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股市搬运工 > 第253章 量能密码:从对倒放量到温和爬升

量能密码:从对倒放量到温和爬升

华泰证券Level-2终端的蓝光在凌晨两点的工作室里格外刺眼,陈默的食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星空科技的分时成交明细如瀑布般落下。昨日10:00的成交峰值处,单小时成交量203万手,换手率18.2%,但对应的K线却只收出一根上影线极长的阳线,实体涨幅仅3.2%。他皱眉切换到天齐锂业的周线图,2020年启动初期的量能柱整齐排列,5日均量线以17.6%的周增幅稳步上移,每根成交量柱的高度差从未超过20%。

“陈哥,星空科技的对倒比例算出来了。”老张的声音从右侧工位传来,他的屏幕上跳动着逐笔成交的拆解数据,“主动买盘43.7万手,被动卖盘95.2万手,对倒交易占比47.3%——买一到买五全是千手托单,卖一持续挂着万手压单,典型的游资左手倒右手。”

陈默调出中化科技的历史成交记录,252章那次假突破的量能结构赫然相似:突破当日早盘成交量占比72%,午后量能断崖式萎缩。“但天齐锂业的量能是阶梯式放大,”他用红色批注圈住2020年7月的量能柱,“每天换手率3.5%左右,量能柱像台阶一样逐级抬高。”手指悬在模拟盘的买入键上犹豫两秒,“试试追涨这种爆量突破,验证下量能模型。”

周远山的语音消息在早间复盘时准时接入,背景里传来书页翻动的窸窣声:“2015年做特力A的时候,”他发送了一张泛黄的交割单扫描件,“前三次爆量涨停都没拿住,后来发现真正的主升浪需要量能像爬楼梯——每一步都扎实,而不是跳悬崖。”附带的量能图上,2015年10月的量能柱以15%的日增幅连续上扬,换手率稳定在5-8%。

10:30,星空科技突然直线拉涨停,成交量突破50亿手,模拟账户浮盈8.1%。陈默盯着Level-2的封单队列,12万手的涨停封单中,撤单量实时显示65.3%,红色的封单数字不断跳动减少。“不好,是诱多封单!”他想起老张的对倒数据,手指迅速按下止盈快捷键,19.8元的成交价锁定7.3%的利润,此时距离涨停仅过去3分钟。

午后开盘的场景印证了他的判断:涨停封单在13:01分骤减至2万手,股价瞬间砸向18元,分时图形成近乎垂直的跳水线。陈默看着模拟账户的浮盈曲线从峰值回落,后背沁出的冷汗浸透了衬衫——如果贪心几分钟,就会重蹈中化科技的覆辙。老张的统计窗口适时弹出:“近三年十倍股启动期数据:87%的标的日均换手率3-5%,单日爆量超过15%的标的,后续持续上涨概率仅23.4%。”

“量能的持续性比爆发力更重要。”陈默喃喃自语,调出宁德时代2020年的量能图。在周线MACD金叉后的半年里,量能柱如“蚂蚁爬树”般递增,每周换手率从4%缓慢提升至7%,没有任何一根柱子突兀地高出前一日50%以上。这种“温和放量”的形态,与星空科技的“脉冲式爆量”形成鲜明对比。

收市后的复盘室里,陈默在操盘日志上画下两条量能曲线:一条是星空科技的陡峭山峰,一条是天齐锂业的平缓阶梯。“中化科技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他质问自己,笔尖重重划过星空科技的量能峰,“爆量突破时,获利盘和套牢盘同时涌出,没有后续资金承接,必然回落。”

周远山的新纸条不知何时贴在显示器边框,黑色马克笔写着:“量能是资金的脚印,整齐的脚印才能走远。”陈默盯着这句话,突然意识到252章的颈线假突破本质是量能“脚印”的混乱——中化科技突破时的巨量来自游资对倒,而非真实买盘,就像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浪瞬间冲散。

深夜,陈默在“灰色笔记”中建立“量能阶梯模型”,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工作室里格外清晰:

1. 均线标准:5日均量线连续3个交易日稳步上移,每日增幅控制在15%-25%区间,避免量能突变;

2. 分时结构:分时图量能分布均匀,单笔成交超万手的交易占比<30%,杜绝早盘集中爆量后午后缩量;

3. 换手阈值:日均换手率维持3%-8%,单日换手率超过15%的标的自动进入风险池,需配合筹码穿透率二次验证。

老张的量化回测程序在凌晨四点发出蜂鸣,结果显示:该模型在2020-2022年锂矿行情中,准确捕捉到76.2%的主升浪启动点,而在元宇宙概念炒作中的胜率仅11.8%。陈默将天齐锂业的量能数据与周线MACD金叉节点重合,发现两者的时间差从未超过一周——这意味着量能阶梯的出现,恰好是周线级别趋势共振的量能验证信号。

“量能阶梯不是孤立存在的。”陈默在日志中补充,“它必须与周线趋势、日线形态形成共振。”想起251章修正的MACD参数,他突然意识到,量能阶梯模型其实是三维验证体系的延伸——周线看趋势方向,日线看形态突破,量能看资金诚意。显示器右下角的时间显示03:17,星空科技的分时图仍停留在18元的收盘价,而天齐锂业的K线图在屏幕另一侧泛着微光。陈默知道,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将是如何将量能阶梯模型与周线MACD金叉、日线颈线突破结合,形成多周期共振的量化标准。那些在爆量突破中追涨的交易者,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繁荣,却忽略了量能背后的资金性质——真实的主力资金会选择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介入,而非用对倒交易制造虚假繁荣。

窗外的天空泛起鱼肚白,陈默的手指划过键盘上的成交量快捷键,调出星空科技的逐笔成交明细。47.3%的对倒比例在数据列表中格外醒目,这串数字像一个警示标签,提醒着量能分析的核心:不是所有的放量都是机会,只有那些伴随着稳定换手、均匀量能的温和上涨,才是趋势启动的前兆。

操盘日志的最后一页,陈默写下:“量能的密码藏在‘不完美’中——没有突兀的天量,没有失衡的量价,只有像溪流汇聚般的持续增量。”墨水在纸面上晕染,如同他此刻逐渐清晰的认知:市场从不会直接给出答案,那些看似诱人的爆量突破,往往是主力设下的量能陷阱,而真正的行情,永远在量能阶梯的稳步爬升中悄悄孕育。

老张的新模型开始运行,屏幕上“多周期量能共振”的标题闪烁着红光。陈默知道,下一章的研究将围绕如何将量能阶梯纳入三周期验证体系展开——当周线趋势、日线形态、量能结构形成合力,才是真正的主升浪启动时刻。而他,正带着这些来之不易的经验,在量价时空的迷宫中,一步步靠近市场的核心规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