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 > 第418章 打水井

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 第418章 打水井

作者:木多雨也多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2 01:25:06 来源:书海阁

夏染看了时间,该到了给成子介绍来的那两位老板,约定的送肉时间,开着车就走。

除了昨天就定好的肉,夏染特意多拿了几只老母鸡和大公鸡,还有兔子肉,以及鸡蛋。

两位老板的厂子互相离的不远,夏染各跑了一趟,算是送完了。

对于已经定好的牛羊猪肉,他们都非常满意,“夏老板,够实在,都是些好肉,跟昨天看的一个样,不错,没糊弄大家。”

“那可不,价高有价高的道理,怎么着也得让大家感觉花的值吧。来,顺便看看鸡肉和兔肉,还有鸡蛋,看要不要,就这种品质的。”

“你这收拾的很干净,这老母鸡不错,看看这鸡大腿,很有力,很肥硕,不错。公鸡和兔肉好像也不错。不过,兔子肉还是没法跟鸡肉相比,兔子肉吃的就是个野味,要说解馋还得是鸡肉。”

“你这鸡蛋好像也不错。”

“这鸡蛋味道也好着呢,一点也不腥,营养价格更是没得说,全是老百姓自个家养的粮食蛋鸡下的蛋。”

这个夏染可没夸张,老家的鸡蛋确实好吃,夏染尤其爱用自家种的韭菜炒它,金灿灿的鸡蛋里面带点绿,既好吃又好看。

最后一个老板又补要了2600块的货,一个老板又补了1800的货,就是兔肉要的非常少,这个也在夏染的预料里。

夏染美滋滋的收了之前的货款离开了,新补的货,约的是明天送,理由自然是现杀的才新鲜。

送完这批货,夏染往店里送了一批货过去,这三样也该上线了。

想到功德的事,夏染又给王书记打了个电话,“申请通电的事怎么样了?”

王书记:“我正打算给你打电话呢,已经申请下来了,确定了,可以安装,电力那边已经进村勘探地形了。”

“那刚刚好啊。这块你统计了没?大概需要多少预算?”

“我预估了下最少得有1800块钱,具体的得等电力那边勘察完才能确定。咱们乡总共9个大村,下属26个社,公路边的村子道好说,最愁的是那些山上人家,住的太分散了,翻越几座山才有一两个小村子,这样的地方最闹心,路途太远,成本太高,不好弄。

话说你手里有这么多钱不?会不会影响到你?我是这样想的,若可以,你负责公共地方的水泥杆就可以了,村子里的让他们自行解决,要不然下来费用就太高了。”

王书记也不好意思可着夏染一人身上薅,也没这样的道理。

村子里就用木头杆子做,涂上漆,也是能顶好多年的。

“行,可以。我过会儿打个电话过去,让人给你把钱送过去,就这么办吧。”由于自己的介入,让自个乡提前两年多通上电了,这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一拉灯绳就能有电多好的事。不像之前,一到晚上黑咕隆咚的,煤油灯油烟大,还不亮,关键它也不便宜啊。

主要是干什么事都不方便。

“行,谢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到时候给电线杆上用漆标明是你这边捐赠的,你完了想一想上面写什么名或者单位。”

顺便帮夏染宣传宣传,在这块地方做生意,没有个好名声怎么行,就当是回馈夏染对家乡的反哺,这也是乡政府开会集思广益后的结果。

这主意是新来的一下属提议的,其他人立马表示赞成:自家乡上出来这么一个人物不容易,大家顺手推一推的同时,也好养肥了方便后期继续薅羊毛,万一对方一个高兴,后期再捐点呢。

他们乡多穷啊,他们的工作多难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书记本来就有这打算,不等自己提议,别人都同意了,她自然顺手把这事拍板定了下来。

还有这好处啊,“行啊,王书记,不用想了,就写神州两字,也不用宣传是我捐的,就说是一家叫神州的单位捐的,写个人名字不好。”

反正钱是她夏染花出去的,功德也会算到自己身上,表面的虚名不重要。有实质的好处谁还要虚名啊?

何况这时候的虚名可不好得,很容易被道德绑架,被各种组织和单位盯上,时不时的来化缘的。

她可不想被绑架。

像那些人数众多的大村子里条件好的人家,光一个春节过下来,就得花不少钱。

唱大戏他得掏大头,演社火他得出大头,唱牛皮灯影戏他照样掏大头,还有迎祖宗、祭祖宗活动也得掏大头。

凡是日常生活中能想到的,需要大家集资或者众筹掏钱的地方,这样的大户人家都得掏大头。

当然,一般这样的人家,出钱也出的很高兴就是了。

说明自家日子过的好,是个人物,出门有头有脸,有面儿,别人看的起,还有名望。

所以即使花了钱,他们也是很高兴的。

夏染又不在乎面子,她只看里子。

“行, 听你的。”王书记这边也松了一口气,她也怕她们好心办坏事。

夏染一想,既然氛围到这了,直接说道,“这样吧,王书记,我用神州的这个名字,再给咱乡上捐一笔打井钱吧。你统计一下,看咱们乡总共需要多少口井,统计好了,给我报个数,我付钱。”

村里人吃水多难啊,帮大家解决吃水问题,可能更好一些。

陈家村的位置都算在公路边,算是全县城海拔最低的地方了,可即使这样,她家的那口井还打了9丈深。

就别说有些山上人家了,夏染还听过13丈多深的井呢。

当然这个也看地下水源,有些村子的井,只需要6丈多深就可以了。

关键打井的成本贵啊,一个村子没有几口井。

至于像陕北人家的那种水窖,两千年那会儿好像有政策说,符合条件的人家可以修水窖,政府免费提供所需的水泥,沙子的话在河里自己掏。

就这,一个村也没几个名额,没点关系的人家还申请不上。

后来有水窖的人家,也没怎么用它,主要是全然靠老天爷,可老天爷的事,谁又说的准呢,说不下雨就不下雨,几乎白搭。

何况,没多久村里就安装了自来水,水窖里的水也就偶尔给家里的牲口能喝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