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 第119章 白米饭、海带汤(五一加更!)

待三人讲完,马友光面带笑意,不慌不忙道:

“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只是这些安排,可都是首长们亲自嘱咐过的。”

“任何进步青年来咱们陕北支援革命,都能得到相应待遇。”

“呵呵,至于你们所担心的武器弹药问题,现在我暂时不方便透露。”

“但请你们相信,咱们红军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将来也只会越来越强。”

迎上马光友从容而自信的眼神,三人不免有些恍惚。

难怪红军先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就这等气吞山河的气势。

不正是这个贫穷积弱的国家,现在所急需的吗?

江叙言闻言也不再扭捏,代表三人道:“那行马首长,我们听从首长们的安排。”

“呵呵,这就对了嘛。”紧接着马光友便安排三人登记签字。

等签完字把边区票发给几人后,他忍不住叮嘱道:

“咱们的汽车得明天一早才会过来,你们有时间可以去咱们的红星商社逛逛,一准能买到让你们满意的东西。”

对此,三人只是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笑。

他们都来自大城市,并且家庭都挺不错,啥好吃好玩的东西没见过。

杨树村虽说看着人挺多,但他们不觉得如此贫瘠之地的商社,能有啥好东西出售。

充其量就是些农副产品罢了。

只是当三人闲逛至红星商社门前时,还是被这里的热闹景象给吓了一跳。

醒目的黑底红字牌匾,牌匾正上方是巨大的红五星。

不停有南来北往的人,手拿边区票走进里边,随后又提着大包小包的走出来。

并且人人面带喜色,仿佛进去买东西是天大福分似的。

爱热闹的顾怀庆当即道:“走两位,阿拉也进去看看。”

三人穿过人流走进商社,只是看见货架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

他们便有种恍如身处大城市商店的感觉。

货架上的商品涵盖了吃、穿、用。

甚至还有交通工具自行车...

有些吃的,连来自大城市的三人都没见过。

而原本就爱美的郑思怡,居然在货柜里发现了化妆品和发卡。

并且这些女人用的东西做工之精巧,居然比京城那些洋人商店里卖的东西还要好。

眼尖的女售货员,一眼便注意到了望着那堆发卡愣神的郑思怡,于是微笑道:

“这位同学想买发卡吗?东西不贵,一元边区票一个,不买也可以戴上试试。”

这段时间,她已经见过不少类似打扮的女学生。

于是说话间,便从货柜里拿了几只花花绿绿的发卡递给对方。

望着这些漂亮可爱的发卡,郑思怡两眼放光。

她这辈子都没见过做工如此精巧的发卡。

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花鸟猫狗图案同样栩栩如生。

尤其是那只穿着粉红衣服的猫咪发卡,简直是稀罕死人。

她一拿在手上便舍不得放下。

“呵呵,这位同学可真有眼光,很多女娃都喜欢这只猫,库房里也就剩下这一个啦。”

售货员微笑着提醒道。

闻言,郑思怡不免有些犹豫起来。

她很想买下这个发卡,但是来陕北之前可是做好了各种吃苦的准备。

要是自己来这边居然是追求这些东西,还算是纯粹的革命者吗?

看出对方顾虑的女售货员,转而安慰道:

“同学,要是喜欢就出手买下。”

“任何人,只要手里的边区票来路正当,都能在咱们红星商社买东西。”

“而且首长还说啦,积极购物也是盘活陕北经济的一种方式。”

“所以你们要是能买咱们红星商社的东西,也是对革命工作的一种贡献。”

“对啊郑同学。”一旁的顾怀庆也附和道:

“大学经济课不是讲过吗?钱只有不断的流通才能盘活市场经济。”

见两人都这么说,郑思怡便不再犹豫,

花了两元拿下那枚猫咪图案的发卡,以及一枚石榴图案发卡。

而爱吃甜食的顾怀庆,则是买了一罐黄桃罐头,直接花光了5元边区票。

许久没吃肉的江叙言,则是买了两包泡椒食品。

即使售货员再三提醒这玩意儿很辣,也丝毫阻止不了他对肉食的向往。

晚上,接待站为几人准备的饭菜,主食居然是白米饭。

并且里边连一丁点的杂粮都没有。

尤其是看到雪白的米粒颗颗饱满,明显不是一般品种。

这让来自南方的顾怀庆,都不免有些讶然。

这得富裕到啥程度的军队,才能经常吃这些东西啊。

对于大家的疑惑,马友光只能再三解释,这些白米在红军的仓库里边多得都快装不下。

之前还发生过大米受潮的事故,把首长们心疼得脸皮直抽抽,还因此处分了一批人。

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大米便成为了红军每天必须吃的主食之一。

毕竟吃进肚子,总比发霉变质强吧。

要知道苏文所在的那方世界,咱们国家的粮库,每年光销毁的陈华粮都超过50万吨。而轮换的储备粮更是超过1000万吨。

所以针对那些两年左右的粮食,国家巴不得苏文买过去运往非洲。

当然,运往非洲只是借口。

至于说价钱,几毛钱一斤你看着给。

之前粮库为了清理陈粮,甚至还赊给苏文几千吨大米。

对此苏文自然是来者不拒,反正只要检验合格就行。

这也是陕北红军有底气敞开卖细粮的主要原因。

而晚上主食是白米饭,下饭菜自然也不差。

除了面上漂着油花的粉条炖白菜之外,还额外熬了一锅午餐肉海带汤。

这要是嘉靖老哥在场,高低得喊一声:夭寿啦!

殊不知海带虽算不上珍贵,但是迫于此时的运输存储条件,

民国时期的内地想要吃上海带,基本上等于痴人说梦。

这并不是因为苏文有啥恶趣味,非得给陕北整些稀奇古怪的吃食。

而是因为干海带不仅产量大,价格低。

并且易保存不说,营养价值还非常高。

仅仅一小块干海带,泡发之后也能熬煮一大锅鲜汤。

如此一来便能解决红军战士们,一部分的营养需求问题。

之前运了几十吨干海带过去,战士们自从吃过以后无不交口称赞。

现在几乎是每天离不开一碗海带汤。

所以后来苏文干脆又顺手买了几百吨干海带,总共也就花了不到500万。

三名大学生仅仅是刚抵达陕北,便已然颠覆了他们以往的认知。

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扎根陕北,为革命奉献力量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