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396章 生产力

赤潮覆清 第396章 生产力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黄宗炎的笔停了一下,凝眉道:“亭林先生便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文章里说,这场战争最后胜利的,一定是能够对中华之社会进行改造的那一方。”

“不止是亭林先生,船山先生和南雷先生也能看到这一点……”侯俊铖微笑着摇了摇头:“当然,他们不像亭林先生那样深切的参与了红营的发展,对红营改造社会的行动并没有成体系的认识,但也能看得出来,在同等的条件下,红营能够获取的资源是远远多于满清的。”

侯俊铖朝田地之中一指:“好比这代田法和区田法,红营发展到一地,便能将它们落实下去,可满清就算想要推广、就算学我们一样把当地地主官绅消灭掉了,他也做不到,因为满清没有我们红营的干部、军队、甚至于治下的百姓。”

“清廷就连官府里大半的衙役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平日里最擅长的就是勒索,依靠他们连当地的田地数额都清丈不清楚,如今天下到底有多少田地?满清还是靠着万历年张居正清丈之后的数额估算的,而即便是张居正时期清丈田亩,大半也是靠的估算。”

“连最基本的田亩数额都清算不清楚,怎么可能统一规划、协调耕种呢?”侯俊铖拍着手里的土:“还是那句话,先进和发展,说到底首先是人的先进和发展!”

后世之人总喜欢提生产力,至于如何发展生产力,就和玩游戏一般,点出蒸汽机、内燃机之类的技术,生产力就自然而然的发展上去了。

但侯俊铖在穿越以前就不认同这种观点,如果仅仅是技术的发展就能引发生产力的发展,那为什么再后世真正发展起来、能和传统发达国家分庭抗礼的,只有中华呢?难道别的国家都不会去学习技术吗?

显然不是的,建国之时许多国家都比中华更富裕、技术更先进,但渐渐的都被抛到后面去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华自大革命开始,就在对旧有的社会和人进行全面的改造,在建国之时,中华大地上的数亿人民便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那一批人,所以只要中华接触到更好的技术,立马就能化为己用腾飞起来。

即便是老牌发达国家,太平洋东岸那个超级大国天天喊着制造业回归,可它的‘人’已经在长久的快乐教育和压迫剥削中被养废了,除了喂饱几个中间商、帮史密斯专员多开几个空壳公司捞钱之外,所谓制造业回归几乎毫无进展。

少数精英做出来的PPT依旧是优秀的,但一旦要落地生产,便永远都比不过大多数的‘人’更先进的中华。

生产力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对‘人’进行改造,即便开了外挂把后世一整套工业体系都搬过来,到最后也只会束之高阁,就像这代田法和区田法,汉代便发明的东西,几千年来却只能记录在书本之中。

“技术存量、资源存量,满清是超过我们的,但这些技术和资源,他们却无法完美的运用出来,反倒会大量消耗在**和内耗之中,满清朝廷的战略规划得再怎么好,到了下面执行的时候,也必然会大打折扣的…….”侯俊铖胸有成竹的笑着:“这是必然的事,满清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什么来打这一仗呢?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维护其统治又是为了什么?说到底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剥削和压迫嘛!”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朝廷要剥削和压迫,凭什么让当官当兵的辛苦卖命、廉洁奉公呢?刚开始总要做做假样子,清廷的资源和精力也还充足,还能够维持着,但时间只要拖下去,清廷必然承受不住,下面的兵将官吏,也一定会胡搞瞎搞的!”

侯俊铖不是夸口,满清这一套并不稀奇,后世的日军,乃至入阿富汗打造样板的美军都玩过这一套,但搞到最后全是原形毕露、上下敷衍,超级大国都玩不下去,侯俊铖不相信满清能够支撑多久。

“所以我们只要扛住最艰难的初期,消磨掉满清的锐气,满清便只剩下苟延残喘了!”侯俊铖抬头张望着远处鞭炮声不断的赵家村,微微一笑:“要消灭我们红营其实很简单,只要做的比我们好就行了,百姓们安居乐业、不受压迫剥削,自然也就没有我们生存的土壤,可以如今之社会,大部分人处于赤贫之中,才能维持小部分人的富贵的社会,是绝不可能达成这样的目标的。”

“可满清有改造社会的能力和意识吗?不说满清,吴三桂、郑经、乃至于传观社之流,他们又有改造社会的能力和意愿吗?显然是没有的,所以我红营便是打不死、剿不绝的!”

“亭林先生、船山先生和南雷先生也是看清了这一点,他们以前只是因为反清而和我们站在一起,现在却不一样了,他们是真心在支持着咱们的,红营改造社会,天下万民必然会有更高的需求,人心变了,数千年的君主**一定会因之而翻天覆地,那么接下来的路该走向何方呢?亭林先生、船山先生和南雷先生,是各有各的看法的。”侯俊铖呵呵一笑:“开千万世之基,看着自己的思想理论被一步步实践,然后延绵后世千万年,这种成圣之事,哪个寻道求理之人能够忍得住?”

“而兄长他们的思想理论,在满清或者吴三桂……亦或者前明、元宋那样的朝廷里是不可能实现的!”黄宗炎认真的点了点头:“非君民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平天下者均天下也…….这样的思想,哪个皇帝会采用?唯有翻天覆地、一片新的天下,才可能走上新的道路。”

“正是此理!”侯俊铖点点头,正要继续交流,一名护卫走了过来,在侯俊铖耳边说了几句,侯俊铖点点头,站起身来:“清军攻破延平了,距福州已是咫尺之遥了,耿精忠恐怕很快就会投降了,我得回石含山开个会,然后去赣南一趟。”

“辅明这些话,后面评述兄长他们的,我就不记了,其他的我整理一下,搞篇社论出来…….”黄宗炎擦着笔,笑道:“辅明,这社论你来取个名字?”

“鹧鸪先生自己取吧,您也知道,我最怕想标题……”侯俊铖哈哈一笑,看了看手上捏着的清廷的报纸,忽然伸手指了指天上,指了指地下,又指向北方:“不过嘛,可以写个小标题,算是对满清这些策略的回应——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