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 第206章 年1月15日 泰国美斯乐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第206章 年1月15日 泰国美斯乐

作者:以德服人915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2 10:20:39 来源:书海阁

第二百零六章

1969年1月15日

泰国美斯乐

所谓“军部”不过是一栋大一点的吊脚竹楼,楼前的相对平整的小广场上,参差地站着一支三十名老兵组成的“仪仗队”,队员们年纪都不小了,个头也高矮不一,却身着清一色的卡其色作训服,胸前统一挎着俗称“黄油枪”的美式M3冲锋枪,看得出是做了精心挑选和准备的。

两名佩着少将肩章穿着军便服的军官立正站在军旗下,领头的中等个子、年纪很大的圆脸少将见四人小组款款走来,跨前一步向领头的周仁俊敬礼,用云南口音大声喊道:“总指挥兼第5军军长段希文欢迎国防部长官前来我部视察!”

另一名个子稍高,皮肤黝黑的少将也紧随一步,立正敬礼喊道:“第5军参谋长雷雨田欢迎国防部长官!”

“哎呀,段老将军,不敢当啊!”周仁俊客气地紧紧抓住段希文的手寒暄道。

小组的其余三人也顺序挨个与段希文、雷雨田握手致礼。

“请国防部长官检阅仪仗队!”段希文一声暴喝。

“立正!”随着口令声,三十名老兵挺起胸膛,一齐注视着慢慢在他们面前走过的周仁俊。

虽然表面上大家都是少将,但段希文和雷雨田的少将军衔更多的是一种荣誉,不太名实相符,手下只有些老弱残兵,而周仁俊可是货真价实代表“国防部”来的特使,因此段、雷二人很给周仁俊面子,一把年纪了,不仅执下属礼,还特意安排仪仗队欢迎仪式,这让周仁俊容光焕发,心情极好。

“诸位,请!”段希文把几人请上作为军部的竹楼。

一上竹楼,楼上布置的画像和旗帜,让参加过“国民党九全大会”的田之雄产生了一阵恍惚,仿佛是“九全大会”主席台的极其简陋版。

吊脚楼是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特有的建筑,就地取材,纯用竹子搭建,茅草屋顶,四面透风,在潮湿多雨地带,便于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一行人走在竹楼上“吱哑”直响。主宾数人在竹编的长条桌两边坐下,坐在田之雄身旁竹椅的曹少武低声问道:“罗组长,不是93师吗?怎么又出来个5军?”

田之雄压低嗓门:“93师是他们早先自称的番号,后来号称五个军呢,1、2、4军随李弥撤回台湾了,还剩3军和5军,其实都没多少人;5军在美斯乐,号称有3000人;3军在清迈的塘窝,据说有1000多人。”

“噢……”

“段总指挥、雷参谋长,我先向二位介绍一下我们特派小组的其他成员:”

周仁俊站起身,一扫几日来翻山越岭的狼狈,声音洪亮一一介绍道:

“‘国防部特情室’谢达临上校。”

“‘中执委二组’罗清泉中校。”

“‘国防部情报局’曹少武少校。”

几个人没穿军装,自然无法敬军礼,便各自起立,向段、雷二人躬身点头示意。

周仁俊派头十足接着说:“我们四人小组蒙上峰委托,受国防部指派,专程前来慰劳孤悬海外、辗转在泰缅山区艰苦奋斗的**93师孤军。你们历尽艰辛,英勇奋战,打破了缅方政府军的围剿,创造了世人皆惊的战绩;你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泰北山区建立起了牢固的根据地;你们无惧千难,克服万险,坚持敌后凡二十年之久,坚守反攻的前哨阵地;你们的功绩让台湾军民无一不深深敬佩;你们的精神让自由世界的人民无一不为之惊叹;你们是**的楷模和典范。在此,我谨代表‘国防部’对英勇的93师诸位弟兄及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段希文、雷雨田一起起立立正,异口同声:“为党国效劳!”

谢达临站起身,双手托着随身的公文包,沉声道:“临行前,上峰亲口委托我向段老将军、雷将军及93师的弟兄转达问候,并嘱我将此十万美金赠予贵部,聊表心意。”

段希文双手接过公文包,脸上一副深受感动的表情,朗声道:“感谢上峰关怀!”

周仁俊心里多少有些不虞,他知道士林官邸特批了十万美金带给段希文的事,让他不爽的是谢达临的用词,又是“亲口委托”,又是“嘱我赠予”,不就凸显你是士林官邸侍从室的人吗?那把我这组长往哪儿摆?我这个少将不成了摆设了吗?心里嘀咕,脸上却没表现出来,依旧笑容可掬,带头鼓掌。

周仁俊的一席话说得辉煌大气,尤其是其中的排比句鼓舞人心,慷慨激昂,可仔细听下来,没有一点干货,还不如谢上校递过来的黑色公文包实惠呢。虽然这十万美金对于几千口嗷嗷待哺的老兵和家属而言,绝对是杯水车薪,比段希文心里的期望值低了许多,可好歹聊胜于无啊,况且,这还是上峰亲口嘱托的带着光环的款子。段希文腹诽不已,他把公文包顺手交给雷雨田,感慨万千诉起苦来:

“方才听到谢上校转达上峰的亲切问候,以及国防部周长官对我部的高度评价,希文感激涕零,难以自己啊。自从1949年,我第8军和第26军残部撤到缅甸,重整成为93师以来,已经整整二十年了。我们从开始出境的2000多人,高峰时加上眷属逐步扩展到一万多人。其间,大陆方面曾与缅甸当局合谋,派共军出境作战,压迫我部的生存空间;后来缅甸政府军又多次派重兵围剿我们,但我们从不畏惧,在无援兵、无给养、无配合的条件下屡败缅军,还击落了缅军的飞机,击毙了缅军的空军司令;不仅我们要和缅军打,还要和掸族、佤族、克钦族的地方武装打,和各种土着部落打,和这一带的毒枭武装打,和热带雨林中的毒蛇猛兽打。我们还要在这深山老林里,自己开荒,自己种地,自己生产;有了伤病,没有医药,能扛则扛,扛不过去就是死;有了孩子,只能自己办学校;......唉,其中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啊,可我们都挺过来了。”“1954年,我们第1、2、4军一部分弟兄及家属随李弥老长官撤回了台湾。1961年,柳元麟将军又率4000多人撤走了,我们剩下的人更为艰难。尤其是1965年后,国府方面以我们抗命为由,干脆中断了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军费和补给,又加上缅军威逼利诱企图让我们加入缅籍,为他们当炮灰与游击队作战。不得已,我们只好扶老携幼向泰国北部山区转移,直到在此建立根据地。目前在美斯乐这里,我们5军连老兵带家属,老弱病残加一块不到3000人。”

“现在,大陆我们已经回不去了,台湾方面又不接纳我们,我们只好跟泰国政府谈判。我们都是中国人,连死去弟兄的坟墓都向着家乡的方向。我知道台湾方面对我们不愿再袭扰大陆,反而与泰国方面谈判颇有微词,可现实是,原先二、三十岁的官兵现在都四、五十岁了,我们不怕打仗,不怕牺牲。但我们怕没有国籍,没有希望;我们怕我们的孩子以后就窝在这深山丛林中,重复我们这一代的悲剧啊!”

段希文痛切陈词,泪流满面。

他擦了把脸继续说道:“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是93师的老长官,我当年完全可以随李弥老长官一同撤回台湾享清福,但我没有这样做,我不忍心看着这些忠勇之士被人抛弃,我要留下来跟剩下的弟兄生死与共。我很感激‘国防部’能派小组来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诸位军衔各有高低,可在我看来,从上级军事机关来视察的,都是我们的长官,我恳请诸位长官回去后能帮我们向最高当局剀切陈词,不要抛弃我们这支含辛茹苦达二十年的党国孤军!”

段希文并不是当初跟着残军跑到缅甸的,但在军中的资格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老,而且是真正的93师老长官。他在任滇军58军少校营长时就开赴抗日前线,到抗战胜利时已经是陆军93师少将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了。1949年他任师长时,部队被解放军全歼,他孤身一人逃到香港,后被李弥招募到金三角地区,管控这支残军。他一席如泣如诉的讲述和不顾尊严的诉求,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竹楼里一派凝重的寂静。

周仁俊和谢达临都是带着各自的秘密任务来的,汇报对象不同,了解情况不同,各自的任务自然也不同。只是两人彼此不通气,也不可能互相通气。

周仁俊的任务是核实有关这支孤军正与泰国政府就集体加入泰国籍进行谈判的传闻,如属实,则想办法果断阻止;还有一项任务是核实该部在泰缅交界地区大面积种植罂粟,并从事毒品贸易的情况。

谢达临接受的任务,则是考察该支武装的战斗力和忠诚度,评估在紧靠大陆云南地区建立反攻基地的可能性,深入了解部队对袭扰大陆抗命不从的原因,然后亲口向士林官邸汇报。谢达临心里清楚,自从“八六海战”之后,国民党内部引起了强烈震撼,大家都明白大陆方面的海空军实力已经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台湾方面,如此一来,曾经做出的宏伟计划即将化为泡影,支撑台湾军民的精神支柱即将面临崩溃,上峰急需拿出实质性的举措来维护宏伟规划的希望,那么在**身旁存在一个成建制的**基地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当然,这些想法谢达临不会跟周仁俊提起,更不会跟段希文交底。

田之雄和曹少武更不会说什么,也没什么可说的。“中二组”和情报局都没有给他们布置明确的任务,只是听周仁俊交代任务。按田之雄的理解,就是代表“中二组”和情报局,带双眼睛来看,回去后向背后的机关汇报就行。如果还有,就是通过与情报局曼谷站接洽,保证小组一路安全。简单地说就是,我来了,我看了,我没缺位啊。

大家都严肃地沉默着,各自想着心事,表面上却还要显得是被段希文的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所打动,气氛很凝重。

参谋长雷雨田开腔打破了沉寂:“各位长官远道而来,在泰北丛林山区跋涉数日,倍加辛苦。总指挥备下了薄酒为大家洗尘,请诸位移步。请!”

中饭时间早过了,晚饭时间又还早,几个人汗流浃背翻山越岭早就又饿又渴了。领他们一路过来的军部参谋在前边带路,段希文和雷雨田在后边陪着,移步到旁边的一座竹楼。竹楼门口早有一排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军官等候已久,远处还有一群衣衫褴褛大小不一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这边。

段希文一一向小组四人介绍,都是5军的师长、团长、参谋长什么的,周仁俊和谢达临矜持地与他们一一握手。他们知道,这些所谓的师长、团长既没有在国防部备案,也没有正规提拔程序,更领不着军饷,都是段希文自己委任,对外唬人、对内安慰而已,以前顶多是个连排级小军官,他们的老团长李国辉和谭忠早在十几年前就被李弥和柳元麟夺了军权,去了台湾。

四人小组在大家前呼后拥中走进吊脚楼,里面早已备好了两桌酒席,桌子上的各色菜肴叠盆架碗满满当当。田之雄注意到盛菜的盘子五花八门大小不一,显然是从各处好不容易凑起来的。他心情很复杂,既为这支被台湾方面所抛弃的孤军处境感到悲哀,又对随军的一大批老弱病残同胞被迫生活在这深山野林之中感到心酸。

随行的军部闻参谋从马驮的篓子里拿出几瓶从曼谷带回的洋酒,逐一倒上。

段希文站起身,端起酒杯,朗声道:

“来,这第一杯酒,让我们共同遥祝上峰身体健康!

这第二杯酒,我们5军的弟兄一起来敬不辞辛苦远道而来视察我部的诸位国防部长官!

这第三杯酒,让我们预祝美斯乐的未来繁荣富裕、兴旺辉煌!”

“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