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 第165章 年5月10日 广东省公安厅郭曼国办公室

第165章 1966年5月10日 广东省公安厅郭曼国办公室

第一百六十五章

1966年5月10日

广东省公安厅郭曼国办公室

虽然没能抓捕钟立元也就是特务陈同甫,但抓获了冒名顶替肖重阳的潜伏特务韩家鸿,并使案件获得重大突破,因此当顾海滨等人回到局里,专案组的同事还是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从出差调查线索到破案并顺利抓获一名潜伏特务,仅仅用了半个来月时间,可谓神速。

要知道做政保工作远不像外人所以为的那样光鲜神气,有的干警奉命追查一个线索,苦苦追踪好几年,仍无结果;有的干警负责的案子,嫌疑人如惊鸿一瞥,何时再露头不得而知,只能日复一日地静静等待;有的嫌疑人一直没有反常活动,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只好长期暗中监视;凡此种种,劳苦艰辛,还必须严守秘密,不得与任何人透露。因此,政治保卫工作并不总是刀光剑影,惊心动魄,大部分时间是枯燥、乏味、日复一日的重复,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甘于寂寞的坚守,咬紧牙关,不计名利,没有奖金、勋章和掌声,有时甚至要以生命为代价维护国家利益,消除针对共和国的隐秘威胁。

从盐城传来消息,蒋以生和其他农场的目击者明确指认那天到黄非家里的人,正是陈同甫。

韩家鸿的招认、陈同甫的畏罪潜逃和目击者的指认,使黄非的死因昭然若揭,方梅的出差任务算是漂亮地完成了。她汇总了黄非的审讯笔录、韩家鸿的招供材料、陈同甫的背景资料、药物所的毒素检测报告等材料,急着坐飞机回厅里向郭曼国和陈振忠汇报。走之前,她让钱中兴先回盐城市局,告诉他一旦收到商调函并得到局里批准,即办理手续前往广东省厅报到;又嘱咐顾海滨买票送肖丽回衢州。肖丽哭哭啼啼不愿走,想留在上海打听肖重阳的下落,方梅和顾海滨心里都明白,以保密局的狠辣手段,真正的肖重阳多半在当年就已经遇难了,可又不能明说,只好婉言相劝,让肖丽先回去,待公安局查到下落就通知她。

朱青林亲自开车送方梅去机场,一路上满脸严肃,半天没开腔。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这个钟立元,也就是陈同甫,身份不是一般的小特务,从他潜伏的关键岗位而言,可以看出敌人的险恶用心,清除掉他,是为上海清除了一颗重磅定时炸弹。他也算得上是当年保密局寄予厚望的行动高手了,可是这次却被对方挑选出来执行毒杀黄非的任务,甚至不惜牺牲其生命,可见黄非也许知道一些很重要的情况,必须予以彻底灭口,以保护更重要的人。接下来就要看你们广东省厅如何挖出那只鼹鼠了。”

方梅点点头:“另一方面,也说明你们上海的政保战线工作卓有成效,当年特务如麻的上海滩被你们的铁扫帚打扫干净了,敌人也是黔驴技穷,这个陈同甫恐怕是极少数侥幸仅存的潜伏行动特务了。”

朱青林道:“你放心,我们已经组织了专门的追捕小组,顾海滨负责,会持续追踪线索,尽可能快地将陈同甫缉拿归案。这个家伙出逃在外一天,就多一分安全的隐患。”

当方梅和陈振忠走进郭副厅长的办公室,郭曼国把头从摊在桌面的文件上抬起,露出了招牌般的温和笑容,难得地开了句玩笑:“方梅回来啦,女将出马一个顶俩啊!”

方梅拿出从上海带回来的材料,言简意赅地汇报了在盐城及上海的调查过程和结果。

郭曼国和陈振忠埋头阅读方梅带回的材料,对黄非的审讯笔录看得尤为仔细。

“从黄非被害一事可以推断,这个黄非极有可能跟那个西江一号有关系。大致的逻辑是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内部调查涉及到原国民党广州第一监狱,也就涉及到前看守黄非,西江一号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便紧急通知了境外的特务组织,要求派人除掉黄非,还指明了黄非现在的住处;境外特务组织为保护西江一号身份不暴露,运送蓖麻毒素至境内,并指示潜伏特务陈同甫取到毒素后,执行毒杀黄非的计划,造成黄非死于心肌梗死的假象。由此可见,这个西江一号身处的职务能接触到我们内部调查的情况。”陈振忠率先说。

沉默了一会儿,陈振忠又接着说:“这个黄非多半是见过西江一号的,这一点西江一号心知肚明,否则,西江一号不会紧急向情报局求助,情报局也不会花这么大代价把黄非灭口。不得不说,敌人这一手走到我们前面了,导致我们线索中断。”

郭曼国谨慎地说:“根据方梅调查的结果,黄非被敌人灭口看来是确凿无疑的,但黄非是不是西江一号的知情人,这一点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有一点能肯定,那就是敌人的举动,逆向证明了我们的清查方向是正确的。方梅,你工作完成得很漂亮,接到你打来的电话,我已经安排重点秘密排查厅里的两类人员:一是曾经被捕并拘押在前广州第一监狱的人,特别是46、47、48这几年曾经被关押的人;二是有条件接触到我们内部调查情况的人。这两个圈子的交集点应该就是重大嫌疑人,名单很快就会汇总上来。这两个圈子并不大,已经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内部调查难度,这首先要归功于你。”方梅摆摆手:“现在评功摆好为时尚早,目击者指认了,陈同甫就是去大丰找黄非的人,但是要定陈同甫的罪,证据链还不完善,他本人现出逃在外尚未抓获,毒素的来源尚不清楚,还有相关的检材还要拿到北京找有关权威部门复检。”

一席话说得郭曼国和陈振忠都频频点头。

郭曼国说:“黄非被灭口应该说是明确无误的,这给我们挖出潜伏特务指明了方向。至于逃跑的那个陈同甫,估计也跑不了多远,跑出境的可能性也不大,多半是化妆隐匿起来了,就让上海的同志去抓吧。方梅呀,陈同甫还没抓到,毒素复检的事情就没那么急迫了,我想让你先参加内查小组,一起排查我刚才说的那两个圈子,你今天就去找政治部郑主任报到,内查小组人很精干,都是历史清白、久经考验的同志。我们厅的干部里有不少曾经有过地下斗争经历,其中有一部分人曾被捕入狱过,你们的工作就是尽快地、秘密地通过调查工作,确定西江一号的嫌疑人,同时又不能冤枉和误伤战友。等完成了这项工作再回北京复检,顺便补探亲假,这个五一节你也没过踏实,北京的周处长又该说我们广东省厅不近人情了。哦,对了,那个钱中兴,我已经给盐城市局发商调函了,他是个人才,他过来对我们的法医室和物证鉴定会有很大帮助的。”

方梅站起身:“是,郭厅长,我现在就去找郑主任报到。”

陈振忠也一同站起身,与方梅一起出了门,一转头又只身回来,掩上门说:“郭厅长,还有个情况,605上次来信说,在香港站刘站长办公室曾经看到过一张半掩半盖的纸条,上面有‘苏大丰’几个字,他怀疑是个人名,担心敌人有阴谋,便发给我们查一下这个人。看完方梅带回的资料,我有了新的想法,这‘苏大丰’会不会不是人名而是地名?”

“地名?”

“对,江苏大丰!”

“完全可能!”郭曼国激动地站起来:“605看到的很有可能是西江一号向敌特机关指示黄非住址的信,或者是情报局总部把西江一号的请求转发给香港站的电文。这说明指示是由香港站发出的,毒素也很有可能是香港站提供的!原来我们一直以为,以西江一号的重要性,应该是情报局高层直接控制的,这个情况说明情报局总部很可能把西江一号这个关系交给香港站了。”

陈振忠也兴奋地搓手:“那么,完全有机会通过605搞清西江一号的真实身份了。”

郭曼国踱了几步冷静下来,摇摇头:“老陈,你暂时不要给他压任务。查出西江一号是当初交代给他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根弦他会绷着的。但现在是非常时期,陈伯刚刚遇害,他正身处险境,现在最大的任务是保障他的安全,还是让他继续缄默。只要西江一号下放给了香港站,总会有机会查清的。”

“是!”

“另外,还有一件事。”郭曼国招招手让陈振忠坐下,递给他两份报纸。“这两天的报纸看了吗?”

陈振忠有些摸不着头脑:“太忙,没仔细看,翻了翻。”

郭曼国犀利的目光从眼镜片后投射过来,点了点报纸的大标题:“那你现在看。”

陈振忠急忙拿起报纸,一份是前天的《光明日报》,通栏大标题是《擦亮眼睛 辨别真假》;另一份是今天的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大标题赫然写着《评“三家村”》。陈振忠一目十行看着,如堕五里雾:“这跟我们的业务工作没有什么关系呀?”

郭曼国语气严肃地说:“拿回去好好看,你这个政治保卫处长,可别光抓保卫忘了政治啊!”

陈振忠还是不太明白:“郭厅长,政治这根弦我们处里可是绷得很紧的。”

郭曼国意味深长地摇摇头:“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的形势变化看,也许一场深刻的政治运动就要来了,我不希望你们丧失政治嗅觉啊。”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