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 > 第354章 开辟个新菜系

邹东城也思索了起来,出多少的价合适一些,看夏老板的意思,这是不卖个高价不罢休啊。

不过要说不说,送来的这些东西确实不错,尤其是口感和东西本身的那种香味,在本地是采购不到的。

昨晚上试做了一些菜,厨师们试吃了一下,就没有说不好的。

甚至中途还给客人们也上了点,客人们还以为自家酒楼换厨师了,说手艺明显提升了不少档次,味道更好了。

就那大米昨天吃过的客户,竟然派服务员来打听,是从哪里买到的。

给多少合适呢?

邹东城想来想去先扔个价格出去探探路:“大米的话现在市场价不到1块钱一公斤,我翻一倍怎么样?直接2块钱一公斤给你,这个价格可是非常高了。”

若没有季总的叮嘱,哪怕这些东西不错,他也会使劲压压价的,就凭自家酒楼财大气粗,也没几个供应商的小老板们敢得罪自个的。

可现在,他一不确定夏老板和季总的关系有多近?二怕把对方彻底惹毛了,万一跑去其他酒楼就不好了。

何况,一个女人就敢从那么远的地方搞过来这么多的货过来卖,他不信对方身后没倚仗。

一路过来,总得有人出面打点打招呼吧,要不然这些东西根本没法安全到达沪市。

尤其是活的牛羊猪,这些牲畜们检查的多严啊,没点关系,根本就进不了市区,别说销售了。

美妙的误会就此产生了!

夏染一听,嘿,这出价比自己以为的要高不少,看来对方确实很看好自己手里的这批货。

谈价嘛,肯定是漫天要价了,于是夏染狮子大张口说道:“你这个价格,我连运费都不够。4块一公斤我才刚刚保住本,我想卖5块钱一公斤。别拿我这大米跟本地的比,没什么可比性。一年一熟的米和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米,嚼劲都不一样,营养价值也不一样。

而且,你们酒楼的菜品是啥价啊,别在我的这些大米上扣价格,你们应该提提你们的菜价,一分钱一分货。而来这里的客户,越贵越有派,越贵越有面子,你们日常拼的不就是招待规格和高品质嘛。

把价格往上提提,再好好的做做宣传,这可是来自大西北的好物,不是谁都有能力搞到这些货和物的。也不是谁都有魄力运过来的。你这就是独一份的生意,生意嘛,实际效果是一回事,营销宣传又是另一回事,就看你们能不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还有我的这些牛羊肉也是,出了那块地界,就不是这个味了。肉质细嫩,还不腥不膻,不论做手抓羊肉,还是清炖、清蒸,做羊肉串都不错。像牛肉,你怎么做都好吃,随意的搞。做火锅也成啊,这些食材这地方可没有。”

你可真敢狮子大张口,这是打算把米卖出天价啊,邹东城前半段听的直骂娘,太能要价了,后半段才慢慢听了进去。

思索起了夏染的话,他们酒楼的菜价肯定是不便宜喽,可自家酒楼不论卖的多贵,那都是自家酒楼的本事,可跟这些供货商关系不大。

这条街上的酒楼,有几家便宜的?要维持这么大的酒楼,哪个不是成本,哪个不要钱。

可夏老板有一点倒是说对了,这些东西确实是独一份的,就看对方如此自信又肯定的样子,应该没说谎。

当下的市面上确实没有这个品质的东西,而这里好多还是以海产品为主菜系的,像西北那边的菜系还真没有,说不定还真能开辟着淌条新的道路出来呢。

这价格要的确实离谱,但还算在他能接受的范围内,但是他不想这么快的妥协和答应,要不然后面的价格就不好谈了。

于是邹东城皱着眉头一脸难办的样子说道:“这价格要的太高了,等于是市场价的好几倍,我没法答应你。这价格要是收进来了,别人还以为我在中间吃回扣呢,在中间捣鬼了呢,到时候我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何况这价格,上面的领导也不会同意的。”

夏染循循善道:“要不,你先请示请示你们领导再说。咱这边大多数酒楼主要是以海鲜为主吧,你们酒楼完全可以开辟个新的菜系出来啊,这里的老百姓又不缺海鲜。知道不?海鲜这些东西在内陆城市可以卖出天价的,还都不是新鲜的。

你们酒楼也是一个道理啊,若你们酒楼有了这个菜系,这就是沪市第一家啊,人往往是越缺什么越稀罕什么?这里也有西北小菜馆,可他们的原料并不是西北的,那样做的话成本太高,他们负担不起。而你们酒楼不是,完全可以还原和照搬西北菜。

沪市的大老板和大领导们,以前想吃点正宗的西北菜就得跨越几千公里过去吃,现在不是啊,就在咱沪市,就在咱的家门口就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西北菜,就凭这一个噱头,难道不值当你们赌一把吗?

在沪市的不仅仅是本地人吧,还有全国各地聚集过来的人,甚至还有澳港过来的大老板,在好吃的海参鲍鱼三天两头的吃,也容易吃腻啊,还不兴人家吃个新鲜的,吃点不一样的?

即使他们当下没有这个意识,你们大力宣传,大力推广啊,让他们有这个概念不就完了。编上一个或缠绵悱恻,或感人泪下的家国情怀的“真故事”,炒作着宣传宣传,让你们酒楼有西北菜的事,家喻户晓。

或者直接请个大领导,或者大老板,或者电影明星之类的来这里吃顿饭,顺便在似是而非的传几条他们的用餐感受出去,引导着大家都来跟跟风,我不信你们酒楼赚不到钱,得不到好处。

你在想想咱沪市,群英荟萃,都是全国各地最优秀最杰出的一波人过来建设这里的,在沪市的西北人想必也不少吧,尤其是那些领导之类的。你说,当人功成名就,年龄大了之后,他们回味最多的是什么?怀念最多的是什么?是乡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