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乱世边军一小卒 > 第103章 这...这并不是不可能啊!

马作的卢飞快!

从紫水河谷到朔州府,两匹马轮换赶路,不到一日时间,就能抵达。

“裴大人,他便是那位深入鞑子后方,联络乌丸,偷袭王庭,俘虏鞑子家眷的赵什长!”

朔州府。

河东道节度使裴伦的临时办公府邸。

黄常带着赵暮云一进来,便对正在书桌后面办公的裴伦大声介绍。

“卑职朔州折冲府静边军镇延庆墩烽燧台什长赵暮云,见过裴大人。”

官场的礼节还是要遵循,赵暮云赶紧对着裴伦行军礼。

裴伦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走了出来,一脸堆笑打量着赵暮云,出声赞道:

“呵呵,还赵什长,马上就是赵都尉了!我要是没说错的话,你绝对是大胤百年以来唯一一个半年内连升三级的士卒,也是第一个如此年轻的都尉!”

“上一个这么年轻的都尉,还是二百年前,在大胤开国之时!”

赵暮云也在暗中观察裴伦。

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

他以为这个与范南争权夺势的政敌会是一个长相阴险的家伙。

可事实却出乎他的意料。

裴伦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相貌堂堂,一副为人正派的模样。

他身上少了范南的那种儒雅书生意气,多了几分军营粗豪气息。

脸偏黑,似乎久经边塞风霜,应该也是从军中一步步做到节度使的位置。

边关重镇的节度使,相当于赵暮云上一世某区的司令,已经步入了一个国家高级军官行列。

大胤的军队目前是以折冲府为一级战斗单位。

而一府的军队统领为都尉,都尉有统兵练兵之权,却无调兵之权!

平日守卫一地,不能擅自离开防区。

只要到战时,由兵部或者兵部授权道一级来指挥作战。

那么,根据战争规模和战斗序列,又临时设置校尉、中郎将、将军三级将领。

刚刚结束的朔州之战,范南作为督师,受朝廷委派,应该为中郎将或将军一级。

而范南派出的两支伏击部队,可以分别设置一名校尉了!

那能担任校尉者,便是河东道一级节度使同等级官员,如裴伦等。

只不过,在这一场大战中,范南把裴伦安排到了后勤督运粮草位置,自己以督师的身份直接指挥二十三个府的都尉。

赵暮云此刻看到的裴伦,想必也是一个善战之人。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裴伦能在河东道节度使这个位子多年,有他自己的本事和底蕴。

如果范南放权给裴伦来指挥这一场战役,说不定结果会截然不同。

但假设只是假设,这场战役已经尘埃落定。

范南兵败革职,裴伦收拾残局。

赵暮云异军突起,成为此战之后的军中新星。

“裴大人如此夸赞,卑职惭愧!”

“卑职只不过依照军令行事,侥幸完成了任务而已!”

赵暮云谦虚说道。

“哈哈,不躁不骄,有大将之风,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裴伦不吝溢美之词,把赵暮云夸得差点飘飘然。

半年前,他只不过是一名刚应征入伍的农家子弟;

半年后,他即将成为一府都尉,与河东道的最高军事长官同堂对话。

要换是别人,这种场景估计想都不敢想。

“黄常跟你谈的话,也代表我的意思!我知道你与范南有些渊源!人嘛,知恩图报是对的!”

“鞑子退兵的功劳,自然会算一些到范南头上,也不至于他在大理寺难堪。”

没等赵暮云开口,裴伦接着说道,“我叫你来朔州,是叫你安下心来,杀敌立功,守卫好大胤边疆。”

裴伦说得大义凛然,要不是因为范南的先入为主,赵暮云估计心头一热,一激动就迫不及待地宣誓表态了。

黑驼山的赠剑之恩,振聋发聩的交谈,赵暮云岂能忘记?

要是没有范南点名让他执行找寻乌丸人的任务,哪有今天的功绩?

即便现在范南已经失势,也不妨碍他在赵暮云心中的唯一地位。

只不过现在赵暮云需要不断强大起来,说话才有分量。

范统他们不会理解愤然离开。

而赵暮云坚信范南得知一定会欣慰赵暮云现在走的路。

“裴大人,守土为国,是军人的天职,卑职义不容辞。”赵暮云说得滴水不漏。

从赵暮云进来的那一刻,裴伦似乎在不断试探赵暮云。

赵暮云深知,裴伦要面见他并不是叫他来看一眼这么简单,说了半天,还没到正题呢!

“哈哈,很好!大胤要是多几个像你这样的军人,何惧鞑子寇边?”

裴伦干笑几声,忽然画风一转,脸色一肃,似笑非笑问道,“我听人说你想去银州当都尉,可有此事?”

原来裴伦想问这事,赵暮云心中微微一笑,正色道:“没错大人,卑职的确想去经略银州!”

“你可知道银州属于关内道,并非河东道管辖!”

“一个河东道的都尉,如何能去经略关内道的州府?这事若到了兵部,到了陛下那里,那可是僭越之罪!”裴伦突然厉声责问。

别人要是被裴伦这么一喝问,估计慌了心神,但赵暮云却丝毫不慌:“卑职知道!”

“那你知道了还去,难道觉得在我河东道任职,委屈你了;还是你早就与关内道的田遵暗中眉来眼去?”裴伦冷冷质问。

为了让鞑子退兵,得让赵暮云释放折兰王家眷;为了让赵暮云肯释放折兰王家眷,裴伦答应了赵暮云的要求。

升他为都尉、分润范南退兵功劳;二千匹战马和两千两银子只需上交一半!

一千三百银州的大胤百姓由赵暮云处置。

要不是为了让折兰王早点退兵,裴伦怎么可能轻易答应赵暮云这么多条件?

要是答应了这些条件,能将赵暮云拉拢至麾下效力,那也就算了。

可赵暮云偏偏要去关内道的州府上任职,这不是给裴伦添堵吗?

然而,赵暮云却风轻云淡说道:“裴大人言重了,我一个小卒,怎么可能认识关内道的节度使?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河东道考虑啊!”

“你去银州,怎么就是为了河东道考虑?”裴伦眉头一皱。

赵暮云微微一笑,娓娓道来:

“大人应该比我还清楚,银州的重要性!它连接朔州与丰州,南有大河,北有奚川草原,是大胤深入草原的桥头堡。”

“当前银州遭受鞑子的劫掠,十室九空,荒无人烟,又因有大河相隔,跟关内道已经脱节,却和我们河东道毗邻。”

“一出偏头关向西,便是银州;过了银州,便是我们刚帮乌丸人从鞑子手中要回来的丰州!”

“若是银州不控制在大胤手中,丰州等于是孤悬在外,要回来也没什么意思,乌丸人再失去我们保护的话,说不定会投靠鞑子。”

裴伦若有所思。

银州的情况他接管了朔州战事就已经充分了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赵暮云居然能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和高度分析银州,的确是具备担任一府都尉的能力。

“这些情况我知道,但也不是你要去银州的理由!我们只能向朝廷上报,责成关内道派兵进驻。”裴伦摇摇头。

“大人,你只要想办法把银州划到河东道来,什么事情都迎刃而解了!”赵暮云呵呵一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裴伦大叫起来,“怎么可能把银州划过来呢?”

“大人,您看这是什么?”

赵暮云从身上拿出一个布包,递到裴伦面前。

裴伦迷惑打开口袋,发现里面是一袋如雪一般细腻的沙。

“这是...”

"大人,您尝尝!"

赵暮云笑着示意裴伦。

裴伦将信将疑伸手沾了一点,然后放在嘴唇上。

刚一接触,眼中顿时精光爆射:“这...这哪里来的?”

“银州往西!”赵暮云笑道,“那大人现在觉得把银州划道河东道来,有没有操作的可能?”

裴伦喃喃道:“这...这并不是不可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