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102章 实在匪夷所思

村民要是遇到难处,就能来找密山寺借钱。

最厉害的是,密山寺根本不要担保人。

一般只要村民开口,基本都能借到钱。

表面上看,还挺和气的。

但在利息上,可一点都不便宜,照样收高利。

要是村民家里出了什么事,没能按时还钱,那最后家产就得全归密山寺了。

这么多年,几乎没人敢拖欠密山寺的钱。

密山寺敢这么做,关键原因之一是——它有很多僧兵。

说起来,密山寺在江湖上不算什么大门派,甚至庙里都没几个高手。

僧人们武功也不怎么样,在江湖上根本不值一提。

但密山寺僧兵数量多,擅长用比人还高的长矛,腰间还带兵器。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僧兵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所以,密山寺在当地的地位,甚至比官府还大。

密山寺规模很大。

密山寺不像别的门派建在高山上,难登其门。它就在山脚下,门口还有个大广场。前头还修了条宽敞大道,行人车辆往来都挺方便。

前面广场上平时有很多小贩摆摊卖东西。不过因为蒙古大军压境,老百姓心惊胆战,出来的人少了,商贩也跟着稀落。

听说密山寺跟蒙古帝国有合作,倒也过得去。

可今天怪了,密山寺的大门竟然关了,只留中间一个小门开着。

这事从来没发生过。好多百姓跑来看见关着的门,也只能失望回去。

有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大殿前,看着里面的情况。

不远处站着个胖财主,好奇地问:

“文才啊!看见里面怎么样了?”

文才摇摇头:

“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灯还亮着,供奉也没怠慢。和尚好像也不多。”

“光这样我哪能猜出什么名堂。”

胖财主笑呵呵地说:

“你呀,别谦虚啦!村里人都知道你最聪明。你怎么可能想不出原因?我看你是不想说吧。”

“依我看,密山寺八成跟蒙古大军闹僵了。”

文才挑挑眉,笑着说:

“这话怎么说?”

胖财主虽然看起来老态龙钟,其实跟文才同岁。当年俩人还在一个先生手下念书呢。后来文才更有出息去了临安求学,他俩就一直待在家守着家产。

在村里,文才名气很大。

大家都传文才将来必定官运亨通。家家户户都巴结他。

好多老头儿常往他家跑,想把女儿嫁给他。不管是读书人还是种地的,都对他抱有莫名的信心。

好像文才就是文曲星转世,注定要干大事似的。

就胖财主而言,他和文才从小一块儿长大,两人还算熟络。可在胖财主心里,始终不明白文才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虽说文才读书确实不错,但也没看出他有多出众。不过,乡亲们的想法却不一样,这让他很是不解。

胖财主接手祖业后,家业是越做越大,家族产业也扩展了不少,可在当地口碑仍一般。每次聊天,总有人提到他年轻时求学时的窘态,这让他很尴尬。

他一直认为钱能通神,钱很重要,可为什么乡亲们只看到文才的优点,却忽视自己赚钱的能力呢?他心里憋屈又不服气,总觉得自己的地位不该比文才低。

其实文才家境普通,但文才对钱财似乎并不在意。胖财主炫耀财富时,文才反应平淡。过去,胖财主还对文才有点敬重,毕竟文才读书出色,甚至有机会去临安当官。

但蒙古人入侵后,光州沦陷,国家动荡,这些才华也显得没用了。若文才真去蒙古当官,那实在让胖财主瞧不起。虽然胖财主也不算好人,但他明白忠义二字。

投靠蒙古相当于背叛故国和祖先,死后也无颜面对先人。在他看来,即便汉人投奔蒙古,也不会有好下场,蒙古人向来看不起汉人。

就算进了蒙古朝廷,最终也免不了被羞辱,根本不可能安稳过日子。在胖财主看来,去蒙古是最差的选择,幸好那文才没干这事。

自从光州失守,文才就闲着没事,每天无所事事。胖财主也无事可做,于是两人常结伴游玩。密山寺很有名,算是一处风景,今日两人便约好一起去。

早前,胖财主在文才面前还有点拘谨,可如今见文才彻底没了出路,胖财主说话也就更傲慢了。他心想这些年受的气得找回来。

胖财主一向果断,从不做没好处的事。这次来就是为了找回面子。可陪文才玩了好几天,他一直没找到机会。

表面上看,文才没什么突出之处,但只要胖财主想比试什么,就会发现总比文才差那么一点,这让他很窝火。

直到最近,胖财主终于发现一件文才不知的事,这让他十分兴奋,总算能炫耀一下了。

胖财主心中盘算一阵,决定给文才一个大惊喜。

“你知道大明王朝吗?”他问。

文才愣住,显然对这个名字感到惊讶。

胖财主见状更兴奋了。

“哈哈!没想到吧!我就说这种秘密消息你肯定不知道。”“我在盘县令那儿听到的。听说十几天前,一支叫大明帝国的十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大宋的临安。”

“听说他们的军队非常强大,甚至他们的皇帝朱雄英还会操控天地异象的法术。”

这蒙古国在我们大宋面前很强,但说到底也是普通人。朱雄英皇帝带兵来时,很多人都觉得他能灭了蒙古。

当时也有不少人对朱雄英的部队不太信服。后来,朱雄英的部队在阴山下碰上了蒙古的十三万大军。

文才你想想,这次相遇会怎样?

听胖财主这么说,文才皱眉思考起来。他对朱雄英的军队多少知道点。他这种身份的人,和胖财主自然不是一路人。

中原地区自古就看重钱。虽有些老话讲钱财如粪土,唯有读书高,但很多百姓和地主却觉得读书是为了赚钱。

朝廷给官员的待遇很好,所以当地年轻人想读书也是为了将来做官拿俸禄。最终目标还是银子。

要是早有钱了,谁还去读书?不少纨绔子弟就是这样。在当时,“纨绔子弟”不是坏词,反而是夸人家里有钱。别人若说你是纨绔子弟,那是很自豪的事。

胖财主家就很富,父母送他去私塾不是要他考功名,主要是让他识字,以后管家不被骗。实际上,胖财主回家后一直过得很滋润,村里人都觉得他是人生赢家。

按理说该多夸夸他,可事情并不简单……

在这个村子里,胖财主不太受欢迎。相比之下,文才虽然没什么成就,但地位却很高。村里人都说他是个人物,这实在让人费解。

其实,只有少数人清楚其中缘由。

胖财主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对他有偏见。其他人只知道大家都夸文才,于是也就跟着这么认为。文才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其实是武林中人,出身于一个曾经显赫的家族。

尽管现在已经隐退,但在某些圈子里仍有人记得他们。因此,常有奇人异士上门拜访,这些人在外都很厉害,和文才关系也很好。

其实,很多村民对胖财主也有不少好感,甚至觉得他也很了不起。许多人还羡慕他。但只要把胖财主和文才一比,胖财主就显得黯然失色。

那么多高手都看重文才,说明他必定是个绝世高手。不过,村民们并不清楚文才具体有多厉害,只知道他很了不起。这就让文才的名声远超胖财主。

原本文才的父亲厌倦了江湖纷争,打算退出江湖,转而读书为官。但文才读书时,大宋却日渐衰落,官员纷纷逃离临安。

当文才决定回乡避世时,自然不会跑到大宋朝廷送死。目睹临安的混乱后,他只能回到老家光州。可如今光州已落入蒙古手中,他们又不愿投靠蒙古,只好赋闲在家。

好在他出身于武林世家,尽管一直在学校读书,但也没荒废武艺。虽然不算顶尖高手,对付普通人还是绰绰有余。家里虽不富裕,但温饱无虞。

外面战乱频繁,但他有武功护身,倒也不怕。

因此,文才过得逍遥自在,四处游历山水。恰巧村里的胖财主也是儿时玩伴,听说他也闲着没事,两人便结伴去了密山寺游玩。

看着这寺庙,文才心中疑惑,不知不觉聊起朱雄英的事来。

文才早就听说过这位大明皇帝,毕竟江湖中人常走动,而他本人也会轻功,活动范围广。朱雄英刚到大宋时,没多久文才就知道异界大军来了。

不过,他对朱雄英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他们家族早已隐退,与江湖人交往甚少,信息不如从前灵通。

这次能得知消息,还得感谢他父亲当年的朋友路过,顺道拜访聊起这事。

他叔叔传来的情报有限,他只是大致听了下。当时文才对此说法半信半疑:一个来自异界的明帝朱雄英,还带了十万大军?

他本是读书人,又习武多年,怎会轻易相信?

何况习武之人对天地之道有所研究,这种事实在匪夷所思。

文才一向对天机之类的东西挺懂的,所以他更不信大明军队能穿越时空这种说法。

他知道那些叔伯不会骗他,但这些传闻多半是谣言,当时他也没太在意。

后来听胖财主提到这事,文才心里一紧,开始警觉起来。他明白流言不会凭空而起,若这关于朱雄英的消息只在小范围传开,那一定有人故意散播得很远。

可如今连胖财主都知道了,而他们光州离临安那么远!这意味着这消息可能已在中原广泛流传。

消息能传得这么广,肯定有原因。

文才判断朱雄英的事可能真有几分实情。

但如果朱雄英真的到了大宋世家,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