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第253章 气急攻心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第253章 气急攻心

作者:高煎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7:18:35 来源:书海阁

后营之中,左右郎将亦然发觉中计,慌忙下令回返。

却不防,西侧里转出一将,白袍银甲,面貌英俊,率领五千精兵杀来。

“我乃高郡公麾下郎将——段治玄,奉命在此等候多时。”

“尔等已然中计,还不束手就擒?”

两人骇得面无人色,一番砍杀下,丢盔弃甲而逃。

蓦然,东侧里撞出一将,披头散发,双目炯炯,率领五千骁骑杀来。

“高郡公麾下郎将,哥舒浩,奉命取尔等项上人头。”

两人魂不附体,再无本分斗志,只顾逃命。

然而,段治玄、哥舒浩以逸待劳多时,怎会错失良机?

只见段治玄策马飞奔,手中长枪一击,便于万军之中,将左郎将刺于马下。

右郎将狠命挥鞭,恨不得战马插上双翼,飞出重围。

却不防,斜刺里杀出一人,手中陌刀一横,竟将他连人带马,劈成两段。

“好刀法!”段治玄目光一亮。

哥舒浩大笑一声:“段郎将枪法,亦为三军之冠。”

左右郎将既死,麾下万余兵卒士气全无,或降或逃。

段治玄、哥舒浩二人伏击成功,收降五千余人,去向高楷复命。

混战之中,那河池县令亦然身死。

高楷听闻禀报,自是大喜:“诸将听令,随我迎击李红芝。”

“得令!”

霍金刚见势不妙,急忙虚晃一招,率领残兵败将夺路而逃。

大营之外,李红芝眼见此景,只觉喉头翻涌,一张口吐出血来。

“大将军!”众亲兵慌忙扶住。

“走,速退!”李红芝一咬牙,神智清醒几分,当即下令。

“是!”

不多时,铜钲声响彻四方,李红芝率领一万多兵马,迅速后撤。

“杀!”

“杀李红芝!”

身后,喊杀声陡然响起。

“此人跑得倒是挺快。”高楷笑道。

徐晏清感慨道:“他屡次三番,中了郡公妙计,已是惊弓之鸟。”

高楷一笑:“敬德、治玄、哥舒浩,你们三人各率五千兵卒,前去追击。”

“是!”三人领命而去。

一番冲杀之下,李红芝率领七千残兵,连夜奔出百里,方才返回鹭鸶山下大营。

正想喘一口气,却见大营之中,火光四起,喊杀声再次袭来。

“杀李红芝!”

“袭营?”李红芝骇然失色,张口吐出一道鲜血,竟一头栽落马下。

“大将军!”众亲卫慌忙扶起,却见李红芝双眼紧闭,已然昏死过去。

又逢夏侯敬德三人追来,一番冲杀,杀得残兵四散奔逃。

七千兵马,至最后,只剩三千之数。

“这该如何是好?”众残兵六神无主。

所幸,这关键之时,霍金刚策马赶来,当即下令,扶李红芝上马,奔回凤州治所——梁泉城。

“可惜,让霍金刚和李红芝逃走了。”

三人追出百里,却未能建功,夏侯敬德颇不甘心。

“穷寇莫追!”段治玄摆手道,“主上嘱咐,凤州刺史萧宇,老成持重,非易与之辈。”

“不必再追击,以免落入算计。”

夏侯敬德颔首,三人领兵回返。

半个时辰后,梁泉城头,刺史萧宇听闻禀报,感慨道:“高楷麾下,果然人才济济。”

“老夫设下伏兵,却徒劳无功,唉!”

他转而问道,“李将军如何了?”

“大将军气急攻心,嘴歪眼斜,已然……已然疯瘫了。”

“什么?”萧宇倏然一惊。

李红芝可是郭羽任命的大将军,三军主帅,如今竟然瘫痪了。

这该如何抵挡高楷兵锋?

“即刻派人,去往南郑向节度使禀报,请他派兵增援。”萧宇沉声喝道。

“是!”一名都尉匆匆去了。

萧宇伫立城头,远眺苍茫夜色,不由叹息:“多事之秋啊!”

西有高楷来势汹汹,东有裴行基虎视眈眈。

这偌大的山南西道,一十七州,百万军民,该何去何从?

另一头,高楷听闻三人禀报,笑道:“李红芝不足为虑,霍金刚有勇无谋,逃了也无碍。”

“倒是这萧宇,老而弥坚,须得慎重对待。”

唐检点头:“此人出身兰陵萧氏,先帝在时,曾官至尚书右仆射。”

“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屡次直言劝谏,却惹得先帝大怒,贬为梁泉县令。”

高楷微微颔首:“李红芝既然大败,我们正可趁机拿下河池、两当二县。”

“再率领大军,围攻梁泉,夺取黄花。”

“平定凤州。”

徐晏清拱手道:“郡公,我自入麾下,却并无寸功,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前去说服两当县令来投。”

“略尽绵薄之力。”

高楷点头:“你既有此心,大可一试。”

“治玄,你率五千兵卒,与晏清同去。”

“是!”徐晏清、段治玄二人领命。

至于河池县,县令战死,守卒空虚,待大军兵临城下,当即开门投降。高楷率领文武,暂且于城中驻扎。

三日之后,两当传来捷报,县令献城归降。

高楷大喜,封徐晏清为司兵、参军事,下令起兵,前往两当驻扎。

又派奉宸司探听军情,厉兵秣马,准备攻取梁泉。

……

话分两头,且说山南西道,洋州。

治所兴道城外,宣威将军裴行基勒马伫立,远见城中一片汪洋,军民嘶喊哀嚎不由笑道。

“崔记室果然妙计,一举拿下兴道。”

“如今,黄金县,洋源县,西乡县,华阳县,再加上这兴道县,洋州拢共五县,皆已平定。”

“洋州尽在掌控之中。”

“这一切,皆仰赖崔记室筹谋之功。”

“将军谬赞了。”身侧,一峨冠博带的郎君谦逊道,“卑职愧不敢当。”

这人正是崔孝宽。

裴行基摇头:“崔记室不必自谦,我岂是不能容人之人。”

“我军不到半月,便夺取洋州,你当居首功,我必上禀齐公。”

崔孝宽拱手道:“那便谢过将军美意了。”

裴行基蓦然问道:“我有一事不明,还请崔记室解惑。”

崔孝宽面色平淡:“将军但说无妨。”

“崔记室如何得知,这洋州刺史王庸,会坐视我等掘汉水?”

“王庸正如其名,一介庸才。”崔孝宽侃侃而谈。

“我命兵卒,于壕沟外填河造堤,便是为了迷惑他。”

“他只见护城河堤水浅,远不能淹没兴道,便放松警惕。”

“却不见我已提前派人,于汉水上游,截断水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