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 第756章 长子封侯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第756章 长子封侯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28 来源:书海阁

徐闻这番求情,朱瞻基也终于暗松了口气。

他虽然厌恶朱高煦,但是真要处死这个叔叔,年轻的皇帝还是有些下不了手。

至少不想让史书上记载自己弑叔,徐闻也给了他一个台阶。

朱瞻基将徐闻扶起:“诸位都起身吧,你们的请求朕都收到了。”

然后走到朱高煦面前,俯视着对方,平淡不带一丝感情地说道。

“二叔,你绞尽脑汁构陷父皇与朕,最后甚至谋反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今天?朕只想教与你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今日有越王为你求情,念你和朕乃骨肉血亲,便饶你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从即刻起,削去一切王爵,贬为庶人,送往宗人府大牢看管。”

能够保住一条性命,朱高煦已经大喜过望了。

不顾左右侍卫将他拖走,还在不停地连声道:“感谢陛下,感谢陛下。”

生怕说少了,朱瞻基会改变心意。

同时对城中的清剿还在进行,主犯落网,其他附逆者也不能放过,全部要捉拿归案。

还有相关谋反的证据也要收集,御驾亲征必须师出有名,这都是朱瞻基的武德体现。

大军得胜之日,除留下少量五军营随徐华继续大索乐安,将所有参与谋逆案的犯人全部捉拿归案外,朱瞻基率领大军返回京师。

每多耽误多一点时间,就是大笔的军费。

已经当家,知道柴米贵的宣德帝可是一点不敢多待。

在杨士奇的催促下,大军班师回朝。

特别是朱瞻基这次御驾亲征,是他首次领军。

除了把徐闻这种定海神针带着稳定军心外,还怕不够,将五位阁老中的三位,杨士奇,杨荣,徐谦都带了出来。

现在北京仅剩两位内阁坐镇,终归还是有些不放心。

此间事了,必然赶紧回京。

回京后,又是隆重的凯旋典礼。

刚刚继位没多久的帝皇,也用给自己的实际行动,打消了其他人对于他年纪的顾虑。

等徐华十天后,押送这数千名同案犯返回京师后,朝廷的庆功封赏才开始。

毕竟要等他这个头号功臣就位。

不管是冲锋陷阵,还是事后收尾,徐华都当记首功。

封赏榜上,徐华高居首位,第一次把自家老爹都压了下去,获封武定侯。

朝中众人也都知道,这并不是他的终点。

二十多岁的侯爵,还是一品武官,配上年轻的皇帝,大把的施展空间等着他。

再加上注定会封侯的小徐阁老,他们一门一王两公,甚至是三公都有可能。

徐闻也有了实职,朱瞻基还是觉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次平叛有徐闻在自己身边,他就感觉特别踏实。

所以徐闻直接入阁,为首辅,参赞军国大事。

杨士奇没有丝毫怨言,反而举双手赞成,甘愿帮老师打下手。

首辅这个位置看上去光鲜,但谁待谁知道,对于权力欲极强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

杨士奇当然也想要更高的职位,但是这短短时间的首辅当下来太累太忙,太需要政治手腕和施政能力。

他自认这两方面,比老师还差很多。

不如后退一步,在老师身边好好学习。

徐家此时可谓大明除朱家以外的第一世家。

群臣难得没有眼红的。

不管是徐闻的异姓王,还是徐华的武定侯,都是一刀一枪,实打实的功绩堆积起来的。

徐闻甚至还出现赏无可赏的情况,朱瞻基只能拼命给他加上各种虚衔。

有些臣子身后才能享受的荣誉,都放在了徐闻身上。

难怪朝中会有人调侃,现在徐闻就是活着的传奇,他一人便是半部大明史。

这么说倒也没啥问题,大明立国也才短短数十年,其中的大事徐闻经历一多半。

封赏完功臣后,朱瞻基改乐安州为武定,和徐华的爵位同名,可见对于这个童年玩伴的恩宠。

同时将数千附逆者,交于刑部牵头。

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定出罪责后,最后呈予宣德帝决定如何处理。

朱高煦父子被押送到北京后,被宗人府囚于皇城西安门内。

虽然不能杀他们,但是不妨碍朱瞻基亲自主持,编撰了一本《东征记》。

书中将朱高煦的所作所为,还有自己如何快速平定叛乱的事情,完全记录下来。

彻底把自己这位叔叔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个消息,朱瞻基还特意透露给了朱高煦知晓,让这位曾经骄傲的前汉王羞愧难当,甚至想过自尽。

但终归好死不如赖活,好不容易捡的一条命,朱高煦还是想活下去。

至于其他人。

经过漫长的审理后,逆党王斌等人伏诛,同谋伏诛者六百四十余人。

因故意放纵和藏匿反贼而被处死或戍边的计一千五百余人,发配到边远地区的计七百二十人。

至此,宣德元年轰动一时的朱高煦谋逆案终于告一段落。

朱瞻基也能把注意力放到正常的国事中来。徐华和徐谦两位哥哥在乐安州打得如火如荼时,唐赛儿和徐明这两个弟弟妹妹,已经到了郑和的驻地,南直隶太仓刘家港。

此时的刘家港,有“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的美誉。

坐拥长江入海口得天独厚的位置,加上官方力量。

郑和舰队,还有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四海商会的通力协作,将这里建设成为一个庞大的港口。

一些在京师重地不方便使用的设备,在这里大行其道。

当徐明看到遍布码头那些数丈高的吊架,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船队。

他的心中除了兴奋,还是兴奋。

唐赛儿有些许不同,她除了兴奋外,还有一些巨物恐惧症。

这些数十丈宽的大船,横亘于码头之上,就如同巨兽一般。

船上的工作的水手,远远望去,就和蚂蚁差不多。

虽然已经做好充分心理准备,要下南洋了,甚至还幻想能够建立一番功业。

可是看到这些内陆地区无法见到的巨舟,她还是有些露怯了。

徐闻作为下西洋计划的推动者,还有四海商会的幕后首脑,这两方有什么新船型下水,都会在第一时间送一份船模到府上。

现在越王就有专门的一间屋子来存放这些。

徐明就是看着这些东西长大,对于航海的幻想,也是源自这些模型。

今日得见,他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