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第241章 东施效颦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第241章 东施效颦

作者:高煎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7:18:35 来源:书海阁

恒通道人笑道:“大王不妨效仿高楷,修书一封,送至城外军营,笼络司马德堪,以高官厚禄诱之。”

慕容承泰微微摇头:“二哥对此人颇为信重,此计恐怕不能建功。”

“不求即刻建功,只求引起二王子疑心。”恒通道人淡笑一声。

“二王子器量狭小,久而久之,必然生疑,一旦起了疑心,必然疏远,不肯再言听计从。”

“那时,便是大王平叛良机。”

“此言大善!”慕容承泰喜笑颜开,“就如此行事。”

“是!”

他当即修书一封,派遣细作出城,悄然送往城外大营。

中军大帐之中,慕容承瑞高坐上首,亦听闻高楷拿下河西道之事。

“这高楷,倒有几分能耐,不像那些个中原人,只会夸夸其谈,却毫无胆量。”

司马德堪点头:“这正是高楷过人之处,每逢战阵,皆身先士卒。”

“听闻此次夺取西北四州,他亦亲临险境,不顾千金之躯,当真气魄非凡。”

“唯有如此,军心士气方能大盛,将士用命,悍不畏死,以成就大业。”

慕容承瑞默然不语。

下首,一武将冷哼道:“司马长史,何故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莫非怕了高楷不成?”

一众郎将皆笑。

司马德堪微微蹙眉:“事实胜于雄辩,高楷全据两道,声势大增,莫非凭借天赐?”

“如此雄主,怎能轻视大意?”

众郎将无言以对。

慕容承瑞打个圆场,笑道:“议事即可,勿要伤了和气。”

“任凭高楷如何强盛,眼下,我等须得攻下伏俟,清剿叛逆,夺回王位,方能一窥天下。”

“此话有理。”司马德堪欣慰道,“微臣有一计,可助世子如愿。”

“哦?”慕容承瑞大喜,迫不及待道,“有何妙计?”

司马德堪笑道:“慕容承泰虽有几分谋略,却年轻气盛,太过稚嫩,凡事少不了恒通道人筹谋,倚为心腹。”

“大王可修书一封,拉拢此人,许以高官厚禄,令他弃暗投明。”

慕容承瑞疑惑道:“此计稍显浅薄,不知能否奏效?”

司马德堪胸有成竹:“世子勿忧。”

“微臣听闻,高楷曾用此计,离间西凉君臣。”

“张雍中计,毒杀梁烁,失去肱骨重臣,方才短短数日,便身死国灭。”

“大王以此计,必能让慕容承泰与恒通道人,离心离德。”

“再趁机攻城,必能一举建功。”

“好!”慕容承瑞喜不自胜,“果然妙计。”

一名郎将皱眉道:“大王,倘若慕容承泰将计就计,诓骗我等,该如何是好?”

慕容承瑞摆手笑道:“何必这般多虑?”

“高楷能以此计建功,我等又有何不可?”

“传令,就依此计行事。”

“是……”郎将只得领命。

待众人散去,司马德堪回转营帐,忽见一员亲卫上前,呈上一封文书。

“长史,城中来信,请您亲启。”

司马德堪接过一观,惊讶道:“未料这恒通道人,竟有这等智谋,与我所想不约而同。”

他思索片刻,当即带上书信,前去中军大帐。

“世子虽然信重于我,却颇为多疑,我若不向他禀报此事,待来日,必有祸患。”

慕容承瑞见此,着实惊诧:“这恒通道人,竟如此了得。”

他不由迟疑:“我等再施此计,是否东施效颦?”

司马德堪断然摇头:“世子,此为阳谋,只看慕容承泰信与不信。”

“他若不信,我等不过费些纸墨。”

“他若疑心,便会疏远恒通。”

“如此惠而不费之事,正该施行。”

慕容承瑞笑道:“既如此,便看慕容承泰器量如何了。”

待司马德堪告退,帐中忽然转出一人,低声道。

“世子,虽说此事为恒通诡计,然而,防人之心不可无。”

“须知,司马长史终究是汉人,非我族类,难保不行分篮之计,两面讨好。”

慕容承瑞闻言,神色晦暗不定。

……

天佑十二年,六月。

高楷率领大军,回返金城。

城中军民一片欢腾。

此行虽久,却收获颇丰,不光覆灭西凉,大乘,全据河西,更一举解了旱灾,使民心归附。

可谓大喜。

高府前院,众文武济济一堂。

窦仪恭贺道:“主上经天纬地之才,心怀仁德,一举拿下河西,据两道之地,可喜可贺。”

群臣齐声道喜。

高楷笑道:“仰赖诸位臣工之力,方才有此一胜。”

“杨烨,此战死者,务必抚恤,名入英烈祠,受香火供奉。伤者医治,有功者厚赐,置酒肉,犒赏三军。”

“是!”杨烨俯首听命。

王羡之蓦然开口:“主上,既得陇右、河西两道,可顺势进爵,以承天命,号令麾下军民。”

高楷颔首道:“此言有理。”

“不知该进何爵位?”窦仪拱手道:“陇右、河西,前朝历代皆为一体。”

“不妨以陇西为名,进郡公之爵。”

“即为陇西郡公。”

高楷微微颔首:“可。”

群臣见此,齐声参拜:“臣等拜见郡公。”

高楷摆手笑道:“未置大典宣告天下,不可造次。”

“窦仪,此事便由你操持,务必从简,无需太过靡费。”

窦仪面色肃然:“微臣遵令!”

此事议定,高楷环顾众人,笑道:“诸位臣工尽心竭力,助我创下如今基业。”

“不可不赏!”

“待来日进爵大典,我自有封赏。”

群臣皆喜出望外:“谢主上!”

高楷微微一笑。

待众人告退,他前往春晖堂,向张氏问安。

“孩儿拜见阿娘。”

张氏忙不迭地道:“快起来。”

高楷笑问:“阿娘身子可好?”

张氏笑容满面:“我一切安好。”

“你媳妇孝顺,事事妥帖,又有鸾儿相陪,哄我开心,实在顺心不过了。”

“那便好。”高楷温声道。

转而看向杨皎,眸光一暖:“夫人身怀六甲,着实辛苦了。”

杨皎温婉一笑:“这不过妾身分内之责,只恨不能为夫君解忧。”

高楷摇头道:“你为我诞育子嗣,夫妻和睦,侍奉阿娘,令我后顾无忧,便是最大功劳,何须自谦。”

两人相视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