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 > 第106章 州府来人风波起

第106章:州府来人风波起

杨家村的田埂上,秋风卷过,带着一丝萧瑟。

黄曼曼站在新工坊的院墙边,眺望着通往县城的土路。

她的眼神平静,却深邃得如同古井,不起波澜。

风二流的恐惧,她看在眼里,却并未放在心上。

一个小小的风二流,掀不起大浪。

她真正提防的,是风二流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推手——钱老板,以及钱老板可能牵扯到的更大利益集团。

“灵泉水”高产的秘密,一旦泄露,引来的绝不仅仅是县城的觊觎。

州府,甚至更高层面,都可能被惊动。

这几天,黄曼曼看似如常地打理着工坊事务,指导妇人们制作年糕和臭豆腐。

改良后的臭豆腐,因为能常温保存三日,销路一下子打开了。

聚贤楼那边,孙渤涛和钱掌柜几乎是每日一催,订单量节节攀升。

工坊的妇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干劲更足了。

黄曼曼给出的工钱,在十里八乡都是头一份的优厚。

杨富贵看着村子一天天好起来,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

他现在对黄曼曼是言听计从,奉若神明。

“曼曼,你说,那州府的人,真会来?”杨富贵搓着手,有些不安地问道。

这几日,黄曼曼已经跟他透了底,说风二流可能捅了娄子,把稻谷高产的事报了上去。

黄曼曼微微颔首:“爹,该来的总会来。”

她的语气很淡,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那……那可如何是好?”杨富贵急了,“这灵泉的事,要是被他们知道了……”

“爹,放心。”黄曼曼打断他,“我自有分寸。”

她拍了拍杨富贵的胳膊,示意他安心。

“您要做的,就是稳住村民,尤其是工坊的妇人们,别让她们自乱阵脚。”

“至于州府来人,一切有我。”

杨富贵看着黄曼曼笃定的眼神,不知怎的,心里的慌乱就平息了大半。

这丫头,身上总有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仿佛天塌下来,她都能顶住。

接下来的几天,黄曼曼依旧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

她让杨富贵组织人手,将村里打谷场上晾晒的稻谷,分出一部分,特意挑选那些颗粒饱满、品相极佳的,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又让妇人们将工坊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她甚至还抽空,去了一趟自家和杨富贵家的菜地。

菜地里,因为浇灌过稀释的灵泉水,蔬菜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比别家的要精神许多。

黄曼曼眉头微蹙,摘了几片过于肥硕的叶子。

过犹不及。

她不想让这些细节,成为别人怀疑的突破口。

这一日,晴空万里,秋高气爽。

杨家村的村口,却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来了!”

放哨的村民,连滚带爬地跑回来报信。

整个杨家村,瞬间紧张起来。

正在工坊忙碌的妇人们,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探头探脑地往外望。

杨富贵脸色发白,手心直冒汗。

黄曼曼却神色如常,只是淡淡吩咐了一句:“各司其职,照常劳作,不许慌乱。”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妇人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被黄曼曼的镇定所感染,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只是那动作,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黄曼曼整理了一下衣衫,迈步向村口走去。

杨富贵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像个受惊的小媳妇。

村口,七八匹高头大马一字排开,马上端坐着几个身着官服、腰佩长刀的官差。

为首一人,约莫四十来岁,面容瘦削,鹰钩鼻,一双三角眼闪烁着精明而审视的光芒。

此人,正是州府粮道署派来的主簿,姓周,单名一个“明”字。

周明身后,还跟着一个身穿锦袍、面带倨傲的年轻公子,正是那钱老板的侄子,钱有德。

钱有德一看到黄曼曼,眼中便闪过一丝怨毒和得意。

“周大人,就是这个村子!他们去岁稻谷亩产惊人,定有蹊跷!”钱有德尖着嗓子说道。

周明没有理会他,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黄曼曼。

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子,竟是这杨家村的主心骨?

他来之前,已经从县衙张师爷那里,对杨家村和黄曼曼有了一些了解。

知道此女不简单,不仅搞出了高产稻谷,还办起了年糕工坊,深得县令赏识。

“你就是黄曼曼?”周明开口,声音带着官场特有的威严。

黄曼曼不卑不亢,微微颔首:“民女黄曼曼,见过大人。”

杨富贵也赶紧上前行礼:“草民杨家村村长杨富贵,见过大人。”

周明淡淡“嗯”了一声,目光扫过杨富贵,又落回黄曼曼身上。

“本官奉州府粮道署之命,前来杨家村,调查稻谷高产一事。”

“听闻你村去岁稻谷,亩产远超寻常,可有此事?”黄曼曼神色平静:“回大人,确有此事。”

她没有丝毫隐瞒。

这种事情,也瞒不住。

钱有德在一旁冷笑:“哼,何止远超寻常,简直是闻所未闻!若非妖术,岂能如此?”

黄曼曼冷冷瞥了他一眼,并未理会。

这种跳梁小丑,不值得她费口舌。

周明眉头微皱,显然也有些不喜钱有德的咋咋呼呼。

“黄曼曼,你且说说,你村稻谷高产,究竟是何缘故?”周明沉声问道。

这个问题,黄曼曼早已在心中盘算过无数遍。

她朗声道:“回大人,民女以为,稻谷高产,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去岁风调雨顺,少有灾害,此乃上天垂怜。”

“地利,杨家村的田地,虽算不上顶好的沃土,但民女带领村民,深耕细作,改良土壤。”

“哦?如何改良?”周明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黄曼曼不慌不忙,将自己倡导的“不烧茬”、秸秆还田作肥、深翻土地、曝晒通风等方法,一一道来。

这些法子,在这个时代,算是颇为新颖和科学的。

周明听着,不由得微微点头。

这些法子,听起来倒也有些道理。

“至于人和,”黄曼曼继续说道,“民女斗胆,改进了些许耕作器具,提高了耕作效率。”

她指的是那“神仙镰刀”和帆布助脱粒。

当然,她不会蠢到说这些是系统出品。

只含糊地说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再者,民女引入竞争机制,多劳多得,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人人用心,产量自然有所提升。”

周明听完,沉默不语,似乎在思索黄曼曼话中的真伪。

钱有德却急了:“周大人,您别听她花言巧语!小侄可是听说了,她家有一口神奇的水井,用那井水浇灌过的稻田,才会高产!那井水,定有古怪!”

他这话一出,杨富贵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黄曼曼的心,也微微一沉。

不过,真正的灵泉在空间里,没什么好怕的。

周明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如鹰隼般盯住了黄曼曼。

“哦?竟有此事?黄曼曼,可有神奇水井一说?”

黄曼曼心中念头急转,面上却依旧镇定自若。

她微微一笑,反问道:“大人,您觉得,这世上,真有能让稻谷亩产翻倍的神奇井水吗?”

周明一滞。

他自然是不信这些神神怪怪之说的。

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若真有此等神物,岂不是天下粮仓皆可丰盈?百姓再无饥馑之忧?”黄曼曼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自嘲。

“民女不过一介孤女,带着年幼弟妹,以及一个失了心智的母亲,勉强度日。”

“若真有那等宝贝,民女又何苦辛辛苦苦开荒种地,办工坊,受人排挤,遭人算计?”

她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又带着几分楚楚可怜。

让人不由得心生同情。

杨富贵也反应过来,连忙帮腔:“是啊,大人!曼曼这孩子,不容易啊!她哪有什么神奇井水,都是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带着我们村脱贫致富!”

周围闻讯赶来的村民,也纷纷附和。

“黄丫头是好人!她教我们种地,给我们活干!”

“就是!什么神奇井水,都是胡说八道!”

钱有德见状,气得跳脚:“你们……你们这群刁民!分明是串通一气,欺瞒大人!”

黄曼曼冷眼看着他:“钱公子,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你说我用神奇井水,可有证据?”

“你……”钱有德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他哪里有什么证据,不过是听风二流一面之词,加上自己的臆测罢了。

这时,一直躲在人群后面的风二流,被钱有德的眼神一逼,不得不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他战战兢兢地指着黄曼曼:“大人,小人……小人可以作证!她家后院那口井,就是不一般!”

“哦?如何不一般?”周明看向风二流,眼神带着审视。

风二流被他看得头皮发麻,结结巴巴地说道:“那……那井水,特别清甜!而且,她家菜地里的菜,长得也比别人家的好!”

这话一出,不少村民都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井水清甜,菜长得好,就能证明是神奇井水了?

简直是笑话!

黄曼曼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一丝委屈。

“大人,民女家后院那口井,是新打的,水质自然比村里其他老井要好一些。”

“至于菜地里的菜,民女不过是比旁人多用了些心思,勤除草,勤施肥罢了。”

“若大人不信,大可派人去查看。民女家的田地,工坊,乃至那口水井,都可任由大人查验。”

她坦坦荡荡,没有丝毫心虚。

这份从容和自信,反而让周明有些迟疑了。

难道,真是自己多心了?

还是这钱家侄子,受人蛊惑,夸大其词?他目光转向钱有德,带着一丝不悦。

钱有德被看得心中发毛,却又不甘心就此罢休。

“周大人,眼见为实!不如,我们亲自去看看她家的田地和水井!”

周明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也好。”

“黄曼曼,你带路吧。”

黄曼曼微微颔首:“大人请。”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黄曼曼家的田地走去。

杨家村的村民,也都跟在后面,议论纷纷。

黄曼曼家的田地,就在村西那片新开垦的荒地上。

此刻,稻谷早已收割完毕,只剩下光秃秃的稻茬。

但即便如此,也能看出田地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周明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仔细查看。

土质确实比寻常田地要疏松肥沃一些。

他又询问了几个跟来的老农,关于黄曼曼所说的耕作方法。

老农们七嘴八舌,都说黄丫头教的法子好用,省力又高产。

周明一一听着,面色渐渐缓和。

看来,这黄曼曼所言,并非全是虚假。

接着,一行人又来到黄曼曼家的后院。

后院不大,收拾得干净整洁。

一口青石砌成的水井,坐落在院子的一角。

井口用木盖盖着,旁边放着一个崭新的水桶。

“这就是你说的水井?”周明问道。

“正是。”黄曼曼点头。

钱有德迫不及待地冲上前,一把掀开井盖。

一股清冽之气,扑面而来。

井水清澈见底,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周大人,您看!这水,多清!”钱有德指着井水,大声说道。

周明走上前,俯身细看。

井水确实清冽异常,比他见过的许多名泉,似乎还要好上几分。

他心中不由得也生出一丝疑惑。

难道,这井水真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黄曼曼看在眼里,心中早有准备。

她从容不迫地说道:“大人,这口井是民女请人新打的,打得比较深,所以水质相对较好。”

“若大人不放心,可取水查验。”

说着,她拿起水桶,打了一桶水上来。

“大人,请看。”

周明接过水桶,仔细观察桶中的水。

清澈,甘洌,带着一丝淡淡的凉意。

除了比普通井水更干净些,似乎也并无其他特异之处。

他又让随从取来碗,盛了一碗,亲自尝了一口。

入口甘甜,沁人心脾。

确实是好水。

但也仅此而已。

要说这水能让稻谷亩产翻倍,未免太过牵强。

钱有德见周明面露疑色,急忙道:“大人,光喝是喝不出来的!定然还有其他玄机!”

黄曼曼淡淡一笑:“钱公子,凡事都要讲证据。你口口声声说我这井水有古怪,可有任何真凭实据?”

“我……”钱有德再次语塞。

他总不能说,这是风二流告诉他的吧?

风二流那副贼眉鼠眼的样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可靠之人。

周明放下水碗,目光在黄曼曼和钱有德之间来回扫视。

他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这黄曼曼,年纪轻轻,却沉稳干练,条理清晰,不像是个会弄虚作假之人。

反倒是这钱有德,上蹿下跳,言辞夸张,更像是在无理取闹。

“钱有德,”周明语气转冷,“你可知,诬告朝廷命官,干扰地方农事,是何罪过?”

钱有德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辩解:“大人明鉴!小侄绝无诬告之意!只是……只是这杨家村稻谷高产,确有可疑之处!”

周明冷哼一声:“可疑之处,本官自会查明。无需你在此饶舌!”

他转向黄曼曼,语气缓和了许多:“黄曼曼,你所说的耕作之法,以及那改良的农具,可否让本官一观?”

黄曼曼心中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一关,算是暂时过去了。

“自然可以。”她点头应道。

当下,黄曼曼便将那“神仙镰刀”和帆布等物,取来给周明查看。

又详细解说了其用法和好处。

周明仔细看过,又询问了几个使用过的村民,确认这些器具确实能提高效率。

他对黄曼曼的聪慧和巧思,不禁又高看了几分。

一番查验下来,已近黄昏。

周明一行人,并未找到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杨家村稻谷高产与所谓的“神奇井水”有关。

反而对黄曼曼的种种创新举措,留下了深刻印象。

“黄曼曼,”周明临走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是个有才干的女子。”

“杨家村能在你的带领下,摆脱贫困,实属不易。”

“本官回去之后,会将今日所见所闻,如实禀报上峰。”

“至于那高产稻种,若能推广开来,于国于民,皆是功德一件。”

他这话,既有肯定,也有期许。

黄曼曼知道,这只是场面话。

“灵泉”的疑云,并未彻底消除。

州府那边,恐怕还会继续盯着杨家村。

但至少,眼前的危机,算是暂时化解了。“多谢大人明察。”黄曼曼躬身行礼。

周明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带着人离开了杨家村。

钱有德灰溜溜地跟在后面,临走时,还不忘恶狠狠地瞪了黄曼曼一眼。

黄曼曼视若无睹。

待官差走远,杨富贵和村民们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曼曼,多亏了你啊!”

“是啊,黄丫头,你可真是我们的主心骨!”

村民们围着黄曼曼,七嘴八舌地称赞着。

黄曼曼微微一笑:“大家放心,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那些宵小之辈。”

风二流缩在人群后面,面如死灰。

他知道,自己这次,彻底完了。

不仅没能扳倒黄曼曼,反而还得罪了州府的官员。

黄曼曼的目光,若有似无地从他身上扫过,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

风二流吓得一个哆嗦,差点瘫倒在地。

他预感到,黄曼曼,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夜色,渐渐笼罩了杨家村。

黄曼曼站在院子里,仰望着漫天星斗。

今日之事,看似有惊无险。

但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钱老板,以及他背后的人,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灵泉”这块肥肉,太诱人了。

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据为己有。

而她,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这场风暴中,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保住杨家村的安宁。

“实力……”黄曼曼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她还有系统,还有商城。

那里面,一定有她需要的东西!

只是,目前她的积分,还远远不够。

当务之急,是尽快扩大生产,赚取更多的银钱和积分。

还有,那个钱有德,今日受了周明的斥责,又在自己面前丢了脸,以他的性子,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他背后,是聚贤楼的钱掌柜,更是那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米商钱老板。

这些人,一个比一个难缠。

黄曼曼揉了揉眉心,感觉前路漫漫,挑战重重。

但她,从不是轻易认输的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黄曼曼,定要在这异世,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就在这时,黄小石和黄小丫一左一右,抱住了她的腿。

“姐姐,饿……”黄小石奶声奶气地说道。

黄曼曼低头,看着两个孩子依赖的眼神,心中一暖。

所有的疲惫和算计,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限的动力。

她弯腰,将两个孩子抱进怀里。

“好,姐姐给你们做饭去。”

无论前路多艰难,她都要守护好这份温暖。

而就在杨家村暂时恢复平静的同时,距离杨家村百里之外的州府衙门内,一盏油灯,彻夜未熄。

州府粮道署的最高长官,粮道使徐阶,正听着周明的禀报。

徐阶年过五旬,方面大耳,神情威严,一双眸子深不见底。

听完周明的叙述,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久久不语。

“你是说,那黄曼曼,并无妖术,全凭耕作之法和改良农具,便使得稻谷高产?”徐阶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周明躬身道:“回大人,下官查验所见,确是如此。”

“那钱家小子所言的‘神奇井水’,可有实据?”

“并无实据。那井水,确实比寻常井水甘洌,但也仅此而已。”周明答道,“下官以为,钱家或有夸大其词,甚至……另有所图。”

徐阶眼中精光一闪:“哦?另有所图?”

周明不敢隐瞒,将钱老板与黄曼曼在年糕生意上的纠葛,以及钱有德与黄曼曼的过节,简略说了一遍。

徐阶听完,嘴角露出一丝莫测的笑容。

“有意思,真有意思。”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此事,暂且压下。”

“你派人,暗中留意杨家村和那个黄曼曼。”

“若她真有经世济民之才,本官,不介意给她一个机会。”

“但若她……”徐阶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敢有任何欺瞒朝廷,危害社稷之举,本官,也绝不姑息!”

“是!下官明白!”周明心中一凛,连忙应道。

他知道,这位粮道使大人,看似平静,实则心思深沉,手段狠辣。

黄曼曼,到底是龙是蛇,尚未可知。

但杨家村这潭水,注定不会平静了。

而更远处的京城,一封来自江南州府的密报,也悄然摆上了一位权倾朝野的大人物的书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