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 第232章 年3月13日 香港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第232章 年3月13日 香港

作者:以德服人915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2 10:20:39 来源:书海阁

第二百三十二章

1973年3月13日

香港

田之雄刚一进办公室,副组长施然就急匆匆地找上门。

“组长,那个家伙又现身了!”

“哪个家伙?”

“周比利啊,就是几个月前突然失踪的那个。”

“哦,怎么样?”田之雄心一下提起来了。

这个周比利是前年曹少武被弄回总部后,在审讯中招供的一个联系人。曹少武交代,跟他见过两面,认为他交游广泛,在香港朋友很多,有一定背景,便想发展他为情报局的线人,但曹少武对他了解有限,又语焉不详,总部方面高度怀疑此人是共方的情报人员,便把资料发给程民康,让他好好调查一下周比利的背景。程民康怀疑是曹少武为了保命胡乱咬人,没太在意,便把资料交给了田之雄随便查查。

田之雄又转过头交待施然,让行动组查一下,明确指示:找到此人后,只跟踪监视,不得擅自行动,他担心这个人真是我方某个单位的情工人员。

没想到,当去年行动组找到了这个人的踪迹,并秘密跟了他一个多月,愣是不知道他的职业是什么,而他的交际实在很广泛。三个月前,就在施然命行动组进一步深入调查时,这个周比利突然失踪了。

“把跟踪记录拿来我看看。”

“我带着呢。”施然忙从随身的皮包里取出一叠材料。

田之雄反复看了两遍,跟踪记录很详实,时间是去年11至12月间的,从周比利每次出门的时间、路径、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的相貌、穿着,甚至住处的窗户打开过几次都记录在案。

施然看着田之雄有些困惑的表情,说道:“很奇怪吧。”

“说说你的看法。”田之雄把监视记录递还给施然。

施然道:“周比利肯定不是他的真名,也许只是他若干个化名之一。行动组有一次偷偷打开过他的信箱,寄给他的银行信函、水电费单据等函件上至少有三个名字:周比利、周正义、黎世芳。最有意思的是他的行踪,在一个半月中,他去过香港大学三次,去过港督府一次,去过新华分社两次,去过《香港商报》一次,去过《华盛顿邮报》驻港记者站一次,去过九龙工会联合会一次,去过香港新华书店两次、澳门新华书店一次,去过金银和九龙股票交易所各一次,去过澳门赌场一次,去过半岛酒店喝下午茶三次,每次见的人都不同;还去过美国驻港领事馆两次,去过大和株式会社驻港办事处一次,与香港的富豪也有联系,曾出席李家、周家、霍家举行的晚宴……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不简单,说是记者吧,记者没他有钱;说是文人吧,也没见他有什么文章见报;说是商人吧,没见他公司在哪儿,做过什么生意;说他是共谍吧,他又出入过美国领事馆。从曹少武的口供上看,此人是情报人员的可能性很大,也许是个掮客或情报贩子。如果是对方的人,那一定是个十分危险的人物。”

听着施然的介绍,田之雄在心里马上形成一个判断:这个叫周比利的家伙,肯定不是我方的情工人员,因为他行事太过招摇,没有起码的纪律观念。只有没有危机意识的人和把香港看作是自己地盘的人,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查过他的底没有?”

施然摇摇头,“用他的几个名字和照片,通过我们在香港警方的内线查过,没有任何结果。也就是说,他不是香港居民,极有可能是外籍。”

“他失踪了几个月,去哪儿了?”

施然依然摇头:“不知道,也许他在香港另有多处住处。”

田之雄想了想,道:“如果他没有意识到被监视,应该不会随便改变住处的。你让人去查他失踪那个时间点的出入境香港记录以及航班登记信息,我怀疑他那段时间有可能出境了。”

“是,我马上布置下去。”

“还有,”田之雄沉思了一下又说:“如果这个人是共谍,恐怕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何以见得?”

“曹少武在口供里说,见过此人两次。曹少武是什么人?情报局香港站的行动组长啊!对方主动接触他,一定是知道曹少武的真实身份的。如果他确系对方驻港重要人物,即使想策反曹少武,他也不可能贸然亲自赤膊上阵啊。就算是曹少武早就投向对方,那也有专门的联络员去联系,他怎么可能在香港堂而皇之与曹少武见面,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他们的作风和内部纪律。”

施然年轻,工作有一股子冲劲,做梦都想着建功立业获奖授勋,但几番工作下来,他对他的上司罗清泉有了新的认识,从分析判断的能力到看问题的角度,都令他心悦诚服。

“组长,要不要给他上手段?比如在他的住处装个窃听器什么的?”

田之雄摇摇头:“还是谨慎些。现在曹少武已经伏法,台湾那边只是把周比利列为可疑人员让我们查清楚。即使要对他采取手段,也要报上峰批准。再说,如果对方确系有经验的特工,贸然上手段很容易打草惊蛇。现在行动组几个人在盯他?”“四个,韩东明负责。”

“告诉韩东明,加一倍的人手,严密监视,但要注意方法,远远挂住他就行,千万惊了他。另外从航班记录入手,查他用的护照,搞清楚他的身份、国籍和他背后的主子。”

“您的意思是他十有**用的是假护照,如果查实他用的是假护照,我们就可以动用警方的内线扣住他审清楚?”

“不,我的意思是绝不能让香港警方察觉我们的行动和意图。”

“明白了,我这就去通知韩东明。”施然刚站起身,桌上的电话响起。

“边位?”

“雄哥……”电话里传来大牙急切的声音。

田之雄手捂听筒对施然说:“没事,你先去吧。”

待施然走出房间关好门,田之雄才问道:“大牙,怎么了?……”

电话那头传来大牙带着哭腔的声音:“大佬,你看今天的报纸了吗?”

“没看,我忙到现在还没工夫翻呢,有什么大新闻?”

“股票暴跌啊!恒生指数大跌了40点!”

田之雄对股票指数没概念,也就是大牙上周为炒股的事找他,他才看了看报纸上对股市的评论,他不知道恒生指数跌40个点对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

“上周五不是还涨到1774点说是创历史新高吗?你那个股票经纪还说能再涨两个月呢?”

“叼昛老母!”大牙忍不住爆了粗口:“雄哥,你说我怎么那么倒霉呀,怎么我一买就开始跌呀?”

“蚀咗几多?(亏了多少?)”

“我买的四只股票全都跌了,一只跌了百分之五多,有两只跌了百分之七多,香港天线最离谱,跌了快百分之二十。加埋一齐(加在一起)好几百万没了,轩尼诗一年都赚不回来!”大牙的声音非常焦虑。

田之雄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稳了稳心神才道:“大牙,该说的那天我都说了,股票呢就是个投机生意,不是光有钱够胆就可以玩的。除了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运气。以你的个性,我觉得你不太适合做投机生意,还是转返头(掉过头)做些实业呀地产呀比较好点。”

大牙的声音变得哀怨起来:“怪我运气不好,指数涨了一年多,看人家赚钱眼红,我刚把身家投进去就碰上大跌,叼!也怪我那天喝多了没听你雄哥的话。”

“接下来怎么办,大牙你要想清楚喔。”

“冇办法嘅(没办法呀),我现在就是马上收手都不行,资金都是从银行抵押贷出来的,卖光了都不够还银行的债,只能往下搏。经纪公司说,大跌是因为前期涨太猛,回调一下更健康,从大趋势看不改牛市的势头。”

田之雄劝道:“大牙,这些年你攒下点身家也不容易,还是要为长远做打算,何况手下还有一大堆兄弟等着你搵饭食(找饭吃)。前头,我看了本关于投资的书,是个华尔街的鬼佬写的,他有句话我很赞同,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你说是不是?”

大牙有气无力地答:“唉,再等等看吧,要是股市反弹了,我就都估清掉,听你雄哥的,守着轩尼诗,做做地产,收收租子,稳当些。唉,这股票太他妈刺激,玩不起。行了,雄哥,耽误你正事了,回头请你饮茶,我挂了。”

放下电话,田之雄拿过案头的一叠报纸,一连串耸人听闻的大标题立刻映入眼帘:

《恒生指数暴跌40点》

《大盘指数突跌2.2%》

《恒指创年内最大跌幅,牛市戛然而止?》

《警方破获伪造“合和股票”大案,引发股指大跌》

……

田之雄翻看着各大报纸的财经新闻,标题和内容都足够震撼,他自己在股市里一分钱都没投,倒不觉得肉疼,没什么切身体会,只当是增加些对资本主义社会证券市场的一些认识。他不知道1973年3月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对很多香港人来说,是彻底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一个周末。

让所有人都无法想象的是,在接下来的第二个和第三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又连续下跌了60点和70点,也就是说,在三个交易日里,股指下跌达到百分之十。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仅仅是持续一年多股灾的开胃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