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龙与帝王:化作真龙降临历史之中 > 第142章 鬼谷

龙与帝王:化作真龙降临历史之中 第142章 鬼谷

作者:逍遥九霄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4:38:09 来源:书海阁

朱重八闻言后许久都未从说话,没有拒绝也没有应承,而是在思考自己能否接下这个重任。

“师父,这世间万般苦难,有大半都来自骑在百姓头上的元廷。”朱重八沉声说道,“若想扫清世间阴霾,为天下所想,那灭元必是首当其冲!”

“重八,你可记得为师与你说过的各朝末年?”

“自然记得,历朝历代那些王侯将相最后的下场,重八是一刻都不敢忘。”朱重八不假思索道。

“重八,为师说如果,如果有一日,让天下十室九空、百姓易子而食的蠹虫是你的后人,你觉得为师该如何对待他们?”

“这......”

朱重八顿时一怔,猛然抬头与李霄对视,却难以回答李霄的问题。

只见那庞大龙首高高昂起,朱重八与李霄那璀璨如金的瞳眸对视,这才恍然想起,自己师父可不是人。

朱重八突然想起小妙曾经的一句戏言。

师父祂老人家与人为善,只是因为祂想如此做,而师父想讲道理,是因为祂自己就是最大的道理。

李霄凝视着朱重八,柔和笑道:“为师曾与你说过,假仁假义之举,最令人鄙夷。”

“若今日我一言不合,直接灭了元廷,但往后却对你的子孙网开一面,那岂不是令天下人唾弃?”

朱重八闻言后,低首暗自思索起来。

“谁来统领天下百姓,对为师而言都一样,为师想做的,只是给天下人一个盛世,让百姓能。”

“就像元廷不可能杀尽汉民,我也不想杀尽元廷之人,而当今这位元帝想要一个机会,那我便赐他个机会。”

“师父,我的儿孙绝对不会这样!后代子孙身为汉民,怎么可能会如同这些蒙古人一般丧绝人性、内斗不休?”

朱重八眼中闪过一丝不解,朝着李霄俯身抱拳,语气中颇有几分怒气。

“这元廷与那帮蒙古人从未将汉民当过人看,他们的所作所为更是令人发指,师父何须费尽心思来帮扶他们这帮祸害?”

李霄目光悠远,似望向天下山河,缓声道:“我会给元廷三次机会,如今已用去两次,而待到明年开春后的焰口法会,我会遣人去一次元大都。”

“如果这位元帝当真心系百姓,为师便赐予他第三次机会,给他扫清一些阻碍,但他能否改变元廷的气数,那便看这位皇帝自己的能耐了。”

朱重八闻言无话可说,只得抱拳欠身,为自己方才的莽撞道歉。

但他此时心中泛起一阵感慨。

朱重八虽然知晓自己师父是个菩萨心肠,但他始终认为,对元廷与蒙古人无需心怀慈悲,这帮蛮夷南下时,可没有对汉人有多少慈悲!

而密宗更是如此,南宋皇帝的尸身都被这帮邪僧挖出,做成了杯碗送给元帝。

对待这些帮孽畜,杀之最为解惑!

李霄无需读心,也能一眼看穿自己徒弟的想法,但祂没有在意,小妙杀性大也是随的朱重八,他们有几分血气杀性在身也是好事。

“待你日后自然会理解为师所说,我们师徒就先不聊这些了。”

李霄换上一副悠然自得的语调,打破了道宫内的凝重氛围,“重八,你这次回来的正好,为师也有些东西要给你。”

李霄说罢,便见朱重八前方的案几上突然出现了两件东西。

朱重八忙将那两件东西拿起,其中一件是一个灰色袋子,入手之后就连朱重八都颇感沉重。

朱重八细看而去,发现这袋子里面似乎装着许多形如小球的东西。

而另外那一件,可谓是一目了然。

那是一枚黄白色的龙形玉佩,色泽温润,不带丝毫打磨痕迹,宛如天成。

随后李霄为朱重八解释这两件物品的效用。

“这灰色袋子里装的是我近日培育的特殊粮种,你游历各地时,可寻觅适宜的良田耕地将其种下,你便不需要再管它,只要土地合适,这种子自然能开花结果。”

“至于另一件玉坠,乃是救命之物,关键之时可为你挡去一劫,哪怕是天雷海啸都取不了你的命,你必须时刻都将它带在身上。”

朱重八见状,鼻头一酸,满怀感激地拜谢李霄,而后小心翼翼地将两件宝物收入自己的须弥戒中。

朱重八向着李霄深施一礼,言辞恳切地说道:“师父,徒儿如此志向已定,今日离别之后,徒儿准备前往江南,再南下去往赣鄱与湖广,这几年内,只怕便难以回江北孝敬师父。”

“无妨,为师又不是恪守严规的迂腐老儒。”李霄温柔笑道,“你临走时,可需要与小妙见一面?”

朱重八思索了一会,而后露出一丝温和笑意:“小妙如今已与家人团圆,更有师父照料她,我自然放心,师父替我带声好给小妙便可了。”

“好,为师祝你此去一路平安。”

“那徒儿朱重八就此拜别,愿师父与师妹往后一切安好。”

李霄点了点首,随后龙爪一抬,朱重八的身影便瞬间消失不见。“呼……”

待朱重八走后,李霄长出了一口气,喷涌而出龙息让道宫内的席座与案几四散飞扬,凌乱不堪。

这座道宫的主人此时颇为惊异。

因为这次开宗立派来了一位李霄都未曾想到的人物。

只见云雾翻腾,将道宫内十几张金纸托起,朝着李霄缓缓飘来。

这每一张金纸上都只写了两个字,而十几张组合在一起则成了两句话,显然是专门说与李霄听的。

“看似繁花皆似锦,谁知风云骤来时。”

“真君你醒了,这大劫就来了——鬼谷子。”

李霄双目紧盯着这段话,目光深邃如渊,心中回想着方才道宫内那数十万人的模样。

写下这些字的人刚落下最后一笔,便被李霄察觉到异样。

随后李霄施展神通,翻阅了他们的记忆,却发现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也都是些普通百姓。

他们如此行事,只是因为在路上收了一个人给予的银两。

那给予银两之人戴着面具,而面具人的目的也只是让众人进入道宫后,将自己告诉他们的两个字告知于真君。

这些人皆是受人所托,至于其他事,他们都完全不知晓。

李霄看着那两行话,心中对这鬼谷子愈发感兴趣。

这个鬼谷子与秦朝时那位鬼谷子是否是同一人?

若是只靠李霄的金鳞,可以长寿,却无法长生不老,哪怕是吃下金鳞的吕洞宾,最终也是仙逝坐化的结局。

可如果是同一人,那这位鬼谷子又是靠什么存活至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