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药篓里的雪参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药篓里的雪参

作者:作者李涌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5-12 07:18:57 来源:书海阁

采药人传奇

破晓时分的叩门声:

寅时五刻,铁门环撞击的“咚咚”声惊飞了檐角宿鸟。叶承天披着晨霜推开医馆门,见台阶上坐着个灰衣老者,背篓里露出半截暗红根茎,须根如老人银髯般垂落,在月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您是云台山上的采药人吧?”叶承天嗅到篓中飘出的清冽药香,夹杂着雪水与岩石的气息,“这味药……怕是生长在海拔两千米以上的背阴崖壁,得吸纳十年以上的太行霜气?”老者浑浊的眼睛骤然发亮:“大夫好眼力!这是老山深处的‘云台雪参’,五十年才长这么一拃长。”

话音未落,老者剧烈咳嗽起来,手按右胸,咳出的痰里竟带血丝。叶承天扶他坐定,触其脉如刀刮竹席,尺部沉细欲绝,再看指甲泛青,唇色紫暗——典型的肺肾两虚,兼夹瘀热。“您每日在悬崖采药,风寒暑湿侵体,又常憋着力气攀援,肺气已伤,肾不纳气了。”

老者从篓底掏出个油纸包,里面躺着三朵干枯的“云台冰菊”,花瓣呈半透明状:“去年冬至在冰瀑下采的,想着能治咳血,可越喝越觉得胸口堵。”叶承天摇摇头:“冰菊性大寒,您本是虚寒底子,又兼血瘀,寒凝则血不畅啊。”

雪参与石蜜:草木的君臣之道

他忽然指着雪参根部的泥土:“您看这土,带着朱砂点,定是长在含铁矿的岩壁下,得地火与冰雪交蒸之气,故性温而不燥,最能补肺肾之虚。”说着取来医案,用狼毫蘸取松烟墨:“就用这雪参为主药,配太行山崖蜂的石蜜——此蜜凝结在岩缝中,得金石之气,能润肺通络。”

开方时,叶承天特意用红笔圈注:“雪参15g(切片,用云台山顶融雪浸泡三时辰),石蜜20g(烊化),加老山五味子9g、煅蛤壳30g(先煎),引经药取云台连翘心6g——连翘虽清热,心芽得初春风气,能引药上行入肺。”

对该处方的分析:

药物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现代药理研究

- 雪参: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肾、肺经。功能主治为益肾壮阳、补血活血、强筋骨、通经络,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痿、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可能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等作用。不过,用云台山顶融雪浸泡更多是一种传统炮制要求,无明确现代科学依据。

- 石蜜:即冰糖,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是蔗糖,可为人体提供能量,在方剂中常起调味及辅助润肺作用。

- 老山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五味子有抗氧化、保肝、调节免疫、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

- 煅蛤壳:味咸,性寒,归肺、肾、胃经。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等功效,可用于痰热咳嗽、瘿瘤等。现代研究表明,其含碳酸钙等成分,有抗酸及轻度镇静作用。

- 云台连翘心: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疮毒、风热感冒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连翘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等作用,其心芽引药上行入肺的说法,在现代药理中尚未有明确对应,但连翘本身有入肺经的特性,在方剂中可引导药物作用于肺。

君臣佐使配伍技巧与构方思路

- 君药:雪参,其益肾壮阳、补血活血等功效在方中起主要治疗作用,针对可能存在的虚损等问题。

- 臣药:老山五味子辅助雪参,加强补肾宁心、收敛固涩之效,与雪参协同针对虚证;石蜜补中益气、和胃润肺,一方面助雪参补虚,另一方面润肺以改善可能的肺部不适,且能调和诸药。

- 佐药:煅蛤壳清热化痰,可防雪参、五味子等温热之性导致的热象,同时其软坚散结等作用也可对一些可能的病理产物起到治疗作用。

- 使药:云台连翘心引药上行入肺,使药物更好地作用于病所,同时其本身的清热解毒等功效也可辅助治疗肺部可能存在的热证。

整个方剂的构方思路是通过雪参、五味子等补虚,石蜜扶正兼调和,煅蛤壳清热化痰以治标,连翘心引药入肺,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发挥益肾壮阳、润肺化痰、清热等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从现代药理角度看,方剂中的药物分别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菌等作用,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机体的虚损及可能存在的炎症等病理状态起到改善作用。

老者盯着药方,忽然从腰间摘下个葫芦:“二十年前在药王庙求的‘活血酒’,泡着穿山甲甲片,您看能用吗?”叶承天轻嗅酒气,摇头道:“穿山甲是生灵,如今满山草木皆可活血——您看这雪参的须根,形状不就像人体经络?用它通脉,胜似穿山甲。”悬崖上的药经:

人与草木的契约

谈话间,老者从背篓底层取出一本毛边纸装订的册子,封面绘着模糊的药王像,内页记着各种草药的生长位置:“这是祖上五代传下来的《云台采药记》,说雪参‘遇真医则现,遇贪心则隐’。三年前我摔断腿,是雪参藤自己从崖上垂下来,引我找到药……”

叶承天轻抚泛黄的纸页,忽见某页边角画着个特殊符号——正是三日前他在药王庙后崖壁看到的刻痕。“此符号是孙真人当年所创,意为‘留根养脉’。”他指着图中雪参根部的三缕须根,“采挖时须留其一,让药草能继续生发,这是人与草木的契约。”

叶承天笑着说,我这里还有一篇关于云台血参的故事呢。叶承天徐徐道来。

云台雪参缘

云雾缭绕的云台山,宛如人间仙境,神秘莫测。在这山间,世代流传着雪参的神奇传说。

相传,雪参乃天赐神药,有着非凡的灵性,它“遇真医则现,遇贪心则隐”。只有那些心怀慈悲、医术精湛且品德高尚的医者,才能得到它的青睐,寻得它的踪迹;而那些利欲熏心、妄图靠雪参谋取暴利之人,即便踏遍云台山的每一寸土地,也只能空手而归。

很久很久以前,云台山下的村落里住着一位年轻的郎中,名叫林修。林修自幼便对医学充满热忱,跟随村里的老郎中学习医术,他心地善良,常常免费为穷苦百姓治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林修的医术日益精湛,名声也渐渐传开,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仁爱之心。

有一年,云台山下的村庄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许多人都染上了疾病,高烧不退,咳嗽不止,生命垂危。林修心急如焚,他走遍了附近的山林,寻找能治疗瘟疫的草药,却一无所获。

一天夜里,林修在梦中梦到一位白胡子老神仙,老神仙告诉他,在云台山的深处生长着一种名为雪参的神药,能治愈这场瘟疫,但雪参极为罕见,且有灵性,必须怀着真诚之心去寻找。

第二天一早,林修便踏上了寻找雪参的征程。他沿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地攀爬着,一路上,荆棘划破了他的衣衫,石块磨破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丝毫退缩。

当他来到一处陡峭的崖壁前,正愁如何继续前行时,突然发现一条雪参藤从崖上垂了下来,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招手。林修心中大喜,他小心翼翼地顺着雪参藤攀爬而上,终于在一个隐蔽的石缝中找到了雪参。

这些雪参通体雪白,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宛如天上的星辰落入人间。林修正要采挖,却想起了老郎中曾说过的关于雪参的传说,他仔细观察,发现雪参根部有三缕须根,想起医者与草木的契约,便依照“留根养脉”之法,只采挖了部分雪参,留下一缕须根。

林修带着雪参回到村庄,将其熬成汤药,分发给患病的村民。奇迹发生了,喝过汤药的村民们病情逐渐好转,不久后,瘟疫便被彻底消除。村民们对林修感激不尽,称他为“活菩萨”。

然而,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一个贪婪的富商耳中。富商心想,如果能得到雪参,制成药售卖,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于是,他雇佣了一群人,带着工具,浩浩荡荡地前往云台山寻找雪参。

富商一行人在山中四处搜寻,他们不顾山林的危险,肆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当他们来到林修发现雪参的地方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雪参的踪迹。富商不甘心,命令手下人继续寻找,还大肆采挖其他草药,试图找到雪参的线索。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倾盆而下,引发了山体滑坡。富商和他的手下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但最终还是有许多人被掩埋在土石之下,富商也在这场灾难中丢了性命。

从那以后,云台山的雪参传说更加神秘。人们都说,雪参是有灵性的,它只帮助那些真正善良、心怀仁爱的人,对于贪婪自私之人,它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惩罚。而“留根养脉”的采药之道,也在云台山的采药人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人与草木之间神圣的契约,见证着医者的仁心与对自然的敬畏 。

时光流转,许多年过去了。云台山依旧云雾缥缈,雪参依然在山中若隐若现,等待着与下一位真医相遇,续写那神秘而动人的传说……

老者突然哽咽:“上个月我见雪参长势好,多挖了两株,结果回来就咳血……看来是触犯了药魂。”叶承天拍拍他的肩膀:“草木有灵,却也慈悲。您看这雪参切片,中心有个天然孔洞,像极了人的七窍——它生来就是为了救人,只要心怀敬畏,便是顺应天道。”

暮年的传承:

把药方刻进山石

日头升至医馆飞檐时,叶承天忽然带着老者来到后园的青石旁,取出凿子与铁锤:“孙真人在云台留下许多药方,刻在山石上,历经千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咱们今日也把这雪参方刻在此处,让后人知道,最贵的药材不在深山,而在医者的仁心。”凿子落下时,石屑纷飞如雪花,老者忽然从背篓取出株带土的雪参幼苗:“您在药方里留了‘雪参须根三钱’,我懂了——是让后人采挖时只取须根,不伤主根。”叶承天点头:“就像《千金方》里说的‘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采药治病,皆是与天地草木相往来,缺一不可。”

刻完药方,叶承天取出个锦囊,里面是前日绣娘送的刺绣残片,他将其垫在药篓底:“以后您采药,就带着这个,绣的是药王观草图,草木见了,自会亲近。”老者摸着绣片上的银针纹路,忽然老泪纵横——那针脚走势,竟与他采雪参时专用的“鹿角镐”弧度分毫不差。

医馆夜记:本草的心跳

亥时,阿林整理药柜,见叶承天对着新刻的石方出神,雪参切片在青瓷碗里舒展,竟似在水中轻轻颤动。“师父,这雪参好像在动?”

“那是它的药性在舒展。”叶承天指着碗中清水,“你看水纹,像不像人脉搏动?草木有性味,有归经,有升降浮沉,其实和人一样,有自己的‘心跳’。采药人懂它的生长之道,医者懂它的入药之法,患者懂它的救命之恩,这便是本草传奇。”

说着,他翻开老者留下的《采药记》,在末页题字:“云台雪参,得天地清刚之气,补肺肾而不腻,通经络而不伤。采之须留根,用之须存仁,此孙真人‘天人合一’之旨也。”笔落时,窗外传来山风掠过松林的沙沙声,仿佛满山草木在轻轻应和。

是夜,叶承天梦见自己化作雪参须根,深深扎进太行岩壁,头顶是千年不化的积雪,脚下是温热的地火,每寸根茎都在感受着天地的呼吸——原来药王留下的,从来不是某张具体的药方,而是让医者成为草木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每一碗汤药都流淌着天地的慈悲与医者的敬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