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299章 程

赤潮覆清 第299章 程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现在才到?姚启圣这么久没消息,还以为他不准备来赣州了呢……”牛老三接过那封书信看着,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些东西惊诧的表情来:“刚到赣州就开了团勇的饷银,这倒是不奇怪,只是这饷额…….”

“马军四两月钱,步军一两五钱的月钱,这已经是齐平了京营八旗的薪饷了,而且按姚启圣的章程,没有克扣、全数实发,那些团练兵能拿到手的薪饷,会比京营八旗还要多,可谓是重饷了。”

“而且除了银饷,还有岁米,马军可得岁米二十五石,步军得岁米十五石,这已经超过京营八旗的岁米,再加上别的马乾、津贴、抚恤、红白银,就连操训都有出操银,姚启圣这团练还真是个发财的地方,这章程看的俺都想去赣州应募了!”

“信上还说姚启圣到了赣州之后就大笔的洒银子,帮当地绿营和八旗都补了饷,还给了许多赏钱,康熙皇帝倒是找个了财神爷到赣州来。”

“问题是!”牛老三将那书信合起:“姚启圣从哪里找来这么多银钱米粮可以挥霍?”

“广东,尚藩!”侯俊铖毫不犹豫的答道,这并不难猜,清廷出不起钱,姚启圣又不能点石成金,必然是找了外援,赣州周围势力,孙延龄、祖泽清自己都穷的响叮当,郑家巴不得红营把赣州全吞了解除他们侧翼之忧,姚启圣也不可能跑红营来要钱,只有尚藩才能出得起这笔金银。

“平南之富,甲于天下,名不虚传啊!”牛老三面色渐渐沉了下来:“尚之信那厮明着当了反贼,暗地里还跟清廷勾勾搭搭,实在是首鼠两端!姚启圣拿着尚藩的银子来办团练,咱们要渗透进去,可就麻烦不少了。”

侯俊铖点点头表示赞同,红营要往清军渗透,最方便的便是去找那些欠饷多年,还有一大家子要养的兵将,这些人大多对清廷满腹怨言,很容易便能拉拢过来,就算是他们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也总不能看着家眷吃苦受饿,从家眷那里很容易找到突破口。

红营当初对何冲所部的渗透采取的便是这个方法,一面给中下层的军将兵卒发实饷,一面给家眷处在红营控制区的军将兵卒家里分田,确实效果卓着,何冲所部虽然明面上还是大清的军队,但却再也不愿意出城和红营作战了。

受苦受难的底层之人,才有渗透拉拢和鼓动的可能性,大多数人都是求安逸的,若不是挣扎在死亡线上、每日能够饱食,嘴里抱怨的再凶,真到了要办事的时候定然是找着各种理由推托,后世就反反复复的出现这样的例子,网上吵得锣鼓喧天,真到了上街的时候,记者比举牌子的还多。

姚启圣金山银山的洒钱,对红营来说自然不是一件好事,就算红营混了人渗透进姚启圣的团练之中,要发展下线、鼓动兵变、搜集情报都会很困难。

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支团练的战斗力恐怕会大大超过侯俊铖之前的预料,没准真给姚启圣练成了一支能战善战的“新军”,当然,他们的底色依旧是清军那一套,还是一支旧式的,靠着重饷支撑起来的雇佣军,但红营如今还处在早期阶段,这样的军队已经足够红营吃上一壶了。

“尚藩支持姚启圣并不奇怪,我们发展到赣州,下一步必然是要入粤的,有姚启圣挡在前头,尚藩才能安心…….”侯俊铖叹了一声:“姚启圣确实是个有才干的,他恐怕是接到康熙圣旨的那一刻就想通了其中关节,直接去广东讨钱了。”

“这样的人……不好对付啊!”牛老三又翻起了那封书信,凝眉道:“姚启圣的章程里说,要在军将之外再设一名掌纪推官的文职,以此执掌团练军纪、教导兵士忠君爱国之道,虽然还没有详细的章程,但看起来就是抄了咱们红营的教导制度,只不过咱们红营是领着战士们走正道,而姚启圣那厮是要蛊惑着手下的兵将走歪路。”

“任何战力强大的军队,都缺不了思想教育,岳家军、戚家军,无不如是……”侯俊铖简单的评了一句:“姚启圣对咱们红营是有研究的,单单看他这章程就可以确定,这家伙是个干才,而且看起来是个不择手段的家伙。”

“一个汉臣这么有能力,能不依赖朝廷练起一支强军来…….清廷能容得了他?”牛老三抖了抖手里的书信,眼神向着京师方向瞟了一下:“清廷不怕再养出一个吴三桂来?恐怕过不了几天就会派了钦差来取姚启圣人头了吧?”

“康熙皇帝又不是前明崇祯,他刚刚明旨让姚启圣办团练,又怎么现在就把姚启圣砍了?这不是挫伤他自己的威信吗?要对付姚启圣也是事后的事了!”侯俊铖摇了摇头:“而且姚启圣也不可能反,他能从尚藩那里搞来钱粮,卖的定然是满清朝廷的脸面,他能拉起团练,是因为他是满清的布政使,兵钱军备,都是靠满清的中枢威信搞来的。”

“脱离了满清朝廷,他能给尚藩什么保证?尚藩为什么还要出钱出粮?那些团练的官将军兵求的是满清的官职,他姚启圣当军阀也就罢了,还能称帝不成?”

后世的袁世凯能靠着北洋军篡清,是因为他代替了洋人做了他们在中国利益的代言人,洋人的银行只认他袁世凯而不认满清朝廷,而如今的尚藩,要当代理人也是自己去当,自己当不了肯定是倾向于大清这个“正统”朝廷的,又怎么会去支持姚启圣?

“康熙如今才二十余岁,年富力强,姚启圣都五十多了,康熙若是连熬死姚启圣的信心都没有,他也不会是那个智除鳌拜的少年英主了,不要把希望放在清廷内斗之上,我估计康熙得知消息后非但不会责问姚启圣,反倒会下旨嘉奖,以此安姚启圣之心,也是用朝廷威信给他背书,帮他排除其他的杂音,咱们得认真准备赣州方向出现一支清军强军的可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