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564章 末路(五)

赤潮覆清 第564章 末路(五)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纳兰性德策马来到一座小坡上,侧耳听着泜水两岸轰鸣的炮声,红夷大炮如同雷鸣一般的声响震得大地都在颤抖,许多从未见过这种巨炮的关外八旗兵马和蒙古人都以为是天神下凡,不自觉地跪倒在地向着不知道哪里的神灵祈祷着。

吴军的冰墙并没有抵挡住几发炮弹,轰隆隆垮塌一片,但西北军和直隶清军的炮手远远不如南方各个清军军团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教官训练出来的炮手,装填发炮的速度慢得让人心焦。

纳兰性德看过红营的战报,分宜攻防战后红营统计己方火炮发射和缴获的清军炮弹估算,双方上百门红夷炮一天便打出了一万多发炮弹。

而西北军团的炮队二十多门红夷重炮已经轰击了四个时辰,打出的炮弹据纳兰性德目测,却只有数十发而已,如此长的炮击间隙,让吴军有足够的时间堆土和用土袋修补破损的冰墙,红夷炮轰出了一个个缺口,清军却依旧难以直接从这些缺口之中涌进去,那些缺口反倒成了吴军重点设防的陷阱,给予清军许多杀伤。

但炮队也不是毫无作用,他们不停发炮,将吴军的冰墙打残打坏,也让吴军不能登墙作战,清军从缺口处无法攻入,便借着火炮的掩护推着冰车长梯接近冰墙,竖起长梯、钩搭墙上,清军兵马借此翻过冰墙,与吴军在营寨之中展开激烈的搏战。

关外八旗缺乏火器,最擅长白刃相搏,西北清军中陕甘绿营也一贯以武勇着称,而吴军已经断粮数日、冻饿相加,又经历了数日和清军炮灰的高强度战斗,战力远不如以前,许多兵卒连刀枪都已经无法挥动,只能束手待毙,吴军的防线,终究还是被清军攻开。

在纳兰性德看来,这一仗清军的表现甚至称得上拙劣,在火器火炮远远超过吴军、将吴军围逼在泜水一角、饱受冻饿之苦的情况下,最后竟然要靠白刃战解决战斗,纳兰性德忍不住在想,西北军团加上关外八旗,还有蒙古兵和直隶、河南等地五六万清军,差不多也是十余万大军,这十余万大军若是和岳乐的兵团互调,面对的是红营的兵马,会不会一触即溃。

无论如何,这一仗清军得胜,吴军这支肆虐北方的北伐军终于是被彻底的剿灭,他们是吴军之中最为坚定反清的一支部队,他们覆灭了,朝廷已经派人去湖南和吴军谈判,双方媾和一处的趋势,恐怕是要大大的推进了。

纳兰性德轻轻叹了口气,放眼看去,对岸的吴军营寨中,吴国贵的帅旗还在主帐外高高飘扬着,营中残存的吴军还在围绕着主帐做最后的抵抗,清军高喊“投降免死”的喊声从对岸远远传来,但吴军投降者却寥寥无几,奋战到了最后一刻。

“佐领大人!”一名图海的戈什哈派人来寻纳兰性德:“大将军让您回营中,有许多吴逆军将被捕获,大将军让您去审问一二,若有投降者,可尽数收降。”

纳兰性德点点头,他清楚这是图海送给他的一份功劳,他们这些八旗的公子哥本是来蹭功劳的,却被图海利用了一把,在泜水一触即溃,战后叙功惩过,怎么也不可能给他们强行评个有功的评价,否则朝廷如何服众?就算是纳兰性德领军全师而返,最多也就是功过相抵而已。

图海这一番利用,用一堆八旗子弟的功劳给他剿灭吴军的大功垫脚,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去了,自然要想办法捞一把这些八旗子弟,公文里做些文章,也得让他们有些实际的参与,这劝降吴军诸将的事,便是图海留给八旗子弟们的功劳。

不愿投降的吴军,如今还在泜水北岸的营寨里和清军作战呢,能被清军“捕获”的吴军军将,自然都是已经心灰意冷、准备好投降的了,根本没什么难度。

如今朝中正酝酿着要革新自救,明面上是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主导,自古以来改革者,从商鞅到王叔文,从王安石到张居正,谁不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眼见着纳兰性德是要子凭父贵、一飞冲天了,图海自然是要巴结一番的,留给纳兰性德“劝降”的,就一定是吴军之中的大将名将。

纳兰性德策马回了清军主营,远处的战火之声已经渐渐停息,只有零星的铳声和喊杀声还在不断地传来,一队清军骑兵飞驰而来,挥舞着一面缴获的吴军旗帜,兴高采烈的用满语、蒙古语和汉语大喊不停,引得营中欢呼不止:“吴逆贼军已被彻底攻灭!吴逆主将高得捷战死!吴国贵自尽!余众尽灭!”

“可惜了.......”纳兰性德叹了一声,轻轻摇了摇头,跟着图海的戈什哈来到一处营帐,入了帐在主桌处坐定,身边几个戈什哈和余丁提刀持盾,穿着一身闪亮的棉甲摆开一个唬人的姿势,几个清军兵卒押着一个个吴军将领进来。

纳兰性德走流程一般的询问几句姓名官职、籍贯家眷之类的情况,让一旁的书办登录名册,再问一句愿不愿降,愿降的便押下去好酒好肉的招待,不愿降的,自然也有皮鞭军棍、甚至钢刀铁枪招待。

押了三四人进来,都是早就被饥寒折磨没了心气的吴军将领,询问过后自然都愿投降,紧接着,几个清兵又押进一个三十余岁的精壮汉子,纳兰性德照例询问姓名官位,那精壮汉子站得笔直,倒也配合,问一句答一句。

但听到那将领的名字,纳兰性德却是面上一喜,眯着眼上下打量着那名将领:“刘明承,你就是当年石含山二十八寨匪贼之首刘文煌之子刘明承?”

刘明承面露惊讶之色,看着纳兰性德没有出声,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纳兰性德见周围几个清兵和书办好奇的看了过来,知道这里不是与之深谈的地方,只是微微一笑,诵出一首诗来:“孤灯长夜守寒帷,病骨犹披旧日衣。待得东君巡陌上,新芽尽处是春归。”

刘明承浑身一震,面上涌出一丝不可思议的神色,又赶忙低下头去,干咳一声道:“无需小将军多问,在下......愿降大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