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道士入世记 > 第186章 原来还有这个东西?

道士入世记 第186章 原来还有这个东西?

作者:严鑫宇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04:37:59 来源:书海阁

大师兄可能是觉得快步走的探索实在有些慢,速度也由跑起来渐渐变成狂奔。

所幸是草人身体,不会感觉到累,二师兄也没有**限制,七人一起排列在墙边朝着一个方向一致狂奔。

大概跑了五分钟左右,总算我们看到了一点东西。

大师兄猛然停下了脚步,我包括后方的人都没有刹住车,撞了个满背。

调整好身体之后,我顺着大师兄的目光看去,发现右边空地处有一个奇大无比的东西,正随着起伏而一上一下的动着。

“卧槽!那是什么?”二师兄声音压得极低,双眼瞪得老大。

空地中间似乎有一座山,对就是一座山,只是那座山好似在动,随着它的呼吸而一上一下的浮动。

“好像是....”大师兄伸着脖子仔细打量着:“有点像....乌龟?刘二是不是讲过,水库里面有乌龟?”

我点了点头,目光从下往上看去,那乌龟的左后脚正对着我们,一根相对而言不算很长的尾巴正自然的垂落在而下。

随着它有些皱褶的腿部往上看去,入眼便是龟壳的下方,如同一个巨大的锅盖罩在那个乌龟身上。

“这是三米左右的乌龟?”我咂了咂舌,靠近大师兄小声嘀咕着:“虽然我们现在变成了草人,但是三米我还是能大概知道有多大,这乌龟按照它的脚来说,你说它三十米的直径龟壳,都有可能!”

大师兄没有回答,因为它也发现了端倪,这乌龟实在是太大了,此时刘二又已经死了,没法在找他求证。

我们只能看见那乌龟的左后方,并不能看见它正在干嘛,只是知道它此时是醒着的,并且身子一起一伏,如同呼吸一般。

“走,往前走走,反正现在是草人,不怕,我们继续沿着墙壁往前走,看看它在干嘛。”大师兄一挥手,我们再次朝着前方出发。

只是再次出发,我们都有了目的,为的就是看清楚这硕大的乌龟,它到底在干嘛,还有,它到底有多大。

说实话,我是有几点没有想到。

第一就是这乌龟怎么能这么大,我们现在是草人的状态,硬生生的快步跑了一分多钟,才堪堪看见乌龟的左边前脚。

第二就是这个地底洞为什么能这么大,这地方不地震吗?随便一个地震应该就能把这个地方震塌吧。

第三就是这乌龟到底在干嘛。

因为我们虽然一直是在跑着,但是都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个乌龟的身形和变化。

它一直保持着十分匀速的起伏动作,原本我都怀疑它是不是在睡觉,但是一看它的脚发现又是站着的,乌龟有站着睡觉的习惯吗?

我抱着这个疑问,在大师兄的带领下,总算是跑到了能看见乌龟的头部的位置。

“我勒个擦!”二师兄情不自禁的大喊了一声。

我不知道是声音吸引了那个乌龟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只见原本那乌龟好似在吃着什么荧光棒一样的东西,突然一顿。

缓缓朝着我们转头看来。

刚刚,我跟在大师兄后面,二师兄还没有发出感叹的时候,就看见那个乌龟的脑袋的正前方,好似有一根根发红的木棒一样的东西。

那乌龟好像是在舔,好像又在吃着。

木棒的颜色并不亮堂,就只是像自带的一点微光那种颜色,甚至不能照亮其他的地方。

我能看见,二师兄当然也能看见,于是他直接跑到了大师兄的前方,并且随即发出那声感叹之言。

那乌龟动作十分缓慢的转头看向我们,而此时,我也终于看清楚了那个乌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看清楚那乌龟的大体面容之后,心中大惊:‘这,这不是赑屃吗?’

没错,我所想到的名字,正是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六的神兽之一:赑屃。

此神兽又叫做霸下,喜欢托着重物,在大禹治水之前,喜欢移山填海,搬山行走,兴风作浪是为所欲为。

但是后面在大禹治水的期间,被大禹收服了,为了不让它再继续到处游荡以免闯祸,于是便把一些功勋刻在石头上,让它驮着。

功劳之重,重比泰山,加上背上也背着实物,所以这赑屃也暂时被压着,没法再到处游荡。

而现在的一些道观里面,部分寺庙,都有一种长着像乌龟一样的生物,驮着一块石碑,而驮着石碑的生物,正是赑屃。

现代很多赑屃的模样都是为龙头龟身,这大多是因为流传是龙生九子之一而逐渐演变的。

其实赑屃的原本形态,就是乌龟的脑袋和乌龟的身体,说清楚一点,就是一个大乌龟,只是这个大乌龟的脑袋和普通乌龟,确实有点不同。

这里需要说一下,作者并不是胡编乱造说现代的一些道观中的赑屃,龙头龟身就是有问题。

我只是实事求是的讲,这个东西的最初原型,就是一个大乌龟的样子。

根据史料《西京赋》记载,这本书出自东汉,张衡之手:“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

这里能知道,这东西的出现是非常早之前了,但是因为太久远,东汉时期的事物并没有记载着东西的具体模样。

但是,在泰安市泰山南麓,有一座东岳庙,里面有实物记载的,距离现在比较久远且真实的赑屃。

身托石碑,石碑上的文字已经被风雨打磨不见,但是身体却能清楚的明辨一二。

那里面的赑屃正是宋代的,而模样,正是完全依照的乌龟类似的造型,并不是网传的“鳖”。

有些标新立异的人为了博取眼球,说赑屃也可能是大鳖,但是根据记载或实物勘察,大多的赑屃雕塑,背上的壳都有乌龟模样的纹路。

而鳖的背上,是没有纹路的,这就是最简单的区分方式。

至于我们当时看见那东西的时候,是怎么第一时间知道那个巨大的乌龟并不是什么修行多年的妖兽,亦或是得到一些机缘的大乌龟。

反而能直截了当的知道,这东西就是赑屃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