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 第117章 武器装备生产线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第117章 武器装备生产线

作者:寂寞的夏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8 10:38:50 来源:书海阁

至于说钱的问题,在苏文看来完全是庸人自扰。

等S2全面开启,红军手里的青霉素很快便能化为成吨的黄金。

按照苏文的预想,到时候先掏空老常,再掏空苏联老大哥,最后是老美。

尤其是黄金最多的老美,整个二战期间,黄金流入最多的国家就是他。

只要红军放出消息,可以用黄金买青霉素。

并且品质和价格,远低于他们所生产的盘尼西林。

那些一心想发财的美国资本家,闻着味都能找过来..

想到这些的苏文,一脸轻松道:

“呵呵,非洲兄弟虽说胃口不大,但200万人的装备还是勉强吃得下。”

“至于说1000亿,我们暂时没有。”

“没有?”关国维刚刚还悬着的心,立马就死了。

他以为对方是想赊武器弹药,于是表情淡漠地委婉道:

“小苏啊,你可真能开玩笑。”

“虽说咱们关系不错,但是武器装备我可做不了主赊账给你哈。”

张少成也为了避免苏文找他赊武器弹药,同样一脸无奈道:

“是啊小苏,咱们人微言轻,武器装备可不敢赊给你,希望你能多理解理解咱们的难处。”

苏文忍不住扶额,两位老同志可真是抠门啊。

自己啥也还没说,就立马把自己的嘴给堵上了。

只是就这点钱还用赊账吗?这是瞧不起谁…

于是有些生气道:“我说两位首长,能不能听我把话讲完。”

“1000亿现金的确没有,但是我们有等价值的黄金。”

“如果你们不要黄金,只要现金的话,我可以换成元子,要是不喜欢,我还能换成美金和卢布嘛…”

“喜欢!谁说我们不喜欢黄金?”闻言关国维立即打断道:

“嘿嘿~,小苏,你可别开这种玩笑哦!只要你还有黄金,生产线包在我身上!”

又慢一步的张少成,对着关国维翻了翻白眼仁。

这家伙明显就是属狗的,翻脸比翻书还快,难道就只有你能搞定生产线吗?

咱大西南啥没有…

心里一阵腹诽,张少成当即道:

“小苏,我这边也没问题,只要你拿黄金帮咱们清库存,107毫米火箭炮生产线我也给你弄来!”

“此话当真?”苏文一脸激动。

张少成毫不犹豫的点头道:

“这是自然,你们要是真能吃得下这么多武器装备,就算是特事特办上级也能批准。”

真要是能把107毫米火箭炮生产线弄过去,红军还不得当场起飞?

这要是大首长知道的话,说不定还能亲自召见自己。

要是能跟对方求副字啥的,带回现代….

想到这些的苏文,如同低能儿一般,眼神呆滞,面带笑意。

而此时的关国维,脑子也越发活络起来。

貌似之前开会,军工单位的同僚便跟他抱怨过。

目前很多生产线要么过时,要么老旧。

即使改装起来用途也不大,所以是拆也拆不得,卖废铁又可惜。

如果自己能帮他们打开销路,加快军工单位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

岂不又是大功一件…

想到这些,关国维当即清了清嗓子,严肃道:

“小苏,生产线如果你确定想要,我这边真能帮你想想办法。”

“当然!”苏文擦了擦嘴角,毫不犹豫道:“要是不信,我能提前压5亿现金给军工单位。”

“呵呵,这倒不必。”关国维摆摆手:“咱们合作又不是一天两天,难道连这点信任都没有。”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

“只是我得提醒你,武器生产的标准可是非常高的。”

“非洲那边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要是因为这些因素而没办法生产,你可不能怪咱们。”

这就叫先礼后兵,历史上我国也卖出去过很多生产线。

但对方因为各种原因,生产出的武器装备不仅成本更高,而且质量也远不如咱们国家。

想要发展军工产业,到头来也只是一场空。

关国维的意思很明确,别因为生产线的事情,而影响了他们之间的军火贸易。

对此,苏文毫无异议。

陕北的红军啥都缺,就是不缺一腔热血的人。

只要有设备、图纸和原材料,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苏文随即微笑着举杯道:“那我就替非洲乡亲们,提前感谢两位首长啦。”

另一边,陕北。

自从红军兵不血刃的拿下肤施之后,各方震动。

受此影响,面对老常的白色恐怖,

许多有识之士,都把肤施当成能够拯救华夏的圣地。

一时间,不少进步男女,纷纷涌入陕北。

即使**沿途设下重重关卡,依然阻挠不了他们的报国热情。

进入陕北的一条土路上,头裹白巾的老汉赶着骡车,此时正驮着一女两男三名年轻人。

他们三人带着的行李不多,一路上风尘仆仆。

头上、脸上和身上,早就看不出这个时代天之骄子的模样。没错,他们三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大学生。

要知道此时的民国,全国的文盲率在80%以上。

但凡你能认几百个字,都可以自称文化人。

所以此时的大学生,已经不能用万里挑一来形容,说他们是百万挑一都不为过。

经过这段时间的长途跋涉,他们的脸上早已看不出一丝的白净。

但眼中的坚毅却是更胜从前。

做为这个时代少有的进步青年,他们在红军身上看到了救国的希望。

于是三人经过申请和筛选,最终得以辗转来到陕北。

江叙言望了望身旁嘴唇有些干裂的郑思怡,毫不犹豫把自己的水囊递给对方:

“喏~郑师妹,喝点水吧。”

郑思怡盯着水囊抿了抿嘴唇,把水推还给对方:

“谢谢你江师兄,我不渴,你留着喝。”

江叙言蹙了蹙眉,再次递给对方:

“郑同学,咱们是老乡,虽说不是一个学校,但你这声师兄我既然能答应,你也不必跟我客气。”

话说两人都是燕京人,江叙言是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电机专业学生,今年21岁。

而郑思怡是国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生,今年20岁。

两人就读的学校,从成立之初便是友好合作关系。

所以各自学校的学生要是出门碰上了,都会很自然的亲近。

一旁的顾怀庆看到这一幕,拿手指擦了擦鼻梁上的眼镜,忍不住调侃道:

“哎哟,你们能不能别这么肉麻,阿拉鸡皮疙瘩都快撒落一地。”

没错,他是松浦人,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岁数稍长,今年22岁。

顾怀庆虽说长相斯文,但却有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

因为在松浦见到过太多不公,让他明白民国政府根本就是软弱无力,只会欺压国民。

而恰巧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了进步思潮的他,在得知陕北红军兵不血刃拿下肤施之后。

便毅然决然的跟组织申请来到陕北。

三人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在途中遇上之后,便结伴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