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王妃打架爷递刀,王爷骂人她叫嚣 > 第265章 凤九渊的心上人要来辽西郡

凤九汐画好图纸以后,就把桑火桑木他们叫了过来。

这两日,桑木看到凤九汐和独孤殇就会躲。

只要他一看到九王爷和九王妃,就会想到后山那一群群的鹅子。

想到那个被一群鹅子追的画面,心情就很是不美丽。

所以都躲着走。

其实,只有桑火他们知道,桑木就是好了伤疤忘记疼的性格,哪里是不敢来晃悠。

而是因为他被罚以后,王爷没有说多少时间。

所以他不敢出现。

免得又被丢进后山去养鹅子。

现在,凤九汐叫他们过去,桑木一听就打哆嗦:“那个,大哥....大哥你们过去。”

“我就不过去了。”

“这么多人,也不差我一个,你们去,你们去!”

“.....”

桑火深深的看了桑木一眼,带着薛山他们过去了。

现在薛山他们十几人,也是跟着王妃的人。

总之,王妃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

凤九汐在呼唤人的时候,第一个叫的人就是姜璇亦。

她需要有人认可。

原本,这种事情,最好是问独孤殇。

只要他确定可行,那就一定可行。

可这几日寒冷,又是下大雪,将士们怎么过冬是一个难题,老百姓们更是要遭受雪灾之苦。

独孤殇天不亮就出门,要去军中。

之后又要组织军中的将士们,一小队一小队的穿梭在各个村里乡上,为当地的老百姓扫屋顶的雪。

这样那样的小事情一堆。

每日回到府上,都累得洗漱完,倒头就睡。

原本凤九汐想要跟着去,但是独孤殇不放心。

本来凤九汐来月事就会不舒服,肚子疼,御医都说让她慢慢的将养着,不能受寒。

所以这种大冷天的,独孤殇自然是不愿意让凤九汐出门。

她自己也不愿意出门。

猫冬、猫冬,自然是要窝在暖和的地方过冬才行。

但是一点都不妨碍凤九汐折腾出新玩意来。

不过,独孤殇不在府上,她就只能找其他人看了。

书房之中,

温暖宜人。

姜璇亦坐在凤九汐的对面,他的目光紧紧落在眼前的那张图纸上,眼神异常严肃,仿佛那图纸上隐藏着什么重大的秘密一般。

凤九汐看着姜璇亦沉默不语,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姜璇亦可是她身边最为得力的智囊,如果连他都对这个计划提出质疑,那么这个所谓的“火炕计划”恐怕就难以实施下去了。

凤九汐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前世的记忆,在她的印象中,北方的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采用这种火炕来抵御严寒的冬季。

而且,还有一个地方,那里一年中有七八个月都被大雪覆盖,

但却因为寒冷,还有独特的火炕文化而成为了一个颇有名气的旅游胜地。

当地的酒店更是别出心裁地推出了以火炕为主题的特色房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凤九汐曾经亲身去过那个地方旅游,对于睡在火炕屋子里的感受记忆犹新。

那一整晚,她都无需担忧寒冷的侵袭,甚至到了后半夜,还会因为过热而被热醒。

然而,如今要将这种火炕搬到辽西郡来,凤九汐心里却没有十足的把握。

毕竟,这只是她从现代记忆中获取的信息,

是否真的适用于这个时代,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凤九汐看着姜璇亦,心中愈发紧张起来。

忍不住开口问道:“怎么样?”

“你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吗?”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因为她对这个火炕的设计充满了信心。

这种火炕如果能够成功盘出来,对于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冬天的时候,他们就不用再忍受严寒的折磨了。

凤九汐继续说道:“而且这种火炕的价格也很合适,不会给老百姓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

“我觉得可行!”

“......”

她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姜璇亦的反应,希望能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然而,姜璇亦仍然没有说话,他的沉默让凤九汐的心情愈发忐忑不安。

她不知道姜璇亦是在认真思考,还是对这个方案有什么疑虑。

过了一会,姜璇亦才点头:“主子,可行!”

“咱们可以在郡守府盘一个来试试。”

“但是.....”

“......”

凤九汐:“但是什么?”

“.....”

姜璇亦:“主子,盘火炕需要用烧制的那种红砖,价格不便宜。”

“老百姓建房子,都只能用泥土,他们哪里有余钱买红砖。”

“他们还饿着肚子,这就是最大的阻碍。”

“......”

凤九汐之前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考虑过了。”

“红砖由衙门来提供,老百姓只需要出力。”

“由军营的将士们,下乡教老百姓,帮忙他们把火炕盘起来。加上村民自己,人手足了。”“可以短时间内,把火炕盘起来!”

".....”

凤九汐说这话时,语气虽然是询问的口吻,但其中的决断之意却让人无法忽视。

她似乎并不是真的在征求姜璇亦的意见,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自行做出了决定。

姜璇亦对此心知肚明,他深知自己所跟随的这位主子聪慧过人,许多时候,他这个所谓的智囊,实际上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

更多的时候,他更像是一个装饰品,

仅仅是摆在那里而已。

就如同现在,

凤九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根本无需他再多言。

姜璇亦见状,连忙附和道:“主子圣明!!!”

“有您这样的贤能之士,实乃辽西郡老百姓之福啊。”

“.....”

就在这时,桑火领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他们刚刚购买了数千块红砖回来。

凤九汐见状,二话不说,立刻吩咐众人在几个房间里盘火炕。

她率先动手,

亲自示范如何按照图纸进行操作。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当凤九汐将图纸展开时,

桑火等人竟然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要领,完全不需要她再进一步指导。

没过多久,一个房间的火炕就已经盘好了,而且火也已经点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房间里的温度逐渐升高,

每一秒都比前一秒更暖和一些。

众人都能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喜。

现在,他们最不缺的就是人手。

所以,没过多久,

好几个房间的火炕都被盘好了,并且也都点起了火。

这些火炕就像一个个小火炉一样,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

郡守府后厨的奴仆们对于烧柴火这件事可是相当在行。

他们经验丰富,知道如何控制火势,

让柴火能够持续燃烧更长的时间。

当房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就会巧妙地调整柴火的燃烧速度.

使屋内的温度不会一直上升,而是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这样一来,只要有足够的柴火,这些火炕就可以持续燃烧一整晚,为人们提供整夜的温暖。

房间里的人,不多时候,就开始冒汗了。

衣衫开始一件一件的减少。

外面,不知不觉间,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可屋里,却温暖得如同春天。

只需要穿一件薄薄的衣裳,就可以了。

凤九汐异常的欣喜:“可行!”

“这个方法可行!”

“.....”

凤九汐高兴了,她怎么没有早点想到盘火炕这个事情。

主要是因为她住的房间有地笼,足够温暖。

而这几日。

独孤殇很晚回来,每次都很疲惫,可不管怎样,他都会拉着凤九汐闲谈几句,才会恋恋不舍的睡下去。

凤九汐很心疼他。

一想到百姓现在过的苦日子,她就开始思考了。

就在此时此刻,凤九汐毫不犹豫地拍板决定:“就这么办!”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仿佛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紧接着,凤九汐转头看向桑火,详细地吩咐道:“桑火,你们立刻去红砖作坊那里查看一下,数一数那里到底有多少红砖,然后把具体的数目统计出来。”

“等统计完红砖的数量后,你马上去军营找王爷,向他说明这里的情况,并请求他派遣一队五百人的人马前往红砖作坊帮忙。记得要和军营里的其他队员进行轮换,一天安排三轮,确保火炉始终保持燃烧状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红砖。”

凤九汐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接下来的计划,然后她接着说:“接下来,以郡守府为中心点,逐个村庄地去安排盘火炕的事情……”

“......”

然而,话还没说完,凤九汐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她的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对了,凤凰商会运来的第一批物资里,有几千件御寒的冬衣,已经发放到了军营。现在第二批物资应该也到了,大概有一万件左右。”

“先发放给在外面跑,办事的将士。”

“之后的慢慢来吧!”

“总归军营的将士,每人都有御寒冬衣才行。”

“......”

凤九汐的语气有些担忧,“可是这个数目远远不够啊!”

“咱们现在有十几万的将士要穿衣吃饭。”

“过冬就是一个问题!”

“......”

她略微思索片刻,便有了主意,“这样吧,你去写一张告示,张贴在城门口。告示的内容是郡守府招募会做女工的绣娘,工钱是一个月三十文钱。有多少人来应聘,我们就招多少!”

“之前空置下来的宅子,先过去盘火炕,用于临时作坊。”

“让绣娘们在里面做冬衣...”

“.....”

桑火听完凤九汐的指示,立刻回答道:“好的!”

“.....”凤九汐端坐在书房中,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文书和卷宗并没有让她感到丝毫的慌乱。

她目光如炬,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如行云流水般舞动,一道道利民的指令从她笔下诞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凤九汐渐渐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人手不足。

无论是发展一郡还是一州,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撑各项事务的推进。可是,如今的辽西郡却面临着人口匮乏、经济凋敝的困境。

没有人,就意味着没有劳动力,

没有创新思维,

更没有消费市场。

没有人,经济就难以繁荣,社会就难以进步。

凤九汐不禁感叹:“人呐,真是发展的关键啊!”

“上哪去弄那么多人啊!”

“.....”

她深知,有人的地方,就有经济的活力。

只有拥有足够的人口,才能形成产业,创造财富,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眼下的辽西郡,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这可如何是好?

凤九汐眉头紧锁,苦思冥想。

她明白,要想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经济,绝非易事。

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决心想尽办法克服困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凤九汐深知这个道理。

没有人,再好的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

但她坚信,只要有决心和智慧,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之前因为频繁战争,只要有点家底的老百姓,都已经搬离了这里,或是投靠亲戚,或者是举家搬迁,去外面安家。

有了!

凤九汐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仿佛发现了什么宝藏一般。

原来,由于之前的战争,许多人都被迫离开了辽西郡。

然而,如今战争已经停止,大量的土地因此空缺出来,急需有人去耕种。

凤九汐心想,如果能够发布一道政令,承诺只要有人愿意来辽西郡安家落户,就给予他们二两银子的安家费,并且按照人头分配肥沃的良田,那么这些人肯定会非常乐意回来的。

毕竟,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的根,

谁不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呢?

不仅如此,凤九汐甚至想到,也许外面的老百姓看到这样优厚的条件,也会心动,愿意搬到辽西郡来居住呢!

想到这里,凤九汐兴奋地看向一旁的姜璇亦,

“你立刻带人去丈量一下土地,看看目前我们有多少良田,哪些地方适合开垦荒地,大概的面积是多少,要尽快统计出来。”

“......”

接着,凤九汐又补充道:“然后再统计一下目前辽西郡现有的人口数量。”

“给他们办理户籍,这样方便以后按照人头分配田地。”

最后,凤九汐叮嘱姜璇亦:“你去告诉老百姓,朝廷以后会根据每个人的人口数量来分配土地,这样他们就会更愿意配合我们进行户籍统计了。”

“.....”

在凤九汐的卓越领导下,辽西郡的人口大普查工作比并州更早地展开,并且迅速推行户籍制度。这一举措旨在更好地管理人口信息,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平。

为了有效实施户籍制度,凤九汐决定让老百姓在购买平价粮和盐时必须出示户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准确统计人口数量,还能防止有人滥用福利。

然而,半个月过去了,凤九汐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钱袋子竟然空空如也!

原本庞大的凤凰商会,如今竟然连一分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凤凰钱庄的管事心急如焚,每隔几天就会跑到郡守府,催促凤九汐节约开支。

他甚至建议叫停一些正在进行的扶贫工作,以缓解资金压力。

凤九汐心里清楚,没钱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但那些扶贫项目是绝对不能叫停的。

这些项目关系到许多贫困家庭的生计和未来,一旦停止,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辽西郡老百姓,经不起变故了。

这个冬天,太难了。

可是,没有银子又该如何继续呢?

凤九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化缘呗...

之后一段日子,京城的那些好友,收到凤九汐的书信就怕。

一开始,只是支援银子,后面是借。

到后面,竟然要人了。

忽悠她们去辽西郡...

当然,这其中,有人是心动的,比如凤九汐的那几个姐妹。

她们早就想要跑路,一起去江湖游荡了...

收到凤九汐的邀请帖,能不心动吗?

几人凑到一起去,就拍了板。

偷偷摸摸的从家里出来,带上细软,就来辽西郡找凤九汐了。

凤九汐没有想到,这其中还有她的好友,梁悦月。

完了!

完了,梁悦月来了。

她哥,她哥怎么办啊。

这可是他哥心里的白月光。

她写信的时候,特意避开了梁悦月,哪知道,她还是从其他人那里得到消息要来辽西郡。

梁悦月甚至是第一个响应的人。

因为她生气,很生气。

凤九汐这个混蛋,给其他几人写信,独独没有她的,这是怎么回事?

皮痒了?

欠收拾?

行,姑奶奶亲自去辽西郡问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