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 第113章 给新兵们带来的震撼(追更!请大家不吝赏赐,跪谢了。)

看出对方的疑惑,向三贵解释道:

“这车是咱们机械化旅的运输牵引车,俗称四不像,四驱柴油动力,58匹马力,最快能跑50公里以上呢。”

林志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连长,这车能拖拽重型榴弹炮吗?”

“呵呵,怎么不能?”向三贵的表情有些得意:

“像122毫米榴弹炮很轻松就能拖拽,152加榴炮有些费劲,不过也没多大压力。”

“152毫米加榴炮?”林志远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错啊,就是152毫米加榴炮。”向三贵面带笑意:

“小林啊,你是没看见那炮管,啧啧~,又粗又长,听说能打将近20公里远呢..”

听着对方喀喀一阵炫耀,刚刚还有些认命的林志远,立马觉得当装甲兵不香了。

要是多一些这种大口径重炮,小鬼子何愁不灭。

两人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不到半小时便抵达装甲团驻地。

这里守卫森严,重要位置到处是荷枪实弹的战士。

向三贵开着车,很快便抵达一处巨大的木制仓库门口。

两人立即下车,守卫见是向三贵,对其敬了一礼,随后便把仓库大门拉开。

兴许是许久没开启的缘故,大门激起了里边的尘埃,一时间竟看不清里边有啥。

在向三贵的带领下,林志远皱着眉走了进去。

刚走进仓库,便被里边黑洞洞的炮口给吓了一跳。

三辆62式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正对着两人。

“这...这是轻型坦克?”

林志远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刚才向三贵跟他聊过,目前红军就3台轻型坦克。

只是这个头,还有这炮管口径起码80毫米以上,明显就是中型以上了好吧。

难道红军都是小白,连轻型和中型都分不清?

向三贵上前拍了拍62式车身,嘴角如56冲般压不住:

“嘿嘿,没骗你吧,这就是咱们的62式轻型坦克,超过20吨,时速60公里以上,配备85毫米线膛炮以及12.7毫米高射机枪…”

缓过劲来的林志远立马三两步凑了过去,抚摸着62式车身:

“真是好坦克啊!做工比德式一号坦克好太多。”

“连长,这是哪家兵器厂生产的呀?”

“嘿嘿,当然是咱们红军指定军火供应商,红星军火公司生产的。”

对于自己人,向三贵自然没啥好隐瞒的。

还算见多识广的林志远,在脑袋里想了好几圈,都不记得有听说过红星军火公司的名号。

于是只能暗自脑补,大概率是新成立的吧。

“连长,那些重炮也是红星军火公司生产的吗?”

“不错!”向三贵满脸的傲娇.

对于红星军火公司这种亲近红军的公司,他是一万个满意:

“不仅是重炮,咱们的制式武器,全是由红星军火所公司提供。”

“他们生产的武器装备,咱们的战士用过都说好,所以现在大家都不用缴获的武器装备。”

林志远两眼放光,难怪驻守肤施的东北军一枪不放全体投降。

红军有如此多的先进武器装备,谁又能抵挡其兵锋。

小日本能吗?这还真不见得...

见其发愣,向三贵提醒道:

“小林同志,你是目前咱们装甲团唯一有经验的坦克兵,赶紧进去瞅瞅。”

...

同样让人震惊的事情,在红军的其他新兵营都有发生。

首当其冲的便是武器装备。

这个时期的民国因为社会动荡,匪患猖獗,

所以大部分人家里边,多少都有些自卫用的土枪啥的。

当那些有武器使用经验的新兵,拿到红军的制式步枪56半时,全都惊讶得目瞪口呆。

都说红军部队条件艰苦,武器装备落后,并且全靠缴械,

先前看到的红军战士手里的枪,他们都以为只是少部分精锐才能配备。

没曾想这居然是制式武器。

像56冲这种能当机枪使用的步枪,更是不在少数。

还有手榴弹,按照各自班长的说法,能拿多少是多少,只要你不嫌重。

至于像迫击炮这种重武器,居然每个连都配备有迫击炮班,轻重机枪更是比比皆是。

再来说说后勤补给。

每个新兵都领到了各种物资,涵盖了吃、穿、住、行。

甚至还有牙膏牙刷这种在**内部,只有上层军官才能享用的东西。

而且居然还发内衣、内裤、袜子。

这让那些原本一心想当红军吃苦的后生们觉得,这简直是在做梦。

并且还不止这些,红军居然还发营养保健品,比如豆奶粉和复合维生素片。

就连水果糖跟茶叶都能发给普通士兵,这得多有钱才能如此豪横。

唯一的一点就是红军不发军饷,但每月都有相应的物资发放。

但这重要吗?

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这些稀缺物资,所以新兵们没有一个抱怨的。

最后就是士兵的伙食。原本想着偶尔吃一顿白面就不错了。

没曾想红军天天都能吃到细粮,甚至还有让当时的陕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白米饭。

每顿饭的配菜不仅滋味十足,盐这种东西都是多多的放,务必保证战士们有充足的精力。

而且居然还能吃到荤腥!

每天都能吃到猪油不说,偶尔还能吃到肉罐头炖粉条白菜。

新兵们本以参加红军吃苦肯定是免不了,没曾想居然是来享福的。

很多人吃着吃着就哭了起来,大家都说红军对百姓太好了,纷纷嚷嚷着要帮部队打仗。

当然,这也是红军各级首长乐于看到的。

先前之所以节衣缩食,还不是因为条件所限。

所以并不是首长们想没苦硬吃,还不是实在没办法。

如今有了苏文源源不断的运输物资,红军的粮食储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保守估计,目前的粮食储备,足够支撑50万人的部队打三个月的高强度战争。

还因为没有储存这么多粮食的经验,粮仓里甚至还出现过粮食受潮发霉的情况。

这也是红军为啥成立‘红星商社’的主要原因。

与其让粮食发霉烂掉,还不如便宜卖给老百姓。

而且此举还能刺激陕北经济,活跃当地市场。

许多国统区的老百姓跟商人,都会慕名前来走货。

虽说对紧缺物资有所限制,但是仍然抵挡不了大家的热情。

以至于边区票逐渐成为了陕北地区的主流货币。

甚至出现了只认边区票,不认大洋的情况发生。

就连远在长安的老百姓都知道边区票的妙用,还出现了以炒边区票为生的二道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