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681章 奔逃(五)

赤潮覆清 第681章 奔逃(五)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侯俊铖策马进入小田庄内,如血般的残阳泼洒在断壁残垣之间,马蹄踏过青石板上凝结的暗红血渍,空气中弥漫着焦木与尸骸混合的刺鼻气味,几处尚未熄灭的火堆仍在屋檐下噼啪作响,火星随着热浪升腾。

坍塌的民居梁柱还在冒着青烟,浓烟裹着焦木与血腥的气息钻入甲胄缝隙,呛得人喉间发紧,几名红营战士正在一处废墟一般的瓦砾之间忙碌着,用木杠撬动墙体,随着轰然巨响,又露出具蜷缩在灶台旁的尸体,红营战士把他们一一挖了出来,清理掉身上的甲胄、束带、裹囊等物,让尸身只穿着一身号衣遮体,这才抬到大街上整齐摆好,等着之后领俘虏过来认尸。

小田庄外几处空地,已被改造成一处处临时的战俘收容所,小田庄和周围据点、堠台、堡寨里清军的俘虏都被押解在这,或蹲或坐的形成一个个方阵,每一个方阵里的俘虏都比看守他们的红营战士多上数倍,可从兵到将,却没有一人敢高声说上一句话。

官道方向传来拖沓的脚步声,成串的俘虏正被押解而来。前头的绿营兵耷拉着脑袋,发辫蔫蔫地垂在背上,兵器早被收缴,双手却仍保持着高举的姿势,仿佛生怕稍有懈怠便会招来身后红营战士的呵斥。

他们大半是从马头山那边被抓来的俘虏,近万的精锐,在山上的红营部队冲下山后,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除了有些不死心的兵将逃进了山林之中,大多数官兵,从八旗到绿营都纷纷举手投降,然后乖乖的一路押解到小田庄。

俘虏的队伍足有里许长,如同一条盘旋的长蛇一般一眼望不到头,末尾的人影还在官道转弯处若隐若现,远远望去,白晃晃的手臂连成一片,倒像是秋日里待收的棉田。

一队队教导正在给那些俘虏登记名字,按照之前武工队整理的名册和俘虏之间互相指认,把里头的军官挑出来,小田庄里有座祠堂,专门用来关押这些清军军官,这也算是红营最后给予他们的一点优待之一了,之后过堂、诉苦、公审,有得他们受的。

时代有已经在小田庄里原本纳鲁莽多当作指挥部的一间酒楼里待着,这栋三层木楼处在镇内的一处制高点上,如今青砖地面上仍散落着镶银马鞭和撕碎的塘报,作为纳鲁莽多和格尔特的指挥部,却没有遭到什么破坏,红营攻进镇中没多久,对这块区域形成包围之势,格尔特便干干脆脆的投降了。

侯俊铖到达之时,时代有正翻着缴获的地图和文册,见侯俊铖进来,笑道:“留守小田庄的清军主将格尔特倒是个老实人,地图文册都给咱们整理好了,等着咱们来接收,到时候过堂之时,这也能算是一个立功表现吧。”

侯俊铖随手抄起一张地图查看,却见上头把整个咸宁地区的汛地、粮仓、武库标注得纤毫毕现,连各营吃空饷的实数都用朱笔另录在侧,格尔特还贴心的写上了汉字,侯俊铖印象中这位蒙古将领并不是个饱学的儒将,莫说汉字了,蒙古文都不会写几个,不知是哪里找来的人代笔,确实是用了许多心思。

“咱们以前也不是没有俘虏过清军的八旗兵,哪里有这么老实的?这是怕了咱们的公审,所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时代有嘿嘿笑着,哪怕再怎么迟钝,也能感觉到其中的变化:“八旗的兵将都对这大清朝没了信心,不愿意负隅顽抗…….人心变了啊!”

“说的没错,而且纳鲁莽多也不厚道,把他堂弟甩在这等死,自己却换装逃跑!”侯俊铖呵呵笑着通报着消息:“那家伙装扮成一个绿营兵的模样试图混出去,被咱们俘虏之后给他的戈什哈队长指认出来,听说那戈什哈队长也是他的亲戚,啧啧,这一家子,还真是互相出卖啊。”

“上梁不正下梁歪,尚善天天躲在武昌,连咸宁都不愿意来,下头的兵将,谁还会愿意给他卖命送死?”时代有将手里的地图一合:“我看鄂鼐平日里一口一个要为大清效忠,等咱们直逼咸宁,他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的,就算他想坚持,下面的兵将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送死,除非尚善亲自到咸宁来坐镇。”

“所以我们就赶紧组织部队直逼咸宁,让尚善得到消息想来咸宁坐镇都来不及!”时代有起身建议道:“现在就派人去幕阜山通知老郁,让他领着二线人马来接手小田庄一线的防务和俘虏什么的,咱们挑选先锋立刻北上咸宁,其他作战部队稍作休整,立刻跟上!”

“从小田庄到咸宁不过一两天的时间,咱们要跑得比清军那些溃败的俘虏还要快,先锋部队明日午间就要抵达,速度够快的话,没准鄂鼐还在犹豫要不要弃城而逃,咱们就直接封死其成建制北逃的可能!”时代有一巴掌拍在桌上:“我知道之前武工队在咸宁做了许多工作,但战场争锋,不能指望别人反正配合,必须得依靠我们自己的战士们,兵贵神速,让弟兄们辛苦一些,我们的部队抵达咸宁,也能坚定那些心存疑虑的家伙的信心。”

“老时,你负责作战指挥,这些事你拍板决定就行…….”侯俊铖微笑着点点头,环视了一圈周围,感慨道:“两宋之交,金人入寇,彼时金兵能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冲阵百余回合,更进迭退、忍耐坚久,前者死,后者披其甲以进,又死,则又代之,便有十七人大破宋军两千余人的奇迹。”

“此所谓将勇而志一、兵精而力齐,一旦奋起,变弱为强,以寡制众,用是道也!满清认金人为祖宗,其八旗兵将时至今日,却还剩下几分金兵的坚韧?当今之世,将勇而志一者谁人?兵精而力齐者谁家?如今的清廷一如朽宋,其八旗和绿营,已经全然不足以为我红营的对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