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 > 第463章 习俗

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 第463章 习俗

作者:木多雨也多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2 01:25:06 来源:书海阁

只要没有落实到实际层面和有盖章签字的纸面上,凡事就靠一张嘴空口白牙许诺的,全部当做“画大饼”对待。

婚姻起码还有国家发的证呢,还不是小三小四和私生子一大堆。何况别人随口应承的东西呢,听听就好,至于要不要信,再议。

有好多男的明目张胆的咨询律师,他该如何合法合理的通过房子这个媒介转移婚后财产。

甚至有咨询他该如何操作,能让自己的另一半负债累累的被他扫地出门的,而这有个前提是这个当事人还出轨了,婚外有家了。

都说最毒妇人心,可男人狠起来根本没女人什么事,甚至可以六亲不认的。

最有意思的是新婚姻法的最新解释里,嫁妆算赠与,彩礼不算。

哪怕结了婚,离婚的时候还能退彩礼,却退不了嫁妆。

因为嫁妆被认定为老丈人一家对这一对新人的赠与,彩礼不是。

说嫁妆无附加条件,是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给予的补贴。

而彩礼是有附加条件的,它不光以“结婚”为前提,还看你婚姻持续了多久来决定,这个彩礼要不要退的问题和退多少的问题。

当然这些被父母卖高价的姑娘们,该反抗的要反抗,争取把彩礼搞到自己手里,卖自己的钱就该自己拿着,谁要也别给。

这钱就是你和你孩子未来的保障,说不定在某些关键时刻能起到大用呢。

自己保命的东西,可不能随便给别人。

至于父母和兄弟,不论他们说的有多冠冕堂皇和好听,或者把他们的日子形容的有多艰难,别听别信别进耳。

他们过的好与坏,可能与你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谁的责任谁来担,可千万别搞错位了。

可以等父母老了时出钱养老的(这个无上限,但有最低执行标准,具体出多少,看自己的经济条件和个人意愿)。

父母用100分对儿女,儿女回以100分的孝心;父母用60分对儿女,儿女回60分就好;父母以20分的状态对儿女,回以20分就好。

不需要多,当心软时,觉得父母也不容易的时候,多想想自己一路走来容易不容易?

可有人心疼过你?在乎过你?

多想想他们是否也如你惦记他们般惦记着你?

若没有,请放下自己的心软和不忍心。想想,他们都能不管你们死活,你们干嘛要管他们过的好不好。

父母与子女亲缘一场,无非就是你养我长大,用心托举了我。

我养你老,为你养老送终,伺候你离世,完成这一人生旅程。

夏染觉得这玩意就该如银行存款,存多少取多少。

而不是发了你张已经全额透支的高额信用卡,让你不停的往里面还款,而人家在另一端若无其事的不停的盗刷,还越刷欠款越多,甚至到了你永远还不起的、还不清的地步。

这是标准的盗贼和耍流氓的相结合模式。

最后,夏染留了豆豆母子吃晚饭,还是强留的。

李青春拒绝了,说她来之前吃过了,真假不知,但还是被夏染给强留了下来。

根据老家那边的传统,客人上门了,你不招待一下,是件非常失礼的事。

夏染偷偷从空间拿了些筋头巴脑和几根猪肋排出来,稍微的热了热,清蒸了条鱼,主食就是夏染炸的油饼。

“尝尝吧,看能不能吃习惯,这是我老家过年期间招待客人的习俗。”夏染用公筷,给这娘俩一人夹了块大骨头到她们自己的空碗里。

“好好好,我自己吃,自己吃,已经非常丰盛了。”

用肉骨头招待亲戚,也是西北那边的习惯,那边的人们会在年前,把一整头猪的所有骨头包括猪腿和各种内脏等分批全部煮熟。

等来亲戚的时候,从缸里或者大盆里捞几根出来,放在肉汤里再热一热就可以上桌吃了。

一般从初四就开始断断续续的走亲戚,有些是从初二这天正式开始的,每个村子还不一样。

大多数从初四开始,是因为初三这日晚上,需要把年三十这天请回家过年的各位老祖宗们给欢送走。

才表示这个年算是彻底过完了,才能开始正式走亲戚。

有些地方是初二这日就把祖先们给送走了,所以从初二开始,已经有外嫁的姑娘会选择在这一日回娘家,顺便送送祖先们。

因为送走时会烧大量的纸钱,希望祖先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缺钱花,这也是当地人的美好祝愿。

先撇过祖先们能不能真的花到这些钱吧,就这边的人的这些做法还是特别赞的和值得推广的。

忘了听谁说过一句话,死亡不是一个人的终结,被遗忘才是。

能被后世祖孙们每年请回家跟着一起过大年,甚至连吃带拿的,这么一想,好像死亡也没有那么可怕。

下面都是自己的熟人,怕什么?

请祖先跟后人们一起过大年这个活动,也是这里的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每年都如此,这也是这块土地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过年的这几天因为有祖宗在家,所以桌子中堂前的香是昼夜不断的,蜡烛也是需要昼夜都燃的。

正式的祭拜是一日三次,分早中晚,每次都是用香、表、纸钱、香酒茶这几样祭奠,而且是需要作揖磕头的。

在这几天内家里的饭熟了,人是不能先吃的,必须把第一碗饭先供给桌子的中堂前,等祖先们用完之后人才能吃。

算是对先人们的一种思念和缅怀吧。

当然,给祖先们供饭的时候是不能忘了灶王爷的,有些地方还得供土神,这个看习俗和传承。

像初四这天,家族大点的,亲戚多点的,一天甚至能招待十几波客人,不若提前把肉煮好,等客人上门了再开始做,那就黄花菜都等凉了。

要说,西北那地方在这个方面特别的讲究,也特别的认死理,哪怕家里在穷,亲戚来了一定会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的。

有种穷舍得的那感觉。

那地方讲究一个来者是客,哪怕你是陌生人,来家里打听点其他事。

该端吃的端吃的,该上茶的上茶,一点也不含糊,也不存在舍不得,好像是种传统与习惯,祖祖辈辈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