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第270章 重阳佳节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第270章 重阳佳节

作者:高煎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7:18:35 来源:书海阁

张氏觉浅,早已起身,给菩萨奉上香火后,便在房内梳洗,听闻她来,连忙叫请。

“皎儿携秾哥儿,给阿娘问安。”杨皎笑着行礼。

“快起来。”张氏一迭声道,“秾哥儿今日可好?”

“正喂了母乳,身子康健。”

“那便好!”张氏笑容满面,“快让我瞧瞧。”

她接过襁褓,秾哥儿舔着小手指,眨巴眼睛,嘴里“哦哦”不知说些什么。

张氏只觉含在口中怕化了,捧在手心又怕摔了,当真疼爱不尽,恨不得将这世间一切珍宝都给小孙儿。

这会子,秾哥儿不哭不闹,满脸憨态,当真粉雕玉琢,叫人满心怜爱。

兰桂忍不住赞道:“小郎君这模样,当真是菩萨座下的金童下凡,着实可爱。”

“这眉眼,像极了郎君,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张氏眉开眼笑:“你这巧嘴,最会哄人了。”

说笑片刻,忽闻丫鬟来报,鸾姑娘来了,张氏连忙让请。

不多时,两个小丫鬟掀开布帘,敖鸾一袭宝蓝色襦裙,不施粉黛,款款走来,行礼道:“鸾儿给姑母问安。”

“见过嫂嫂。”

张氏笑着让她起身,抱着秾哥儿不撒手。

敖鸾佯装吃醋:“姑母有了秾哥儿,便把鸾儿忘了,当真叫人伤心。”

张氏笑道:“你这猴儿,还和小侄儿争宠不成?”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

敖鸾笑靥如花:“我自是宝爱秾哥儿,特意制了一张符箓,祛除邪祟,为秾哥儿积福消灾。”

她捧上一枚玉符,通体青光湛湛,隐约有勃勃生机涌动。

所谓木生火,秾哥儿秉承火德降世,以这青玉符,最能护持。

杨皎颇有见识,一看便知其中好处,郑重道:“鸾儿有心了,我代秾哥儿谢过。”

敖鸾一笑:“嫂嫂不必多礼。”

便将这青玉符,搁在襁褓之中。霎时间,只觉秾哥儿越发活泼,笑着露出小酒窝,惹得三人稀罕不已。

说话间,杨皎命丫鬟们呈上各色糕点,一一摆在萱花桌案上。

张氏与敖鸾一观,便知皆是自己素日喜好,不由感慨杨皎用心,处事周全。

张氏笑道:“你每日里,既要照顾秾哥儿,又要管家理事,着实劳累。”

“这些吃食之事,便交给管事婆子,庖厨们便是,莫要太过操劳,累坏了身子。”

杨皎起身道:“阿娘体恤,媳妇省得。”

巧惠呈上一碟糕点,装饰五色彩旗,颇为别致。

杨皎切下一小片,轻轻搭在秾哥儿额头,口中祝祷:“愿我儿百事俱高!”

秾哥儿好奇地眨眼,嘴里冒着小泡泡。

待用过糕点朝食,丫鬟们奉上银耳莲子汤,三人浅尝辄止。

糕点撤下,张氏命人端来一壶酒。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这是我新酿的菊花酒,你们尝尝,与往年可有不同之处?”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正是一大习俗。

菊花酒又被称为“吉祥酒”,寓意祛灾祈福。

小丫鬟们奉上小盅,敖鸾轻轻一嗅,笑道:“这菊花酒中,加了枸杞、地黄、当归。”

“姑母,鸾儿说得可对?”

张氏笑叹一声:“瞒不过你的鼻子。”

杨皎浅尝一口,微微苦涩,稍后回甘,只觉浑身暖意上涌。

“这菊花酒生津益气,养肝明目,又能疏风除热,当真好处不尽。”

张氏面露笑意:“你们喜欢便好。”

待饮过菊花酒,丫鬟们呈上茱萸,三人各取一枝,佩戴于臂间。

张氏又将茱萸叶,置于香袋中,给秾哥儿戴上。

茱萸可驱虫去湿、逐风邪,消积食、治寒热,被称为“辟邪翁”。

此刻,旭日东升,已是巳时。

三人出了春晖堂,绕过九曲回廊,来至假山花池之中。

一路行来,大小门窗之上,皆插着茱萸,正门口,垂挂一个黄皮葫芦。

相传药王下凡,将神药装在葫芦里,以灭毒虫、除瘟病,因此,重阳节这一日,家家户户在大门口挂一个葫芦,寓意趋吉避凶。

小花园中,菊花开得正盛,各自争奇斗艳,清香袭人。

放眼望去,白、粉、红、墨、黄、绿、紫、金,八彩缤纷,令人目眩神迷。

张氏赞叹道:“今年这时节,菊花倒比往年更盛。”

杨皎点头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菊花品性高洁,为世人所钟爱,历朝历代文人骚客,皆有诗文传诵。”

敖鸾附和道:“菊乃花中隐士,五柳先生最为喜爱。不过,我更偏爱其气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三人谈论诗词,兰桂凑趣道:“听闻,家中兴旺时,就连花花草草也格外繁盛,这些菊花,想必是沾光了。”

张氏笑道:“花房倒也用心,这白绣球、粉凤凰、红狮子、墨麒麟、黄佛手、碧玉松针、紫气东来、泥金九连环,往年可不常见。”

杨皎温声道:“这是王管事的功劳,他早早留心,遍访诸州县,方才得来这八色菊花,以示吉祥如意。”

张氏面露惊讶:“这孩子,小小年纪,便遭了劫难,可怜见的。”

“难为他如此用心,倒不能亏待了他,便赏他十贯钱,五匹绢帛,叫他今日歇歇,度个佳节。”

“阿娘心善!”杨皎笑着应下,吩咐巧惠,去库房取了赏赐,送予王寅虎。

敖鸾默观此事,不由暗叹:“这王寅虎倒是个人才。”

三人赏完菊花,便一齐登上揽月亭,观赏秋景。

放眼望去,整个金城尽收眼底,屋舍俨然,鳞次栉比,街道纵横宽阔,整洁如新。

东面街坊内,家家户户于院中晾晒麦谷,一片黄澄澄,洋溢丰收的喜气。

这亦是一道习俗,称为“晒秋”。

三人赏一会景,叙一会话,其乐融融。

张氏蓦然说道:“我们娘们三个,在府中悠闲度日,也不知楷儿征战沙场,是否平安顺遂?”

杨皎心中亦满怀惦念,只是不露人前,此刻听闻这话,勾起相思之情,忍不住陷入愁绪。

一时间,这揽月亭中颇为沉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