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山脚下有人家 > 第15章 大采购

山脚下有人家 第15章 大采购

作者:酸汤肥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13:22:24 来源:书海阁

叶云华只是微微笑了笑,不接话。上次的连翘急用,价格也是在秦大夫认可下给的。但这白尾青龙蛇在邑朝应该是很难得的,看到吴掌柜脸上一闪而过的心虚,这个价还不够。

叶云华作势要背着背篓,提着筐子走。吴掌柜急了,直接挡在叶云华面前说:“叶娘子,我也不说其他的,一口价二百两,这白尾青龙就卖给济世堂,那铁皮石斛我给你按上上品收,每斤五两银,共计三百两,以后你在奉阳县济世堂拿药全部都按成本价给。”

叶云华把东西都放下,用欢快的声音说:“吴掌柜,成交。”有些事见好就收,这应该还没到吴掌柜的心理底价,还能往上提一提,但没必要,做人留一线,细水长流,并不是每次都有好运气,以后采到普通药材也还得继续卖的。

济世堂作为奉阳最大的药铺,收购各种药材,要的量大,不仅自家药铺用,也送往其他药铺,连翘吴掌柜还要继续收,叶云华回去还得继续把剩下的摘了,蚊子腿也是肉嘛。这次的白尾青龙属于意外之财,不是每次都有好运气的。

吴掌柜见叶云华同意之后,立马去拿了登记簿给叶云华签字,按照叶云华的要求拿了两张百两银票,八张十两面额的银票,其他的拿碎银和铜板。

有了这钱,叶云华也想着房子可以按照大面积的来盖,这钱得预留出来先。

手上宽裕了,叶云华计划着买些可以做菜的药材,走到药台前面,跟药师报了八角,花椒,桂皮,香叶,草果,丁香,陈皮,白芷等,这些常用的做菜香料药材都得备一些,这些卤肉可香了。

在问过柜台的药师,确定以及肯定没有辣椒,换了名称问也是没有,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子 ,辣茄,看来这辣椒还没传到这边来。

不过听吴掌柜说过,邑朝和周边国家通商后,府城每年倒是有些外邦人拿着稀奇古怪的东西来换茶叶丝绸和瓷器。

叶云华想起辣椒在一开始传进来的时候,辣椒因为颜色鲜艳是被当成盆栽观赏的。番茄,土豆,玉米,番薯这些也还没见过,得找个时间去府城看看或者去沿海地区看看。

虽说邑朝建立的时间就十几年,但已经对外贸易也有两年了,或许有些种子传入了但没推广开也说不定。

在买好做菜用的药材,还跟吴掌柜要了个大的药碾子和各种药筛子,还买一些金疮药,跌打损伤药,石灰粉,雄黄粉,硫磺粉,松香粉,磷粉,芒硝粉,樟脑粉。这在济世堂杂七杂八合着花了九两二钱银子,这还是吴掌柜按照成本价给叶云华的。

这钱可不禁花啊,主要还是成品药太贵了,好的金创药一小瓶就三两了,肉痛可是也得备用。让伙计帮忙把自己买的药材和碾子筛子都打包好,等下午赶车过来拿。

叶云华跟吴掌柜要了一些纸和几块木炭,在后厅写写画画,画完后挑着筐子从济世堂出来,先去找老陈头,给了订金给他。

然后直奔最近的吃食摊子,要了一大碗面,外加几个肉包,一共三十五文,结结实实地吃了一顿饱。这具身体就像无底洞一样,吃多少也不见长肉,但吃得多吃得好,很明显力气就上来了,看来也得把以前的拳脚功夫捡起来了。

在现代伍爷爷和自己的亲爷爷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考上警校或者军校,哪知道自已背调时因父亲醉驾,情节严重过不了政审,阴差阳错之下去了另一所学校,毕业之后当了一名码农。因为工作和生活慢慢就把以前伍爷爷教的落下了,后面伍爷爷和爷爷奶奶都相继去世后,自己更是把全部心思放到工作上,项目结束,公司集体放长假,准备去旅游,自己熬夜刷旅游攻略,一觉醒来就到这了。

这具身体的底子比自己现代的要好,只要调理好身体,把伍爷爷教的拳脚功夫重新练好,在这邑朝也能好好活下去的。

有钱了,来到布庄,找到上次的伙计,问清楚价格,买了两套细麻衣裤五百二十文,两套棉衣裤一两二钱,买多两套能换洗,天气渐渐冷。

细棉布不同颜色的也各裁了五尺,一共五个颜色的细棉布,五百文。棉被六斤重的也买了两床二两四钱,棉花也买六斤七百二十文,棉线也备一些,伙计送了不少针线。自己可以给自己缝点简易版月事带,这具身体也有十五岁了,调理好身体,月事随时会来,得早早做好准备,让上次的伙计将东西都打包好,给了一半订金,下午来拿得时候再付剩下的。

照例来到米粮铺子,秋收后天气慢慢冷,粮价会涨一点,早早囤点粮食会好些。叶云华想了想,今天包了老陈头的车,那就囤些普通大米一百斤,糙米一百斤,白面五十斤,菜籽油拿了最大的油罐子装了三十斤,共计四两六钱,让老板送了个罐子。

花生油在奉阳还没见过,听掌柜的说在南方一带有这花生,叫长寿果,一般做点心比较多,榨油还是比较少。让掌柜帮忙留意花生油,然后将东西打包好付一半订金,等下午忙完再让老陈头过来一起拉走。

转身来到官盐铺子,想着要腌些菜,买了二十斤粗盐,一两二钱,这种盐的杂质相对少些,口感也会好些,就是贵的离谱。

用在米粮铺送的罐子装好盐,拎着来到酒铺。买了两坛子两斤的酒,两坛子酒就要四百五十文,真的贵。一坛子平时炖肉去腥放一点,另一坛子晚上拎给村长,找村长确定盖房的地,还有问问买地开荒的事。

将东西都放到背篓里,拎着筐子来到杂货铺,挑了一些腌菜的坛子和一些放东西竹筐,大背篓,簸箕,水缸,木炭,油灯,灯油,澡豆,酱油,糖,陈醋,白醋,洗澡桶,木盆,锁等等,东西要得多量也多,也是让掌柜和伙计打包好,共计二两三钱,给一半订金,下午再来拿走。

随后来到打铁铺,找了掌柜订了改良后的曲辕犁,将在济世堂后厅画的图拿出来,还有铧式犁,三角锄子,三齿耙子,田括铲,尖镐,铁杈这几样现代农村常用农具。

掌柜的一看这些,眼睛都亮,这些都是种地要用的好工具。尤其是在叶云华讲了这些用具的构造,还有打制过程中注意的厚薄,掌柜深知这些用具能在普通百姓的地头田间用上的话,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