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第7章 祸不单行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第7章 祸不单行

作者:高煎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7:18:35 来源:书海阁

次日,高府前堂。

梁三郎气愤不已:“郎君,不知何人散布谣言,言语宗重楼即将来攻,若负隅顽抗,一旦城破,便要屠尽满城百姓。”

“闹得人心惶惶,不少大户人家,连夜带着家眷财产,逃出城去。更有青壮言语不想送死,不愿从军。”

“更有那等势利商贾,趁机哄抬粮价。以往一斗米不过十钱,如今竟增涨至百钱,足足翻了十倍。”

“着实可恨!”

裴季慌忙跪倒:“下官绝无泄露军机,刺史大人明鉴。”

“起来吧。”高楷挥手道,“我自是用人不疑,信任于你,你不必惶恐。”

“谢大人。”裴季放下心来。

高楷心中沉思,不过一夜之间,这谣言便传遍全城,闹得满城风雨、动荡不安。

这也太过快速,绝非一朝一夕可达。

“若我没料错,这背后必有人操控舆论,而且蓄谋已久,居心叵测。”

梁三郎面色难看:“卑职曾暗中查访这谣言的源头,却一无所获。”

高楷摇头道:“这幕后之人策划此事,必然百般遮掩,甚至料理好首尾,不会泄露一丝一毫。”

“不必再查了,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设法稳定粮价。”

民以食为天,粮食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重中之重。

若是任由谣言发酵,粮价暴涨下去,城中升斗小民很快便会买不起粮食,忍饥挨饿,沦为灾民,甚至饿死。

到时候,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惨剧,便要在眼前上演。

不用宗重楼来攻打,说不定百姓反而喜迎王师。他这个刺史,在吃饱肚子面前,不值一提。

梁三郎狠狠道:“郎君,不如派衙役将这些黑心肝的商贾捉拿,投入大牢,吃吃苦头。”

“量他们也不敢和刀子作对,必然乖乖平息粮价。”

高楷摇了摇头,心想资本家在暴利面前的贪婪行径,你绝对想象不到。

威胁恐吓没有半点用处。

裴季也是摇头:“此法不妥。”

“商贾重利而轻义,在巨量的钱财面前,便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况且,即便捉拿他们,粮价也无法下降,说不得变本加厉。”

“此事须得从长计议。”

高楷看他一眼,有些诧异,这裴季对商贾经济倒是有一番见解。

梁三郎不甘道:“难道就任由这些贼子肆意妄为,祸害军民,败坏郎君的名声么?”

裴季长叹一声:“如今之计,唯有去附近州县购粮,撑过这一关,那时再与这些奸商计较。”

梁三郎眉头紧皱:“府中钱财耗费大半,早已入不敷出,根本无力购买。”

“况且,千里迢迢地运送过来,便是一路上的损耗也承担不起,更遑论发卖。必是一个天价,恐怕与城中一斗百钱也不相上下。”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两人面色惨淡,只得看向上首。

高楷思忖片刻,缓缓道:“千里迢迢购粮,自然是天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如让粮食自己送上门来,我等只需等待。”

两人皆满脸茫然:“让粮食自己送上门来?”

若非眼前是高楷无疑,他们只以为是一个异想天开的疯子。

“没错。”高楷笑了笑,“三郎,你即刻张贴告示,宣布米价将再上涨一倍。务必让全城尽知,尤其是那些囤积的商贾。”

“这…”梁三郎满脸难以置信,“郎君,这岂不是推波助澜,助长那些奸商的气焰?”

他甚至有些怀疑,高楷是否气得失去理智了。

高楷淡笑一声,却并未解释:“你尽管去办,我自有道理。”

“是……”迟疑片刻,见高楷不像气昏头的样子,梁三郎只得硬着头皮去了。

裴季沉思许久,仍旧百思不得其解。

待出了高府,回转家中,他的夫人杨氏迎上前来,见他皱眉不语,忍不住问道:“夫君何故愁眉不展?”

杨氏是他的贤内助,善于经营理财,助他挣下好大家业,夫妻二人情意甚笃。

当下,他将今日之事说了。

杨氏沉吟片刻,开口道:“我虽不知刺史大人何意,但有一事,却是明白。”

“哦?”裴季好奇道,“何事?”

杨氏轻笑一声:“我若是附近州县的粮商,听到这好消息,必然将粮食运来城中贩卖。”

“那可是一斗两百钱呢,便是除去一路成本、人吃马嚼的花费,也有不少赚头。”

“原来如此,反其道而行之?”裴季恍然大悟,由衷赞叹道,“刺史大人果然是天纵之才,此计甚妙,妙不可言呐!”

……

却说那春秋书院,藏书阁中,荀夫子与三位弟子正端坐叙话。

这三人皆出身不凡,为兰州大族——吴氏、刘氏与周氏子弟。

唯有亲传弟子,才与授业恩师气运相连,受到重视。至于书院中其他人,不过是学生,如同记名弟子。

若是高楷在此,便可看到这三人气运惊人,个个头顶青气如云,正中更有点点红光。

左侧一位弟子,更有一缕紫光闪耀,这可是宰相之命!

这人便是大弟子刘文敬,其余两位一个名吴弘基、另一个为周顺德。

荀夫子抚须道:“为师之前吩咐,你们可都遵照而行了?”

三人齐声道:“不敢违师命,我等已劝言家族离开金城,前往渭州投靠李家。”

“如此甚好。”荀夫子颔首笑道,“那高楷命不久矣,迟早是宗重楼刀下亡魂。”

“留在城中,反倒危险。不如趁早离去,辅佐李家,争一份从龙之功,日后封侯拜相、光耀门楣。”

三人连忙躬身道:“谨遵恩师教诲。”

大弟子刘文敬忽然面露疑惑:“恩师,那高楷死期将至,本不足为虑,为何还要动摇粮价,这岂不是便宜了那些奸商?”

荀夫子笑道:“乱中方能取利,此法坏去那高楷名声,百姓必然唾弃。”

“日后,我等出面平息粮价,以李家名义行善事,赈济灾民,必能得民心所向,何愁大事不成。”

“至于高楷,不过是冢中枯骨,不必理会。”

刘文敬赞叹道:“恩师智谋无双,我等钦佩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