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437章 泛海

赤潮覆清 第437章 泛海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郑经没有让潘耒失望,刘国轩带着那些喇布的印信王旗去劝说郑经,在铁证之下,陈绳武、冯锡范等人也没法再拿红营做文章,只能反反复复的强调福建清军太多,双方实力差距太大,被早有准备的刘国轩逐条驳斥,最后哑口无言。

郑经本来也不想放弃厦门这个在大陆上最后的据点,他也早已得知了清廷正在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谈判的事,清楚若是东印度公司插一脚进来,他们的船队有足够的实力截断金厦海面,仅靠厦门一座孤岛,必然是守不住的,要想保住厦门,就必须打出去夺取漳、泉等州府作为纵深和腹地。

而要夺取漳泉,没有比如今更好的机会了,清军在福建虽然有十几万大军,但分散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为了防备广东的吴军,还有大量兵力蹲在闽粤边界动弹不得,加之闽西的汀州、邵武、建宁等地红营闹红闹得烽烟四起,又有大批的兵力屯在闽西清剿扫荡,实际上厦门当面的清耿联军兵马,并非多到不可战胜的地步。

如今红营击溃了本来准备入抚州接防额楚的喇布所部,额楚的马队也遭到重创,本该调来福建的额楚所部两万多机动兵力,便被按在了抚州没法南下,若此时不出兵,时日拖延下去,等喇布收拢败军、休整完毕南下接防额楚,或者清廷干脆从其他地方调来援军,郑军再想出击,击败清军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在刘国轩痛陈利害之下,郑经终于下定了决心,下令言“江西红营,草莽绿林之流,亦敢集兵与清军大战,吾为大明正朔、孤忠于海外多年、与满清势不两立,岂能怯敌而自守,为天下之人耻笑”,随即拔剑斩断桌角以示决心:“本王决心已定,日后再有言弃金厦而遁于台湾者、困守厦门而不敢言进者,皆如此桌、绝不留情!”

随后,郑经便令刘国轩为正总督,督管一切郑军兵马和水师,刘国轩担心冯锡范这些郑军本部将官依旧抱有退往台湾的心思,便奏请以耿军降将吴淑为副总督,一则其自耿军降来,对耿军极为熟悉,其次吴淑这些将官根在大陆,在台湾没有根基,退往台湾便等于失去一切、任人鱼肉,他们没有退路,自然最为支持郑军向大陆发展。

郑经准之,刘国轩又担心冯锡范、陈绳武等人在背后耍手段拖后腿,请郑经赋予全权、不受后方任何节制,郑经便将前明隆武皇帝赐予郑家的尚方宝剑赐给刘国轩,准副将以下听凭其处决,任其专事征伐。

自此刘国轩彻底掌握郑军军权,开始对清军展开反击。

郑家的朝堂之争、机密议事,潘耒自然没有参与,实际上,他把喇布的王印令旗什么的交给刘国轩,便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只是如今大战在即,郑家也没船送他回去,潘耒干脆混在刘国轩军中,跟着郑军一起参与这场反击的决战。

如今潘耒便立在刘国轩座舰船头,海风卷着大海的咸腥扑面而来,也将桅杆上挂着的郑军旗帜扯得猎猎作响,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数百条战船排出一个“百鸟朝凤”的阵势,劈开海面上的晨雾,朝阳的阳光透过晨雾照在这些战船上,泛着琥珀色的光芒。

刘国轩在一旁咬开酒囊,将里头的美酒灌进喉咙,把那酒囊递到潘耒面前:“这个酒囊是当年国姓爷赐给本督的,那时本督还立在国姓爷身侧,护着国姓爷与清军鏖战,没想到今日却与国姓爷站在同一位置,领着郑家的老底子,和清军一决胜负!”

潘耒接过酒囊也灌了一口,凝眉道:“都督持尚方宝剑统辖全军,但延平王如今事急势穷,不得不给都督莫大的权柄,延平王心里…….最看重的还是陈绳武、冯锡范那些人啊。”

刘国轩没有接话,似乎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谈,转身用匕首在桅杆上添上又一道刻痕:“潮信比《七十二候潮诀》早了一刻,也好,正好出其不意,让孩儿们升起蜈蚣帆,吹螺鸣鼓,告诉清军,咱们来了!”

二十余丈高的主桅升起一面藏青色的帆布,帆面上缀着的铜铃骤然炸响,随即数十名传令兵举起缠着红绸的海螺,晨雾之中响起沉闷的呜咽声,紧接着便是激荡的战鼓震动整个海面,仿佛是这煊赫的声势震撼,原本就随着红日高升而渐渐稀薄的晨雾一眨眼间便彻底消散一空,阳光洒在海面上,泛起一片耀眼的粼光。

刘国轩取下望远镜远远看去,镜片转动间,远处卡在三岔河入海口的清军水寨和陆上的玉洲大寨纤毫毕现,清军的哨船如同见了猫的老鼠一般四处逃窜,营寨之中乱糟糟的响着铜锣鼓号之声,蜃气在海上升腾,把清军慌乱的旗语扭曲成可笑而滑稽的舞蹈。

“欲使厦门无忧,必先取海澄,杰书也明白这个道理,令黄蓝驻扎海澄县,分兵把守福浒、玉洲、三岔河等入海通道,又令刘筏、吕涛分驻石码和江东桥策应海澄,于漳州城还有黄芳世所部作为机动后援,打造了一个铜墙铁壁的硬骨头。”

“可本督偏要啃了他这块硬骨头!”刘国轩的手指无意识的摩擦着刀柄,这把郑成功赐给的宝刀刀柄上刻他亲自下令刻印的“勇”字,早被磨得温润如玺:“黄芳世,黄蓝,刘筏吕涛,皆吾手下败将也!挂血灯、起椗!杀尽东虏复汉疆!”

朱红的灯笼升上了一艘艘战船的主桅,赤膊的旗兵在桅盘上挥舞出一个个旗号,背上风调雨顺的刺青还在反光,数千支船桨同时拍碎如镜的海面,装满了火药和引火物的连环船和火船冲到了最前头,渐渐脱离缓缓减速的郑军船队,向着清军的水寨飞驰而去。

潮峰托起了郑军的舰队,清军的营寨里响起了凄厉的号角,换来了一波震撼海天的轰鸣炮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