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 第818章 权臣之相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第818章 权臣之相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28 来源:书海阁

徐闻今天站在这里,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

而是背后的大明庞大的官员还有其他利益团体,对于一个十岁儿童肆意玩弄皇权的限制。

在大家眼中,没有人认为现在的朱祁镇有亲政的能力。

哪怕是皇宫之内的政治,那也是亲政的一方面。

所以徐闻出头,不仅仅是为了处置王振。

还有一层意思,小皇帝不要乱伸手!

所以今天的争论,哪怕是有所让步,那么矛盾的起因也不能全身而退!

“陛下乃天下至尊,如有要求,臣当尽量满足。”

徐闻语气沉稳,老而弥坚:“但太祖有令,内官不得干政,这句话是写在石碑上的,陛下尚未亲政,却为人求官,此必王振所蛊惑,此人不惩治,不足以服人心,臣请责罚此人,并将其贬离陛下身边。”

徐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同时还把金英拉了过来。

“金掌印既为内相,此事由你来定夺,王振所犯何罪,该如何处罚?”

倒不是徐闻不想担这个责任,而是以他的身份,不让王振扶摇直上,已经是极限。

再往前走,就是逾矩,最终宫内的事情,还是他们内侍自己来决定。

金英也没了退路,既然已经得罪了王振,那就不要想太多。

反正自己已经想好去守陵,也算是得善终了。

他咬咬牙道:“依太祖之令,内官不得干政,王振今日虽未插手外廷事务,但蒙蔽陛下,以为自己进身之阶,该罚三十廷杖,发配浣衣局。”

小皇帝朱祁镇还想帮王振说好话,可是对上徐闻冰冷的眼神,把所有话都憋回了肚子里面。

张太后也明白,此事徐闻已经让步。

作为大权独揽的首辅,他如果硬要处死王振,自己也只能顺他意。

现在算是给自己面子,还有顾忌皇家的脸面。

而自己也算不负朱祁镇所托,把王振的命保住,终归是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局。

于是张太后点点头,不再开口。

“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就依此执行。”

徐闻做了最后决定。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了。

张太后默许,小皇帝不开口,金英自己就能把王振拿下。

此时这位祸害还在自己房间里面美滋滋等着朱祁镇的消息。

王振好不容易哄好了小皇帝,然后稍微透露了一下。

自己如果能够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就能在朱祁镇找到更多好玩的东西,也能时刻陪伴在他的身边了。

王振在朱祁镇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类似于徐华,徐谦或者是徐闻之朱瞻基,陪伴了他的整个童年,已经快变成朱祁镇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过徐闻的发家之路后,王振自认也可以复刻一番。

他们徐家也不就是圣眷正隆,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地位。

自己只要服侍好小皇帝,以后照样有荣华富贵,未必不能弄个异姓王当当。

王振做着春秋美梦了,如狼似虎的宫内侍卫冲了进来,把他按倒在地,麻利把他绑了起来。

王振反应过来后,高声大呼:“你们这是干什么?咱家是陛下身边大伴,你们是奉了谁的命令敢动咱家?”

见这些侍卫没有反应,只是沉默地拎着自己走,王振突然就慌了,呼喊变成了求救。

“我要见陛下,陛下救救我啊!”

侍卫把他掷于太后寝殿之前。

王振看到朱祁镇,面上一喜,还想说些什么,就被早就侯在一旁的执棍侍卫塞了一嘴铁核桃,说不出话来了。

已只能趴在那儿呜呜呜地低吼。

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朱祁镇已经不忍心去看,把头扭了过去,躲在自己祖母身后。

徐闻很清楚这两位是什么德行。

特别是王振,他为明朝以后的宦官政治开了一个坏头。

之后不少人想走捷径,都会学习他走的路,这也是明朝中后期很多问题的根源。

不把他摁住,以后还不知道他和朱祁镇还会整出什么花活。

“打!”

金英一声令下,力士们开打。

张太后开口留张振一条命,金英也没给下死手的暗号。

但哪怕是按正规流程打,三十记廷仗也没那么容易熬。

每一棍下去,张振都像被上岸的鱼一样,全身抽动一下,口鼻中发出呜呜嘤嘤的哀号声。

随着棍数的增多,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没了声音。

徐闻看到他昏死过去后,丢下一句:“让太医院过来看看,别让死了。”

说完转身离去。

和王振,他连打交道的兴趣都没有。

多看一眼,心中就会多冒出点怒火。

朱祁镇虽然心中有再多想法,但也不过是不到十岁的孩子。

在没有亲政之前,他这位皇帝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伴被打得半死不活,然后被丢进浣衣局。

贵为天子,朱祁镇也只能悄悄地给王振送药。

他的这些小动作,徐闻当然都知道。

暗卫虽然蛰伏,可是眼线却一直还在。

以前徐闻是不想关注他,现在小皇帝的一举一动,他都一清二楚。

被如此教育过一番后,身边没了王振,朱祁镇也老实了不少。

正统二年四月初二,年仅十岁的朱祁钰就举行了加冠礼。

比起那个有些叛逆的哥哥,他就让徐闻顺眼很多。

朱祁钰身上有很多朱瞻基的影子,举止有度。

每次在宫中遇到徐闻,他都会命人落轿,恭恭敬敬地问候越王。

每次看到朱祁钰,徐闻都会不自觉地想起宣德帝,想起君臣相得的那十年,倍感唏嘘。

有徐闻这个大明压舱石的坐镇,一直到正统三年,整个大明都在平稳运行。

新拓展的疆域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同时跨越太平洋的新航线,新大陆,也吸引了不少人前往。

特别有人声称在新大陆发现了金矿,这就更让人趋之若鹜。

新大陆的各种植物,玉米,红薯,经过十多年的培养,已经在大明全境开始大规模推广。

这些杂粮很好地弥补了大明主粮的缺口,至少让人没那么容易挨饿了。

还有各种经济作物,也在逐渐推广。

比如说辣椒之类,也丰富了大明百姓的餐桌。

在形势一片大好中,徐闻迎来了自己的六十大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