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第137章 借刀杀人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第137章 借刀杀人

作者:高煎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7:18:35 来源:书海阁

王羡之出身太原王氏,见识广博,岂不知这王威,已是大厦将倾、危如累卵。

高楷已据十州,裹挟浩荡之势,民心所向,岂是王威这无能之辈可挡?

若要顽抗,不过身死族灭,为天下笑。

若要和,却又惩处探马,自欺欺人。

如此首鼠两端,着实令人不耻。

身侧,安兴仁听闻此事,既喜又忧。

他早已有投靠之心,搏一场权势富贵,如今,眼见高楷声势愈盛,不禁急切起来。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番简单道理,他可心知肚明。

高楷一路大胜,必有贤才猛将来投,济济一堂,届时,岂有他容身之处?

若不在他尚未一统陇右道之前投靠,怕是为时已晚,被人捷足先登。

想到这,他心思一定。

待王威下令散去,他与王羡之同行,悄声道。

“王公以为高楷如何?”

王羡之不假思索道:“英武果敢、用兵如神、又礼贤下士,当为世间明主。”

他转念一想,问道:“兴仁,你可是动了投靠之心?”

“正是。”安兴仁直言不讳道,“不瞒王公,我早有此意,奈何王节度不允,只得在湟水盘桓。”

“然而,机不可失,倘若等到高将军兵临城下,岂不是悔之晚矣?”

“我欲即刻前往兰州,投奔高将军。纵然与王节度交恶,也在所不惜。”

王羡之感叹道:“王威大势已去,欲弃暗投明者,何止兴仁你一人?”

“这满城之中,哪个不想辅佐明主,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兴仁此去,正当其时,必能得以重用。”

安兴仁见他赞同,不禁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与王公当为知己。”

“王公出身世家,文采斐然,又善于理政安民,何不随我同去?”

他正想拉上这位好友,共举大事。

然而,王羡之摇头道:“我阖家老小、田庄铺子,皆在鄯州,怎能轻易舍去?”

“有负兴仁美意,便不与同行了。”

他为一族之长,自负颜面,不愿送上门去,让人轻视。

即便要投靠,也需献上一大功,彰显能耐,谋得重用。否则,宁愿在府中安坐。

以他太原王氏威名,谁敢不以礼相待?

安兴仁见他心意甚坚,知晓劝说无用,只得颔首。

“我若得高将军看重,必为王公美言。”

王羡之拱手道:“兴仁好意,我便却之不恭了。”

他心中感慨,原以为粟特族人大多粗鄙,不服王化。

谁曾想,这安兴仁身为一介商贾,却知书识礼,见多识广,又待人真诚,竟胜过诸多汉家文士。

即便他自诩才华出众,也不得不佩服。

礼尚往来之下,二人早已倾心结交。

“兴仁,王威强留你在此,怕是盯上你家巨富,欲巧取豪夺。”

王羡之肃然道:“事不宜迟,你当速速离去,以免遭遇不测。”

安兴仁亦有同感,颔首道:“王公所言甚是,我已将钱财安置妥当,只需乔装打扮一番,出了城门,便可顺势脱身。”

王羡之笑道:“如此甚好,预祝兴仁早日投靠明主,得偿所愿。”

安兴仁躬身一礼:“托王公吉言。”

且说王威扫了兴致,待众人退去,独自一人安坐,面沉如水。

“阿耶!”蓦然,屏风之外转出一个年轻公子,面貌俊秀,文质彬彬,正是王威独子王腾。

“腾儿来了,坐吧!”王威面露笑意,“今日可得了好诗?”

他年过四十,方才得一子,向来爱若珍宝,捧在手心,延请大家教导。

王腾也不负所望,文采飞扬、满腹经纶,常得大贤夸赞,称其文曲星下凡。

王威一向引以为傲,视为麒麟儿。

“叫阿耶失望了,今日未曾作诗。”王腾摇头道,“儿听闻府中传言,高楷已占据十州,声势大盛。”

“阿耶可有何对策?”

王威眉宇间掠过一丝阴霾,转而笑道。

“腾儿你专心学业即可,无需为这等琐事烦心。”

王腾见他缄口不言,心中无奈,只得拱手告辞。

待他离去,王威面色阴沉:“将府中嚼舌根子之人,尽数杖毙。”

“再有人敢于腾儿面前聒噪,我唯你是问。”

“是!”管事闻言一个哆嗦,慌忙应下。

王威沉思良久,骤然挥笔写下一封书信,嘱咐道:“将此信送至凉州姑臧,务必交予河西道节度使张雍。”

“是。”一员传讯兵卒领命而去。

“远水解不了近渴,朝廷越发衰微,指望不上。”

王威喃喃自语:“为今之计,若要遏制高楷,唯有交好张雍,引他西凉铁骑攻取兰州。”

“这陇右道,必能重归掌控。”

“可恨李家二人,这般不堪,区区数月便尽数败亡,让我诸多谋划,付之流水。”

世人皆道王威老迈昏聩,实则他心知肚明,自己不通兵事,又已年老,无力镇守这偌大的陇右道。

唯有偏安一隅,审时度势,远交近攻,不令一家独大,方能存身至今。

如今,高楷全据十州,声势骇人,凭他一人之力,难以制衡,唯有引张雍入室,借刀杀人,他才可坐山观虎斗。

只待二人两败俱伤,他便可从容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妙处,王威仰头大笑,一张老脸,满是得意。

……

天佑十一年,十一月。

高楷率领大军,回返金城。

此番他连战连胜,声名远扬,城中军民皆与有荣焉,夹道欢迎,可谓万人空巷。

至前堂,高楷召集府中文武,商议军政。

众人齐声拜道:“恭贺主上,一战功成,全据十州之地。”

高楷淡淡一笑,挥手道:“不必多礼,此次出征,仰赖诸位夙兴夜寐,处置政事,安抚民心,督运粮草辎重。”

若无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他也无法在前线连战连捷,此为相辅相成、齐心协力的结果。

众人拱手再拜,高楷肃然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方才是长久之道。”

“周顺德?”

“臣在。”

“今授你为渭州刺史,望你不负军民,尽忠职守。”

周顺德连忙下拜顿首:“谢主上。”

他一时喜不自胜,一介白衣书生,出仕不过区区一年,便高居四品大官,着实令人惊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