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 第835章 知府滑跪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第835章 知府滑跪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28 来源:书海阁

徐闻想着省点工夫,于是开门见山道:

“老夫的名字,想必大家都听过,希望不要有什么侥幸心理,老实交代,我可以念在你们没有伤人命,从轻发落!”

他已经是六十多的老头了,没时间和精力陪这些年轻人去熬,就看这些人识不识相了。

赵王朱瞻塙这种就是很懂事的,基本有什么说什么。

所以徐闻对赵王也算网开一面,就看宗人府怎么处理了,估计到最后也是罚俸了事。

对此徐闻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总不能因为别人逃税,就把人脑袋给砍了。

而且他从整件事情中,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里面,把逃税的烟草铺到彰德府这种内陆地区,其势力和行动力可不一般。

以大明现在这种情况,官员们捞点可太正常了,徐闻怕得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彰德府知府是永乐年间的进士,他金榜题名之时,正是徐闻在京师中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时候。

凡是大明官场上的人,都听过越王殿下的风采,也知道越王殿下的为人处世。

越王行事,给人开出的条件,第一次往往是最好的。

你最好借坡下驴应下。

谁要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下场会很凄惨。

汉王朱高煦,就是最好的例子。

给脸不要,不仅被削去王爵,现在还被关在宗人府斗蛐蛐。

“越王殿下饶命,下官什么都说!”

知府以一个帅气的滑跪姿势窜起来,着急忙慌的交代自己的事。

“两位公子带着暗卫过来的时候,下官已经交代的清清楚楚,烟草的事情下官确实知情,但是把李家夫妇绑过来,真不是下官的主意啊!”

“这么大个彰德府,每天这么多事情,下官忙都忙不过来,这些小事都是下面直接去弄了,根本不用通知下官......”

交代事情的同时,知府也在喊冤。

“越王殿下明鉴啊!他们送的那些钱,下官可是一点都不敢用啊,全部换成银子,埋在乡下的老宅。”

“现在朝廷的俸禄不少,下官自己也没有多少用钱的地方,可赵王牵得钱,下官哪敢拒绝,只能把钱拿了。”

“哼!”

徐闻冷哼一声,懒得搭理这位四品地方官。

又想伸手,又没有那个胆子。

从自己在彰德府看到的情况来看,这知府能力还行,街面上基本看不到什么乞丐,流民之类,普通百姓至少还有笑脸。

徐闻将目光投向了剩下的几个当地官员。

既然知府说自己没有具体负责,徐闻不辨真假,那就看接下来几个人的证言。

有知府打样,知府衙门的其他属官,也主打一个事情我知道,钱我也收了,但是详情不知道。

几人互相推诿,同知推通判,通判甩给推官,总之一个个都是不粘锅。

知府已经是四品大员,主动认错,不过被申斥一番,严重点也是降职任用。

后续等事情过去,再走点门路,说不定还可以起复。

但他们这些芝麻官,在百姓面前,那是高高在上。

但是在吏部的眼中,屁都不是!

在朝中没有背景,一旦被吏部贴上标签,可就万劫不复。

尤其是现在贴标签的还是大名鼎鼎的越王。

以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他们这几个小官的宦海生涯将彻底结束。

“好好好,知道你们没那么容易坦白。”

徐闻面色微沉,指了指那两位被绑来的当事人:“你们给我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方才徐闻审问这些官员时,李修已经小声把目前的情况给父母说了一遍。

李氏夫妇在感叹自己儿子运气爆棚,能够找到越王的同时,也知道这位异姓王并不喜欢废话,所以李父用尽可能简短的话语描述了下详情。

“草民所在的车马行,从祖父起,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信誉在彰德府有口皆碑,大家也很照顾生意,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发现有条路线比较奇怪,就是赵王委托,从南直隶运送货物到彰德府。”

“其实赵王府的委托,我们也接,但是因为王府家大业大,自己也有马车队,经常接的只是一些散货,可是这么规律,几乎每个月都要往来两次的情况,从没有见过。”

“我们车马行能够传承三代,就是因为祖上传下来的一个稳字,不能挣的钱坚决不挣,特别是王府的东西,我们也怕啊。”

说到这,徐闻也理解他们怕的是什么。

汉王的叛乱才刚刚过去十多年,坊间传闻当时赵王也准备响应,却被自己制止了。

徐闻当然知道这不是传闻,但民间特别是李家这种车马行,对这些事情特别敏感,生怕被牵连进去,说不定就是家破人亡的惨剧。

“按理说,我们车马行承运货物,按照行规,不该多问多说,草民确实内心不安,于是便抽空请了赵王府中管事喝酒。”

“酒至酣时,试探了问了下,管事笑着答道,没问题,不过就是运了点烟草,还给了点样品,让我试用。”“见是民用品,草民也就安心了,直到近段时间,我无意中看到朝廷正规销售的烟叶,和我从赵王处拿到的完全不同,每张叶子上都盖了收税章,同时价格也比现在彰德府市面上的贵不少。”

“草民这才起疑,便找到了相关邸报,还有京城中的熟人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我一直运输的都是没有缴税的违禁品,已经触犯大明律了!”

“虽然赵王府钱给得多,但这种钱,草民真不敢挣啊,就怕什么时候被人发现,所以就找王府的人想商量一下,能不能换家车马行来运,我们家退出。”

“却没承想他们直接把我们家给封了,还把我们夫妇找来,说是要给我们时间考虑一下,究竟要不要合作,实际却把我们软禁起来。”

“说实话,如果不是越王来救我们,可能我们也就屈服了,赵王府也不是没给钱,而草民的两个孩子也流落在外,不知道具体情况,心中焦急,只想赶紧把事情解决。”

当事人开口,负责刑名的推官赶紧辩解道。

“越王殿下,下官冤枉啊!是同知说的,李记车马行的人不想干了,让我们去劝说一下,毕竟这么靠谱而且准时的车马行不好找了,我就是给下属吩咐了一下,没想过闹这么大的动静啊。”

徐闻扶额头疼不已。

这都叫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啊,其实就是个甲乙双方的纠纷,最后弄得自己这个越王都出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