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婆瘫公瘸?我有系统粮满仓旺全家 > 第37章 下地

婆瘫公瘸?我有系统粮满仓旺全家 第37章 下地

作者:十月枫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3:34:32 来源:书海阁

田婆子落座了,才想起谢福生两口子的事。

“上午那会,老二和老媳妇过来了,说是秋霞怀孕了。”

谢老头眉毛上提,惊喜道:“老婆子,晚上你过去看看,顺便带点红糖,让秋霞补补身子。”

“还用你说,红糖和鸡蛋我已经让他们拿回去了。”

谢长生点了点头:“秋霞总算怀上了,二弟妹也该放心了。”

谢小玉歪着头:“秋霞嫂嫂要有孩子了吗?”

锦绣笑着揉了揉她的小脑袋。

“嗯,我们小玉要做姑姑了,开心不?”

谢小玉重重点了一下小脑袋,咧嘴露出小牙,“如果嫂嫂有孩子了,小玉会更开心。”

脸色骤然染上粉红,锦绣悄悄用眼角瞄身旁的男子。

谢锦南俊脸比她还要红。

两人对视一眼,接着飞速收回视线。

空气中弥漫着暧昧的粉红泡泡。

谢小玉捂住眼睛。

在她身侧的谢二勇没有察觉到两人之间的暗涌流动,专心吃起面条来。

家里大部分时候都是吃苞谷面、黑面,刺嗓子得很,哪像白面,又软又香,就是用清水煮都好吃得不得了。

配上用猪油炒的野荠菜,他能吃三大碗。

谢锦南不让锦绣喂她,左手拿起筷子,夹起一筷子面条进嘴,动作不比右手熟练,但吃个面条绰绰有余。

锦绣竖起大拇指。

都说右手支配左脑,左手开发右脑。

这种左右手都灵活的人,想必脑子也很灵活吧。

“老二还说,明天要过来帮忙种苞谷?”

另一头,谢老头听田婆子说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老二自分家后,和老大越发不亲厚了,老二媳妇对二老颇有怨言,今日竟主动示好?

谢长生将嘴里的面条咽下,惊讶道:“二弟真这么说?”

田婆子老怀欣慰地点头,“嗯,你们兄弟的关系要是能修补好,我和你爹就能放下心头大石了。”

谢老头含糊道:“都是兄弟,本就没有嫌隙,谈不上修补。”

谢长生认同地点了点头:“爹说得对。”

二房总担心大房会拖累他们,谢长生表示理解,所以主动保持距离,毕竟分家之后就是各顾各的,不帮是本分,帮是情分。

如今二弟二弟妹主动和大房亲近,他自然是高兴的。

吃完午饭。

大家都在休息。

锦绣刷完碗筷,双手在衣摆下擦了擦,从门角里拿出一把竹叉,将挂在房梁上的竹篮叉下来。

里面放着初次上山时寻到的三个龟背竹。

伸手捏了捏,绿色小硬壳开始从底部脱离,还闻到一股浓郁又香又甜的味道。

小硬壳自动脱落,代表龟背竹能吃了。

锦绣小心地把龟背竹的外壳剥落,用商场兑换出来的水果刀切成指节半长,放到碟子上摆好,最后在上面插上七条小竹签,正好一人一条。

三个龟背竹,切下来摞满一碟。

一截截果肉微黄圆圆,像极了香蕉。

锦绣端着水果盘出来,捏着竹签先给田婆子一块,接着给谢老头一块。

“奶,爷,龟背竹熟透之后可以吃了,你们先尝一小口,若是舌头发麻,那就别吃了,还有中间的芯子也不能吃,就吃外面的果肉。”

田婆子见她说得这么笃定,张嘴小小吃了一口,香甜的滋味在口腔里蔓延。

眼神一亮:“好香好甜。”

谢老头闻言,也跟着浅尝一口,连连点头,“以前都没发现,铁丝兰还能吃。”

谢小玉握住锦绣的手腕,迫不及待踮起小脚,“嫂嫂,我也要。”

“都有份,来,大家都尝一下。”

其余人围上来,一人拿起一块。

先浅尝一口,感到舌头没有发麻。

完全熟透的龟背竹香味很浓,味道也很甜,有点像凤梨和香蕉混合体。

锦绣一口气吃了五块。

一碟果肉很快就吃完了。

谢二勇意犹未尽地吧唧嘴巴,“没想到这么好吃,就像水果一样。”

很久以前,谢老头曾在外面买过一只香梨回来,一人切了一小块。

那滋味他现在都还记得。

这铁丝兰吃起来,香甜香甜的,竟不输香梨。

谢长生笑道:“以后看到可不能浪费了,摘回来,放熟了再吃。”

吃饱喝足,尝了香香甜甜的水果。

休息一炷香(半小时)后。

除了谢长生留在家里照看李秀红。

其余六人兵分两路。

锦绣三人扛着锄头下地。

谢锦南三兄妹到屋后的菜地。

二分菜地。

一边种着葱蒜和生菜、白萝卜,另一边被田婆子翻好起垄空着。

谢二勇拿小锄头刨坑,谢锦南放菠菜苗顺便掩上土。

菜地埂上有一只水缸,谢小玉负责用木瓢浇水。

三人忙活不到两炷香,便把菠菜苗都种下去了。

谢锦南看了一眼天色,对谢二勇道:“你和小玉去挖野菜,我去地里看看。”

家里有种菜,但年成不好,趁如今野菜多,可以挖多一点晒干存放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粮食又怎会嫌多呢。

谢家的地在村南,左边挨着林婆子家的地,右边是村长家的。

阳春三月。

这会正是太阳最温暖的时候。

田地里到处是挥舞着锄头忙碌的村民,偶尔直起身互相说说笑笑,然后弯腰继续忙碌。

锦绣也在地里奋战。

三月初开始浇地、平整土地,二三月春雨不断,这两天天气好,地里干了,正好适合种苞谷。

锦绣学着田婆子,踩在垄中间,踏出大约一尺左右的脚窝,从左臂小筐里抓出三五粒种子,投到脚印里。

小小的苞谷种子撒在褐色的土壤里,等青苗上来就间苗了。

这里普遍苞谷和黄豆套种,苞谷早播,黄豆迟播,所以苞谷种植行距稀疏,预留约150公分的距离。

科学上来说,苞谷黄豆套种是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苞谷叶片帮助黄豆遮挡部分阳光,有效防止阳光直射,让黄豆健康成长;苞谷根系还能分泌酸性,将土中的颗粒固体转化成营养元素,有利于黄豆正常吸收。

而黄豆根上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补充土壤氮元素,还能吸收有害物质,减少田间虫害。

这时候的农家人不懂什么叫科学种植,都是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