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235章 友军(四)

赤潮覆清 第235章 友军(四)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时近黄昏,侯俊铖才赶回了石含山,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便跟着前来迎接的郁平林往主寨聚义堂而去:“我让老应留在万年县,一则让老应继续给蕉源山上边钱会的那帮人做做工作,二则也在万年县做些前期工作,到时候就让老应领人南下,择地创建咱们的第二块根据地……少侯爷在寨子里休息得如何?”

“俺把以前他住的那间屋子腾出来给他暂且休息着,派人看管着,没让他出门,连吃饭都是送进去的,他倒是也听话,一直留在屋里没闹没吵,或许是给俺吓着了……”郁平林冷笑几声,将今日见到刘明承之后的事都细细与侯俊铖说了一遍。

“牛老三正在吉安吧?我等会去找他,让常何亲自去各地巡查一遍,安保上的疏漏,恐怕不是莲花县一个县的问题,少侯爷能混进来,指不定就有清廷的人也混了进来……”侯俊铖面色有些凝重,叹了口气:“整个吉安府,自吉水以东全是我红营的势力范围,说起来是唬人,可咱们自己当着家就知道管理起来多麻烦。”

“每天一起床都是一脑门子的事,一个干部要管着几十上百里范围内的事,刚开始弟兄们还能坚持,时间一长必然会有意无意的疏忽,现在红营人才培养还跟不上咱们发展的速度,只能咱们自己辛苦一点,多花些时间到各地转转,到处盯了一盯了。”

“侯先生说的是,侯先生当初说咱们不入城镇、不过吉水,还有许多人反对,到现在被事实殴打了一遍,已经没人说话了……”郁平林呵呵笑着,话锋忽然一转:“不过嘛,也有弟兄说咱们是管得太细了,许多事自找麻烦,比如说村寨中的卫生条例,茅坑怎么挖、垃圾怎么清、村民定时洗澡洗手都得咱们去管,这些事满清那边莫说官府了,家里爹娘都管不得咱们这么细。”

“卫生条例里第一条里写的是什么?除疫之道,首重于防、次重于治,若不搞好卫生,早晚会生出疫病来!”侯俊铖严肃的解释道:“满清反正皇权不出县,村寨只要能交税,其他一概不管,官绅地主、宗族香社,他们是承担了一定的防疫责任,可这种责任完全靠自觉,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财产而已,一旦疫情控制不住,必然是丢下村寨里的百姓自己避难去的。”

“可红营不一样,我们以村寨为基,就不能放弃村民一走了之,就要承担起给予村民们的公共服务,若是闹起大疫来,咱们可就不止是麻烦的问题了…….”

“更何况,移风易俗,不就是要从细处着手吗?百姓们习惯了红营的政策和统治,满清就算日后摆出一副亲民的模样,他又哪里来的人才和能力将咱们的统治方式维持下去呢?”

“经历过红营的统治,百姓们对于官府和统治者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如今这个皇权不下县的满清能够做得到吗?到时候甚至无需咱们红营打回来,老百姓们就会自发的将满清赶走了。”

侯俊铖转过身来,正要吩咐两句,却见郁平林已掏出炭笔和册子记录着,见侯俊铖看来,呵呵笑道:“俺先帮牛老三记下,之后让他去整理了传递下去,这些讲道理的事,还得让侯先生来…….少侯爷那边,侯先生怎么处置?”

“他想要探看红营虚实,就敞开了让他看,红营做的都是堂堂正正的事,没什么不能让人看的,吴军若是要学,我反倒是拍手欢迎,若真有一两部吴军学成了咱们这模样,他们和咱们还有什么区别呢?”侯俊铖豪迈无比的大笑几声:“正好也让少侯爷看个清楚,红营和原来的二十八寨已经完全是两个东西了,就算把我整下去,老一套的东西,在红营也走不通!”

入了聚义堂,摆了一桌番薯粟米的“接风宴”,郁平林便将刘明承请来,侯俊铖与他各怀心思的假笑寒暄了几句,各自落座,桌上无酒也无肉,只有因为招待刘明承侯俊铖自己掏钱加的鸡蛋和一条咸鱼,刘明承也没有大吃大喝的心思,闲扯了几句之后便入了正题,向侯俊铖传达了吴军的意图。

侯俊铖却没有接他的话茬,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其实我很好奇,吴三桂为什么那么急切的想要迫降尚藩?就算尚藩投降又能怎么样呢?”

“尚藩为什么不肯跟着吴三桂反清?因为尚可喜入广东之后,将广东的盐、矿、海贸之税尽握手中,有‘平南之富,甲于天下’的名声,尚藩的兵将在清廷治下能够捞得盆满钵满,但若是投了吴三桂,他们还能像以前那样占着广东的厚利吗?谁也说不准,所以他们反乱之心,自然没有呆在云南那穷苦之地的吴藩浓烈。”

“吴三桂反乱之前,直属吴藩的兵马就有四镇十营五十三佐领,每年清廷要拨付云南俸饷九百余万两,吴三桂反乱之后,多了贵州、四川、广西、湖南等地数十万兵马要养,而诸省之中只有湖南算是产出富裕,但吴三桂至今还没有在湖南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体系,大半的钱税都是靠抢劫式的派兵募征得来的……”

侯俊铖见刘明承面色阴沉的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摆了摆手,笑道:“少侯爷也不必为吴三桂开脱,吴军在湖南是怎么统治的,我这个船山先生的学生比你这个前线统兵的参将更清楚,吴三桂给了船山先生一个军师名号,却不让他参与实务,只借着他的名号去拉拢湖南官绅。”

“许多官绅士人确实被其蛊惑投奔,但干了一阵子,发现吴军中的关键要职都握在吴三桂亲信手里,他们根本不受重用,谁还会用心做事?缺乏有能的文吏官僚去帮吴三桂建立统治体系,他在湖南的统治,又怎么可能不混乱?”

“说句不好听的,吴三桂现在是供养吴军自己都已艰难,就算迫降尚藩,他拿什么去收买那些在满清治下赚得盆满钵满的尚藩兵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