容公子挑眉轻笑,“我自是看得出林姑娘对你也有情意,只是我慕容家大业大,若她嫁于我,必定一生荣华富贵,岂是你能给予?”宝玉面红耳赤,却坚定回道:“林妹妹并非贪图富贵之人,我与她相知相许,纵无万贯家财,亦能相伴白首。”慕容公子沉思片刻,“既如此,我也不愿强夺他人所爱。但贾府如今也非鼎盛之时,若想护住林姑娘,你可有何打算?”宝玉愣住,他一心只念儿女私情,未曾想及此。慕容公子见状,“我愿助你一臂之力,只要你能证明自己有能力护她周全。”宝玉感激涕零,当即应下。而后宝玉四处奔走,学着打理家中事务,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担当。慕容公子也暗中相助。贾母见宝玉变化极大,心中甚喜。最终慕容公子对外宣称自己另有所爱,放弃求娶黛玉之事。宝玉和黛玉得以再续前缘,贾府众人皆感欣慰,从此宝玉更加珍惜与黛玉相处的时光,而黛玉也放下忧愁,与宝玉吟诗作画,岁月静好。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宫里忽然传来旨意,要选贾家女眷入宫伴读。这旨意如同巨石投入湖中,在贾府掀起轩然大波。黛玉和宝钗都在备选之列,这可急坏了宝玉。

宝玉心想绝不能让黛玉进宫受苦,可又毫无办法。这时,王熙凤站了出来,她说会想法子打点关系,尽量让黛玉避开。另一边,宝钗却表现得出奇镇定,她告诉家人如果真的入选,她自会在宫中谨言慎行。

经过多方周旋,最终选定宝钗入宫伴读。黛玉松了口气,可又担心宝钗在宫中的处境。宝钗入宫那日,黛玉亲自送她到马车前,眼中含泪叮嘱。宝钗笑着安慰她,让她放心。宝玉虽不舍宝钗,但更多的是庆幸黛玉留下。

随着宝钗入宫,贾府少了往日的欢笑。黛玉每日作诗寄托思念之情,宝玉则时常陪伴左右。好在宝钗偶尔能托人带回书信,告知近况安好,这才让大家略感宽慰,日子就这样缓缓流淌下去。

一日,贾府收到宝钗来信,信上说宫中有贵人相中她,欲许配给自己的儿子。这消息再次震动贾府上下。黛玉为宝钗感到欣喜,可宝玉却隐隐担忧,他深知宫廷复杂多变。

不久后,传来宝钗被许配那人突发恶疾去世的消息,按照宫廷规矩,宝钗要守节三年。黛玉为此伤心落泪,宝玉则决定去宫中求见皇上,说明宝钗的贤良与无奈境遇。

宝玉历经波折见到圣上,圣上被其真情打动,免去宝钗守节之事,并允许她重回贾府。宝钗归来之日,众人欢呼雀跃。经此一事,众人都感慨命运无常,更加珍惜彼此相聚的时光。宝玉也不再只沉溺于玩乐,而是认真思考家族未来的发展。他与黛玉商议后,开始尝试一些商贾之事,贾府逐渐有了新的生机。而黛玉和宝钗感情愈发深厚,三人常常一起探讨诗词书画,谋划家族之事,贾府又恢复了往昔的温馨和睦。

然而好景不长,边境战事突起,朝廷征兵令下达至贾府。宝玉身为家中男丁,不得不应征入伍。黛玉和宝钗听闻此消息,悲痛万分。临行前,宝玉嘱咐黛玉和宝钗照顾好家中老小,又与黛玉互诉衷肠,承诺定会平安归来。

宝玉走后,黛玉日夜忧思,身体越发虚弱。宝钗一边照料家中事务,一边宽慰黛玉。贾府众人也纷纷祈祷宝玉平安无事。

数月后,前方传来捷报,贾府上下大喜。可随之而来的却是宝玉受伤失踪的消息。黛玉闻此昏厥过去,醒来后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要去寻找宝玉。宝钗心疼黛玉,决定陪同前往。

她们沿着军队行军路线一路打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处偏远山村发现了失忆的宝玉。原来宝玉受伤后被当地村民所救,但失去了记忆。黛玉和宝钗悉心照料,慢慢唤起了宝玉的记忆。

宝玉康复后,带着黛玉和宝钗返回贾府。经此一劫,贾府众人更加明白团圆不易,此后一家人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数年后,贾府兴盛依旧。宝玉继承家业,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黛玉和宝钗各有所长,辅助着宝玉管理家中大小事务。

一日,府中来一老道。那老道仙风道骨,声称与贾府有缘。他见到黛玉、宝钗和宝玉三人后,微笑点头。老道拿出三粒丹药赠予三人,称服下此丹可保长寿安康。众人谢过老道。

不想当晚,三人同时梦到老道。老道在梦中揭示他们前世渊源,原来他们前世便有宿缘纠葛,今生方才团聚圆满。梦醒之后,三人对人生感悟更深,愈加珍视眼前的幸福生活。

自此,贾府内时常传出欢声笑语。黛玉的诗作越发动人,宝钗的睿智也让家族受益颇多,宝玉则秉持正直善良之心经营家族。他们的故事成为佳话,流传于街坊邻里。每逢佳节,贾府张灯结彩,阖家欢乐,子孙满堂围绕在长辈身旁,共享天伦之乐,一直延续着这份美好祥和。多年后的一个中秋夜,贾府举办盛大的赏月宴。众人围坐庭院之中,赏明月,品佳肴。宝玉举杯,望向黛玉和宝钗,深情地说:“多亏命运眷顾,才有今日之团圆。”黛玉浅笑,手中把玩着酒杯,吟出一首新诗,众人皆赞。

正热闹时,天空突然划过一道奇异光芒,紧接着一颗流星坠落在贾府花园之中。众人惊愕,宝玉带着家丁前去查看。只见那流星化作一块晶莹剔透的奇石,石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文。

老道突然现身,指着石头说:“此乃天机之物,预示贾府将面临一场考验。”众人惶恐,宝玉紧紧握住黛玉和宝钗的手。老道又言:“然你们前世缘分深厚,若同心协力,必能度过难关。”

随后几日,贾府周围怪事频发,收成锐减,下人也时有生病。但宝玉、黛玉和宝钗毫不退缩,他们依照老道提点,用仁爱之心对待众人,以智慧解决难题。

最终,贾府恢复安宁,那块奇石也化为点点星光消失不见。经此一事,贾府更加繁荣昌盛,他们的故事也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永远流传。

几年后,贾府子弟人才辈出,宝玉的孩子也渐渐长大成人。其中一个幼子聪慧异常,对奇门异术颇感兴趣。偶然一次机会,他在书房角落发现一本古老典籍,上面记载着一种神奇阵法,据说能够开启通往仙境的大门。

幼子按捺不住好奇,瞒着众人偷偷研究起来。一日,阵法意外启动,一道耀眼光芒冲天而起。光芒惊动了整个贾府,众人赶来时,只见幼子被吸入阵中。宝玉心急如焚,欲冲进阵中救人,却被一股强大力量弹回。

黛玉和宝钗冷静下来,想起老道曾经赠送的一本秘籍中提到类似情形。于是,二人合力解读秘籍,找出破解之法。按照方法,宝玉手持一件祖传宝物,黛玉和宝钗在两侧吟诵古老咒语。在三人齐心协力之下,阵法的吸力逐渐减弱,幼子终于从阵中飞出,安然无恙。

经此一事后,宝玉下令将所有危险古籍妥善保管。贾府依然保持着往日的繁荣,一家人和和美美,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