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295章 工作

赤潮覆清 第295章 工作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顾衍生吐了口气,继续说道:“除了群众基础之外,这淀山湖的位置也不错,湖河交叉,水路四通八达,江南根据地发展起来,可以借水道向松江、常州、太湖等地发展,而且淀山湖芦苇茂密可以藏人,当年满清屠戮昆山,不少百姓就是藏在淀山湖的芦苇之中躲过一劫,打起仗来可以利用芦苇和水道进行游击作战。”

“再者,我顾家乃是昆山土着,深耕多年,昆山、苏州府、松江府,乃至整个江苏,从汉官到满人亲贵,谁不给顾家几分面子?万一有事,小辈往顾家一躲,有家人照应,清狗很难搜捕,即便家人不敢窝藏,至少也会通风报信,我们撤离转移也有了时间进行。”

顾衍生又环视一圈淀山湖,继续说道:“江南根据地与红营本部相隔遥远,基本是不用指望能得到吉安本部的支援了,此番开辟江南根据地,小辈只带了三十几个骨干前来,不依靠当地的势力、没有群众基础是定然发展不起来的,我们前期很是弱小,需要当地势力帮忙遮掩、提供支援,交通便利也是必要的条件,选来选去,没有比这淀山湖更好的地方了。”

黄宗羲点点头,也环视了一圈淀山湖,目光落在附近一艘渔船上,船上的渔夫干干瘦瘦,穿着一身破布拼成的褴褛短衣,秋季的淀山湖湖风凉冻,冻得那渔夫瑟瑟发抖、肌肤发青,他却没有半点上陆休息的意思,只是机械的撒网捕鱼。

黄宗羲轻轻叹了口气,转回头不再看他,冲顾衍生问道:“听闻你们要来江南建立根据地,老夫还以为你们会像在吉安一样立刻揭竿而起、拉起一支军队从清狗嘴里抢下一片地盘来,却没想到等了这么久,你们这江南根据地还是悄无声息的,你们现在在淀山湖和昆山,具体是做些什么工作?”

“首先还是对当地的考察吧,红营反反复复的要强调实事求是,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拍脑袋的搞工作,必然是要走歪路的.......”顾衍生坦坦荡荡的回答着:“小辈也写了几份考察报告,南雷先生等会可以看看,红营也是第一次到这江南富庶之地进行工作,面对的又是以工坊工人和附属于工坊、生产原料的佃农为主的百姓,在吉安等地的经验大多没什么用处,相当于白手起家,考察工作是现在咱们江南根据地最主要的工作。”

“然后是办学习班和书局,书局就在珠街阁镇,等会靠岸小辈带南雷先生去转转,珠街阁镇乃是昆山文教盛地,书局多如牛毛,咱们的书局藏在里头,不会引人注目,还能借着其他的书局打掩护,我们写的东西,送到其他书局去刻板发行。”

“朝廷虽然对内容有禁制,但管束不严,那些书局背后大多都有关系,花些钱收买几个书局掌柜,他们根本不会去审查刻板发行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到时候咱们的布告报纸贴满了江苏的名城大府,朝廷追查起来也是查到他们头上去,很难找到咱们这来。”

“学习班则主要是流动式的,主要针对的便是那些工坊工人和当地农户佃户,明面上是教他们学写文字,实际上就是拿着红营的军报对他们进行宣传,另外咱们也是借着学习班挑人,那些能认同并主动学习咱们理念的工人和农户佃户,多加培养,日后便是我红营的骨干。”

“然后就是小辈扯着父亲和顾家的大旗去跟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等地的官绅豪族协商,咱们在昆山开了个商号,小辈便以入股这个商号的名义向那些官绅豪族乞讨钱粮,实际上则是充作江南根据地的经费。

“父亲和小辈都在为红营办事,别人不清楚,顾家上下定然是清楚的,顾家已经和红营绑在一起了,所以我们就先在顾家的产业田土中搞减租减息,给工坊工人提薪,引入新式的纺机以促使工坊缩减工时、改善工作环境。”

“小辈讨钱之时也在和那些官绅豪族商议,希望他们能和顾家协同一致,这其实也是在筛选,若是与顾家一起减租减息、提薪降工时的,日后定然也是可以合作的,若是依旧把百姓当作物件使用的,日后自然是咱们重点打击的对象。”

“然后便是一些贴布告、发书报之类的活动了,总而言之,江南根据地如今主要的工作还是在完成前期的准备,许多工作都是在暗中进行,根据地也并没有揭竿树旗,还处在秘密活动的阶段。”

“现在就在江南武力割据形成一片根据地的时机并不成熟,咱们揭竿而起确实立马就能得到许多农户佃户和工人百姓的支持,但缺乏组织和引导,根据地被清军围剿,必然是一哄而散的,这样的暴动起义是拿着百姓们和红营干部弟兄们的性命去送死。”

“就算小辈昏了头,委员会也一定会否决掉的,就算委员会一起昏了头,上报去吉安本部,也一定会被否掉的,红营要把人当成人,就不能拿人命去挥霍。”

“这是正理,这些事你们这些年轻的娃娃反倒看得更清楚......”黄宗羲叹了口气:“老夫与你透露个消息,吕庄生正在衢州活动,准备在衢州举事起义。”

“传观社要在衢州起义?”顾衍生一惊,传观社乃是当初许多被红营淘汰遣回江南的士林人物组建的社党,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后来又有许多江南士林人物加入,黄宗羲所说的吕庄生,便是江南士林之中闻名的吕医山人吕留良。

吕留良出生之后因生母病弱,由三兄吕愿良教养长大,吕愿良乃是江南社坛领袖之一,曾在崇德主持澄社,盛极一时,清军入关之后虽史可法镇守扬州,随后又在顺治二年与其子吕宣忠一起在浙江散家财召募义勇抗清,吕留良也参与其中,在战斗中左股中箭,遇天雨辄痛。

传观社成立之后,吕留良作为江南抗清的标杆人物,自然也入了传观社继续从事抗清事业,时至今日,已经成了传观社的领袖人物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