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269章 对策

赤潮覆清 第269章 对策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侯俊铖是在清军袭击吉安府根据地的几天之后,才在赣南收到了报告,赶忙匆匆赶回了石含山,清军这场袭击来的突然,去的也快,等红营的兵马调动起来,清军便开始逐步退去,待吉安城里吴军的骑兵出动,清军走的更为干脆,一路跑回赣州躲了起来。

“咱们追了一阵,那些清狗滑溜的很,赣州府那么多县镇城池,往里头一钻,咱们也没法子一座座城的啃过去……”郁平林和牛老三等人在山下接到了刚刚赶回的侯俊铖,一边一起上山,一边聊起了现在的情况:“老时还领军在赣州府,那些清狗根本就不跟他正面对抗,依俺看,就算老时真的把整个赣州府的城池都打下来,那些清狗打不了跑到抚州府、南安府,甚至广东去嘛,难道咱们还能一直追下去不成?”

“我同意你们的看法,从赣南返回之时我去见过老时,让他在赣州府威慑一番就撤兵回来,现在应该已经在安排退兵了吧……”侯俊铖点点头:“清军的骑兵可以化整为零分散躲藏,咱们的部队却没法化整为零在清廷控制区和清军捉对厮杀,这是以己之短搏人之长。”

“追在清军屁股后头是遂了他们的意,把咱们的战士拖疲拖垮了,没准还会让清狗抓住机会,给咱们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次清狗来的突然,咱们防备不足……”牛老三叹了口气:“初步统计,这次遭到清狗屠灭的村寨有十七个,死伤了两三千的村民,咱们的工作队也遭到了袭击,死伤的干部预备、将官战士也有三四百人……损失惨重。”

“也是我疏忽了…….”侯俊铖也是深深一叹:“早该想到的,峡江一战歼灭秦广森所部、攻占吉安城,红营确实扬了威、出了名,也入了清廷的法眼了,清廷之中还是有能人的,立马就找到了咱们的弱点,转变了战术……清军的反应速度,不得不服啊!”

侯俊铖确实是心服口服,若是他摆在清廷那边,恐怕也不会一眼就看透红营是个比吴三桂更有潜力的敌人,更没有直接将整个红营治下的百姓统统当作敌人的魄力。

他嘴上再怎么重视康熙时期的清廷,终究还是受了后世那个革命党明目张胆在京师天子脚下宣传革命、刺杀摄政王而无所作为的迟钝、虚弱的老大帝国的影响,对康熙年这个尚处于上升期的清廷的效率和反应认知不足。

满清中国历史上合法性最低的一批朝代,被广大的人民普遍敌视,这反倒让他们有了一个优势,作为落后阶层的总代表,他们对于自身的反动性有着清晰的认知,他不像以前的朝代一样还受儒家道德约束,一切的行为都以维护其反动统治为目的。

所以满清一边能喊着儒家经典里爱民护民的口号,一边却能对治下百姓大开杀戒、肆意压迫屠戮,政策极具灵活性、丝毫不被任何意识形态约束,一切从实用主义出发。

在红营的统治还只存在于村寨之中、没有称号建国、没有威胁到朝廷的核心利益的时候,就直接将红营治下数十万村寨百姓当做了敌人,这在任何一个朝代恐怕都是要思虑再三的事,满清却做的毫不犹豫、干干脆脆,发现以现有的兵力无法围剿红营之时,便立刻转换为限制红营的发展、搅乱红营的基层的战略战术,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盛世造反……当真是让人头疼啊……”侯俊铖心中都不由得感慨了一句:“高手对弈,一招不慎便是损失惨重……红营底子薄,这样的损失,能承受几次?”

“现在不是划定责任的时候,关键是咱们日后怎么应对?”郁平林出声道:“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吉安府这地方,交通便利,那就是四面透风,清军时不时冲进来咬上一口,咱们还怎么安心生产建设?吉安府这么大……咱们总不能围着吉安府建长城吧?”

“此事我在回来的一路上仔细思考过,在赣州府也和老时他们商议过,我甚至去拜会过老寨主和吴军的将官,询问过他们的意见……”侯俊铖凝眉回忆着:“首先还是要防,此番清军突袭吉安府,都杀到永宁县来了,称得上是快准狠,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持是不可能的。”

“少侯爷在永新歼灭了那些侵入永宁的八旗精骑,那帮子清狗倒是硬气,没有一个人束手就擒,全部战死,但少侯爷他们抓了一个叫胡德柱的地主子嗣,据那家伙交代,他之前是为清廷的粘杆处当谍探,清廷的谍探把咱们治下来来回回摸了个遍,这证明咱们的反谍措施出现了很大的漏洞,只防外人而不防当地人。”

“吉安府下那些跑出去的地主子嗣被清廷吸收之后再回来探查,他们熟悉吉安地势人文,我们对他们却根本没什么防备。”

“所以这‘防’的第一步就是要强化我们的反谍能力,没有情报支持,清军就不可能在我们的根据地里来去如风,更不可能轻易深入根据地腹地突袭红营有价值的目标!”

“我们以前的反谍工作,只局限在小部分教导和干部的手中,这固然是能保持反谍工作的保密性,但却导致了反谍工作的神秘化,咱们自己的干部和将士都不了解,只以为反谍就是像前明一样搞锦衣卫和东厂,搞暗杀和栽赃,闻之色变,甚至都不敢领导反谍工作,百姓们就更不要说了,不敢打听、避谈此事,发现可疑人员也不敢向我们报告,害怕遭到牵连。”

“这样搞是不行的,这是我们的失误,所以如今才有了血的教训!”侯俊铖叹了口气:“反谍工作不能再局限于小圈子里,更不能像前明和满清一样搞锦衣卫和粘杆处,靠着主观臆断或者捕风捉影便妄加判定、专业栽赃嫁祸。”

“我们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以公开身份搞反谍工作,对百姓要宣传动员,对满清的奸细谍探要有真凭实据、公开审理、公开量刑,即便是锄奸,也要有专门的报告以供审查。”

“总而言之,咱们要把反谍工作走的堂堂正正、让治下所有百姓将士都理解并参与进来……”侯俊铖抬头看向天上的太阳:“阳光之下,不留阴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