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596章 大儒

赤潮覆清 第596章 大儒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石子铺成的道路在春雨过后泛着油亮的光芒,坐了一路马车的王夫之却似乎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忽然要下车策马,侯俊铖自然不会难为自己的师傅,便让护卫弄了几匹马来,和王夫之一起策马而行,马蹄铁磕碰的脆响惊起道旁柳絮纷飞。

策马跑了一阵,王夫之才勒住缰绳,胯下的红枣马缓缓降下速来,王夫之似乎很是兴奋,回头看着赶上来的侯俊铖,笑道:“老夫在湖南的时候就听闻红营最擅修路,每到一处必然要修路铺桥,果然是名不虚传,一路跑马而来没有一点磕绊,除了少了些春泥吮马蹄的生气,挑不出一丝毛病来,比吴三桂在衡州修的御道都要平整三分。”

“吉安毕竟是红营的老根据地,这里的道路最早修整、仔细养护,是比其他地区好上许多的……”侯俊铖呵呵笑着,八卦似的说道:“当初亭林先生入永宁,不止是春泥吮马蹄了,车马都陷在烂泥地里了,差点撞了一头包。”

王夫之哈哈大笑起来,就在此时,忽听得前方一阵马骡嘶鸣的声响,抬头看去,却见前方一支骡马队伍里的骡子似乎是受了惊吓,正不停的后退着,牵骡的百姓拼命攥着缰绳,王夫之仔细看去,却是一个臂膀上绑着红巾的孩子从田垄里钻出来,举着驱赶蚊虫的艾草把,又滚得一身是泥,如同水鬼一般,故而惊到了那只骡子。

“是合作社的骡马队,载的应该都是整收的肥料、虫药什么的……”侯俊铖轻声解释着:“骡马队的骡子、毛驴、马匹都是有专人管理和训练的,咱们红营缺马骡,战时都要从合作社抽调,不仅运输炮弹军备、辎重武器,有时候还得当骑兵的坐骑,这支骡马队里,恐怕也有许多骡马是上过战场、立过战功的。”

王夫之点点头,看着那支骡马队远去,很快视线又被道路旁的一块石碑吸引,策马上前去,却见那石碑旁立着一个贴着各种布告的立牌,石碑上则密密麻麻的刻着名字。

侯俊铖赶上来扫了一眼,解释道:“先生,这石碑上刻的都是当时修路的民夫、百姓和战士还有俘虏们的名字,他们日夜辛劳,把这路修的这么好,总不能一点痕迹都不留嘛,刻在石上,也算是永垂后世。”

“好事!”王夫之赞了一句:“修路立碑、刻名遗芳自古有之,也算是传统了,但自古以来就只会刻那些出钱的官绅豪商、下令的官员名臣,顶天了把工匠名字刻上去,也是为了日后出事好追责,红营为修路的百姓、战士、民夫,甚至俘虏的刻名立碑,可谓千古以来独一份!”

“孟圣言‘民贵君轻’,先生也说过‘民之贵,贵在天下为公’,学生也只是在遵循圣人和先生的教化而已……”侯俊铖微笑着说道:“还是先生教化的好!”

“你在老夫门下,也不过是学了十天而已,老夫哪里能贪什么教化之功?”王夫之摆了摆手,回身看向侯俊铖:“辅明,你怎么也学那些不成器的家伙,胡吹瞎捧起来了?”

“还不是有求于先生?”侯俊铖微笑着摇了摇头:“先生这场讲学关键的很!如今这世道,士子百姓谁不敬畏名士大儒?!我可听说了,先生在湖南讲学之时,从名士贵胄,到贩夫走卒,从饱学鸿儒,到白丁村愚都蜂拥而至,听讲共学,先生是在哪讲学,哪里就能形成风潮。”

“俗话说文无第一,有些事我们说干了嘴,巴掌不打到他们脸上,那些士子百姓们也不会认真去思考,可先生这样的大儒说上一些道理,他们能听进去、能认真反思改过,甚至奉为金口玉言。”

“如今天下名士大儒,以先生和亭林先生、南雷先生为翘楚,南雷先生明面上还是站在清廷那一边的,亭林先生家眷都在江南,顾家又涉及到红营在江南的布局,不能露了身份,只有先生能摆明车马帮我红营发声…….”侯俊铖露出一丝奸商一般的笑容:“学生可不会让先生只讲了这么一场就算了,先生既然好用,那自然是要拼命的用的,只能多赔些笑脸、多说些好话,请先生多多担待了。”

“就知道你没安好心!”王夫之淡淡一笑,面容变得严肃一些,问道:“一路上光顾着跑马,也没仔细问你到底是个什么安排,此番整风,准备从何开始?”

“首先还是理论方面,学生是准备借着先生这次讲学的机会,在整个红营都搞一场大规模的理论学习运动!”侯俊铖的语气也严肃了几分:“如今上上下下的人员冒出来的那些问题,根本上来说还是对我们红营的理论不清楚,那些士子就不用多说了,许多人还抱着老一套君君臣臣的想法,所以搞出那些上书的乱事。”

“要么就觉得自己是读书人所以高人一等,瞧不起我们的干部和百姓,对下田、下厂之类的社会劳动课程有抵触,十指不沾阳春雪,说白了还是对红营的理念和理论只有粗浅的了解,没有深入的领会,思想上还没转变过来。”

“若只是他们也就罢了,关键是我们的许多干部、军官,乃至于委员,理论水平也很粗浅,面对别人的质疑和请教,有道理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人家君君臣臣那套拿出来,也不知道该怎么辩驳,辩不过,就只能靠权力强压,别人又怎么可能服气呢?矛盾不化解,被强压着只会不停的积累,内部的冲突自然也就愈演愈烈。”

“还有一些人,甚至被那些歪理说服,跟着一起走上歪路,还推波助澜的传播满清那一套旧思想,挖咱们的根,造成恶劣的影响!”侯俊铖叹了口气:“这其实是个老问题了,咱们的干部和军官让他们做事作战,都是勤劳肯干、不怕牺牲的,可一到搞理论的时候就抓瞎。”

“路走错了,越有能力走的越歪,所以这次整风,就要从讲道理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