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很多人都有病

秦昭并没有直接选择用药。

曲舍林除了胃肠道反应、头痛恶心、失眠/激越等副作用。还存在潜在的副作用,比如思维速度减缓、情感钝化。

她好像很难突然承认自己有病,并且到了用药的地步。

林见微同意她暂缓用药、思考后下次治疗再给她答案,并告诉她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

秦昭了解完这个药物以后,问她:“吃药之后会6周左右会感到开心,那个时候究竟是我开心,还是药调控我的体内的血清素让我开心?”

林见微:“这类药物确实是通过调节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水平,帮助大脑神经细胞更有效地传递信号。

但并不是“创造“快乐,而是修复原本可能失衡的生理基础,比如长期压力或遗传因素导致的神经递质功能低下。

就像眼镜帮你恢复清晰视力,但“看见美景的喜悦“仍属于你自己。

不妨问问自己:“吃药后,我对同一件事的情绪反应是否更贴近我理想中的自己?“”

秦昭:“如果是我本身的情绪,那停药之后的反噬又代表着什么?”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触及了药物、大脑和“自我修复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生理层面上:这不是“反噬“,而是“重新适应“。

当药物长期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时,大脑会逐渐适应这种状态,就像长期健身的人突然停止训练,肌肉需要时间重新适应。停药后的情绪波动,往往是大脑在重建自身调节平衡的过程。

即使有停药反应,一般会在2-3周内消退。”

林见微回答地很详细:“当然,如果在此期间没有通过心理治疗或自我成长来建立良好的心理机制,这种所谓的反噬,其实也可能是原本存在问题的暴露。”

“你描述的“反噬“感,可能反映了这种深层矛盾:

理想化自我:我希望不靠外力就能保持稳定;

现实自我:我的大脑需要辅助才能正常运作。

这种张力本质上和“近视者纠结是否该一直戴眼镜“是同类问题。”

林见微:“我会通过药量控制、心理治疗帮你减少这个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适感和副作用。”

“你刚刚说理想中的自己。”秦昭重复了一遍,“如果情绪由生化反应产生,吃这些药让我体内的血清素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能感知到正常的积极的情绪。

如果把这些归咎于理想中的我,那现在的我是错的吗?靠药物维持积极情绪,本质上和嗑.药让自己达到一种快乐的状态有什么不同?”

林见微怔了一下,秦昭有时候过于清醒,她可以清醒地观察她的创伤,区分创伤形成的防御和理想状态,这种元认知能力是康复的重要资源。但同时也会发展出偏执和痛苦。

“你的问题指向了精神医学、心理学和伦理学中一些最具争议的核心议题。让我们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个复杂的迷思。

首先,这两个药用机制存在本质差异。前者是神经质调解,因为你的器质性损伤本身就存在。它不会制造异常的快感,而是将情绪调解到正常人范围内。

成瘾性药物是直接劫持大脑奖赏回路,导致后续自然愉悦刺激实效。

至于你所说的,现在的你是错的吗?创伤形成的警觉性防备性等等,这些可能在曾经的环境中保护过你。

但当它发展成持续的身体紧绷状态,,持续消耗你的心理能量。即使是在没有危险的时候,它就从生存技能变成了自我囚禁。

那调整这些,就是解放而非背叛。”

“第三个问题,药物辅助的情绪和“自然“的情绪。我们不会质疑,近视者用眼镜获得的真实视觉。什么要对情绪调节药物苛求绝对自然呢?”

“这些问题,最终指向的,是药物是否会改变真实的我。创伤后的受损的我、借助药物恢复后的我,哪个才更接近于我想要的我。”

林见微说完,秦昭沉默了几秒:“我的这些问题,是不是也是有病的表现?”

“恰恰相反。”林见微柔和一笑,“这种哲学性焦虑本身,就证明了你心智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元认知能力也是康复的一大动力。”

“你正在挣扎的关键问题。

一、自主性vs依赖性:“如果情绪需要药物调节,是否意味着我失去了对自己心灵的掌控权?“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真正失控的可能是'绝对自主'的执念——就像拒绝使用拐杖的骨折患者,反而延长了行动受限的时间。

二、创伤认同 vs成长恐惧:

“如果放下创伤塑造的谨慎,我是否会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

其实真正的心理治疗从不解构防御,而是帮你获得'选择是否使用防御'的自由。

三、生化决定论 vs自由意志:“如果情绪只是化学反应,我的痛苦和快乐还有什么意义?“

但意义恰恰诞生于你如何诠释这些化学反应。”

“你的问题,不是病理,而是深度自我重构的必经阶段。”

林见微挂完电话,在笔记本上不自觉写下了几个字:正在经历痛苦但极具生命力。

她想起秦昭心理咨询时说的一句话。

她说:“林医生,你知道吗?可能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有病。但他们开始犯病,是在确诊的那一天。”

林见微头后仰,靠在椅背上,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扶手,秦昭。

林见微确实按照约定,在秦琼和林政询问的时候,只透露了部分内容:“我已经获得您女儿的书面授权,只能向您披露领她同意的信息。目前她授权告知:量表显示轻度困扰。

但作为专业医生,我有责任提醒您们,这仅仅是评估的一部分。”

秦琼和林政哪能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在拿到报告的时候,医生就提示过,她的主观量表得分会比实际情况低。

林见微在用中立的情况解读完报告,建议他们不要追问秦昭心理细节,并且每周都参与创伤知情养育的课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